吳少伯(1919~2003),宜都市陸城亮家垴村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
1919年1月29日,吳少伯出生於亮家垴一個貧農家庭,幼時入私塾讀書3年,後輟學務農。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村農會組長、會計。1952年春,參加荊江分洪水利工程建設,被評為甲等勞動模範。
1955年,任紅亮農業合作社特產股股長,創辦紅亮茶廠,任廠長兼技術員,研製宜紅茶,在沒有生產紅茶歷史的宜都改制紅茶成功;運用先進的培育管理技術,創下試驗茶園畝產乾茶200kg的高產紀錄,全社平均畝產乾茶140kg,比1951年增長1.8倍;成功試製木製單動式揉茶機、半木製揉茶機,改變了茶葉加工僅憑手工揉捻,耗費人力,效率低,茶葉品質差的狀況。他親手製作的茶葉,形似蛾眉,白毫滿披,湯清見底,茶香清逸,被稱為“橫磧白尖”。1957年2月,省農業廳茶葉專家根據吳少伯等茶農創造的茶葉豐產經驗撰寫的《紅亮紅茶豐產經驗》,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通過全國農業展覽會向全國推廣。1958年春,在茶葉專家的幫助下,吳少伯首次大面積試驗茶樹短穗扦插育苗成功,成活率達90%,解決了擴大茶葉生產缺乏種苗的困難,為宜都的茶葉生產和出口創匯作出了重要貢獻。1955年~1957年,被評為縣勞動模範,當選為縣人民代表、縣人民委員會委員。1956年8月,被評為湖北省勞動模範。1957年2月,被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出席第一次全國農業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併合影留念。1955年4月、1957年11月,紅亮茶園、茶廠2次接待蘇聯茶葉專家奧列尼科夫、格爾納色夫參觀訪問。1958年後,吳少伯歷任花廟鄉副鄉長、紅亮茶葉加工廠廠長等職,先後被縣茶果公司、宜都茶廠聘為茶葉生產加工技術指導。1967年,研製出茶葉高溫乾燥機爐、石磨輪轉碎茶機,提高了茶葉加工效率。1981年,其製作的“橫磧白尖”被評為宜昌地區名茶。1985年後,吳雖然年老體弱,仍力所能及地從事名優茶的加工技術指導工作。2003年12月1日在亮家垴去世。
吳少伯:宜昌茶葉戰線唯一的全國勞模
吳少伯,宜都亮家垴村人,是個地地道道的茶農,而在《中華勞模大典》中,卻記載有他的名字。
亮家垴這個地方,曾由姚店區管轄時稱之為“紅亮”,劃舊陸城後才恢復為老地名。這裡丘陵起伏,種茶歷史悠久。居住於此的吳少伯,家裡祖祖輩輩種茶,在當地早就聞名。解放之初,即吳少伯年過20歲的時候,他就師從其父,專門從事茶葉的種植與加工,學到了一手好技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醉心於茶葉的研究,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率先在宜都生產出了名茶,名為“紅磧毛尖”,一炮打響全省,吳少伯也因此成為湖北省茶葉戰線公認的土專家。為了進一步發展茶葉生產,從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期間,姚店區委一直把紅亮定為茶葉生產示範點,並破例在紅亮農業社設立茶葉技術股,由吳少伯任股長。曾在姚店任區委書記的郭德明同志說,要把紅亮這盞明燈照亮全區。從此,紅亮的經驗陸續在全區乃至全縣傳開,來此取經的人絡繹不絕。
最令吳少伯欣喜的是:1957年2月,他光榮地出席了全國農業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陳雲、鄧小平、彭德懷、鄧子恢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在中南海懷仁堂合影留念。吳少伯完全沒想到的是,他參加照相時所站的位置在第二排正中間,恰好正在毛主席與周總理的座位背後。當年,宜昌地區出席此次大會的勞模代表共有4人,其中3人都是從事農田基本建設與糧食高產的先進人物,唯獨吳少伯是茶葉戰線的典型代表。
