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遼縣

東遼縣

東遼縣東遼縣隸屬吉林省遼源市,位於吉林省中南部,地處長白山余脈和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屬低山丘陵區,東遼河發源於境內。 1902年建立縣制,當時稱作西安縣,到現在已有百餘年歷史。後與遼源市三合四分,1983年恢復縣制,取名東遼縣,1985年建縣城於白泉。東遼縣幅員面積2186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234個行政村,總人口35.5萬,其中農業人口28.5萬人。 東遼縣地貌似蠶形,東部多山,西部以丘陵為主,中部丘陵及河谷平地間布,便江、永樂江橫貫縣境,形成中低山、高丘為主的組合型地貌。 東遼縣屬於半濕潤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東遼縣年日照時數為2504.2小時,年日照率為57%。東遼縣年平均溫度5.2℃,年降水量為658毫米,夏季雨熱同季。 2012年,東遼縣幅員面積2186.1平方公里,擁有耕地面積67040公頃,水域面積6540公頃,林地面積74328公頃。 2012年,東遼縣具有山區與平原的綜合優勢。蘊藏著煤炭、石灰石、大理石、沸石、瓷土、紅土、白馬牙石、黃金、礦泉水等多種物產資源。 2013年,東遼縣實現生產總值20199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同期增長23.6%,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524萬元、108255萬元、59212萬元,分別同比2012年增長8.1%、42.3%、8.4%。 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東遼縣 東遼縣

東遼縣設於1902年,建縣伊始定名為“西安縣”。

1945年8月31日,中華民國37年,將西安縣改稱為北豐縣,但因解放戰爭爆發,而未能實施。

1956年8月1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將西安縣改名為東遼縣。

1980年1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遼東縣,其行政區域併入遼源市管轄。

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恢復東遼縣,以原東遼縣併入遼源市的地區為其行政區域。

1987年1月7日,國務院批覆:東遼縣駐地由遼源市遷至東遼縣的白泉鎮。  

行政區劃

2012年,東遼縣下轄9個鎮、4個鄉:白泉鎮、渭津鎮、安石鎮、遼河源鎮、泉太鎮、建安鎮、安恕鎮、平崗鎮、雲頂鎮、凌雲鄉、甲山鄉、足民鄉、金州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遼縣隸屬吉林省遼源市,位於吉林省中南部,地處長白山余脈和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屬低山丘陵區,東遼河發源於境內。總面積為2181平方公里。  

地貌

東遼縣地貌似蠶形,東部多山,西部以丘陵為主,中部丘陵及河谷平地間布,便江、永樂江橫貫縣境。東部為羅霄山脈余脈,自七甲鄉入境,走向龍形市、大布江,形成以中山為主的山地地貌;東南部為羅霄山八面山余脈,自鯉魚塘鎮原千沖鄉入境,向北延伸,橫亘縣境中東部,插入於茶永盆地,形成中低山、高丘為主的組合型地貌。  

氣候

東遼縣屬於半濕潤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東遼縣年日照時數為2504.2小時,年日照率為57%。東遼縣年平均溫度5.2℃,年降水量為658毫米,夏季雨熱同季。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2年,東遼縣幅員面積2186.1平方公里,擁有耕地面積67040公頃,水域面積6540公頃,林地面積74328公頃。  

礦產資源

2012