與此同時,在北京舉辦了全國農業展覽,吳少伯所在的宜都紅亮農業社茶葉高產的資料,作為湖北省送展的展品之一,也陳列於展覽館之中,由此把吳少伯種茶與制茶的經驗推向了全國。當時,參觀展覽的除了全國勞模代表外,還有各國駐華使節。前蘇聯駐華使館商務參贊、茶葉專家格爾納色夫參觀展覽後,對吳少伯的經驗倍感興趣,讚不絕口。(下轉B版)(上接A版)時隔不久,這位蘇聯專家從北京專程來到宜都紅亮農業社,實地參觀了茶園,品嘗了紅亮的新茶,並與吳少伯詳細進行了交談。這位蘇聯專家為何對吳少伯的經驗如此感興趣呢?原來,早在1955年4月,有一位名叫奧列尼科夫的蘇聯茶葉專家就來過宜都,在參觀宜都紅茶廠後,隨之又在茶廠第一任廠長、老紅軍李治平的陪同下,訪問了紅亮,會見了吳少伯。因此,吳少伯這個名字,格爾納色夫早有耳聞,只是未見其人。他來宜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與吳少伯這位茶葉土專家當面切磋技藝。時隔三年之後,即1960年5月,蘇聯外貿部門駐漢商務代表、茶葉專家基爾納沙夫,也來到了宜都,同樣在李治平的陪同下,訪問了紅亮與吳少伯。三位蘇聯專家的先後來訪,對於拓寬《宜紅茶》在蘇聯的銷路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每年以25%的幅度遞增。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再說吳少伯的茶葉種植與加工的經驗。談及此,最有發言權的是翁壽楠。
翁壽楠,1953年從華中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宜昌專署建設科工作,專門與茶葉打交道,後來調到宜都農業局,仍從事本行,一直乾到退休,是一位資深的茶葉專家。他長期蹲點於紅亮,與吳少伯同吃、同住、同勞動,兩人結下深厚友誼。1956年,翁壽楠攜帶一份親手總結的紅亮經驗的文字材料赴省開會,向省農業廳匯報,主管茶葉的副廳長劉偉聽後極感興趣,當即決定派茶葉專家伍鳳鳴與特產處主任科員李仲凡兩人到宜都實地考察。他們來到宜都後,又會同翁壽楠一道,對紅亮的經驗進行了再總結,最後形成一書,書名為《宜都紅亮紅茶高產經驗》,於1957年2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向全國公開發行。書中所介紹的經驗表明,紅亮的茶葉種植與加工技術,在全省處於“三個領先”的地位。
首先是茶葉生產的發展速度與單位面積產量居全省領先地位。1954年至1957年,紅亮農業社共發展新茶園79.4畝,超過原有茶葉面積的1.5倍;1955年,全社平均畝產乾茶280斤,比1951年增長1.8倍,其中10畝高產茶園,畝產乾茶達到400斤。上述兩組的數據,均高於全省任何一個茶區。
其次是大面積試驗“茶樹短穗扦插”居全省領先地位。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國家需要大量的紅茶出口,發展茶葉生產所需的種苗供不應求。1954年春,宜昌與宜都農業部門共同聯手,在紅亮進行大面積扦插試驗,一舉獲得成功。第二年,進一步擴大試驗面積,拿出5畝水田育苗。吳少伯在縣農業局駐點幹部駱雲峰的指導下,會同有經驗的茶農一道,從搭竹木蔭棚到選擇插穗母樹直到分株扦插,共花了一個多月,當年育苗近50萬株。經過一冬一春的培育後檢查,成活率達90%左右,從而打破了“哭不活的媽,插不活的茶”的神話。
其三是“綠”轉“紅”在全省居領先地位。原來,紅亮與其他茶區一樣,只生產綠茶,而不生產紅茶,原因是不懂紅茶生產加工技術。隨著紅茶出口數量的劇增,需要儘快“綠”轉“紅”,即由生產綠茶轉為生產紅茶。1954年,在宜都茶廠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宜都的紅茶加工製造在紅亮獲得成功,並得到了我省著名茶葉專家馮紹裘的高度讚揚,稱它是在湖北豎起的一面旗幟。
創造這“三個領先”的代表人物吳少伯,除置身於紅亮外,還把他所創造的經驗,帶到宜都周邊茶區面對面地向茶農傳授,普遍受到歡迎。
在宜昌茶葉戰線上功勳顯著的吳少伯,於2003年辭世,終年85歲。臨終前,他向子女們交代:我做的事情已經過去,我所保存的一切資料最好作為我的隨葬品一同埋下。“聽話聽聲,鑼鼓聽音”。吳少伯的子女是明白人,很理解老人說話的意思,其目的是提醒後代注意:在他離開人世後,子女們不要借他的名譽向政府索取任何東西。因此,吳少伯去世後,他的子女,無論是種田的,還是教書的,甚至是打工的,個個都安分守己,厚道待人。不過,有一點與老人臨終前交代的事不一樣,那就是:老人生前所保存的資料,現仍集中珍藏於二兒子吳德益家中。
今天,離吳少伯去世已整整6年。然而,他生前那驕人的業績和他那可貴的精神與高尚品德,卻一直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張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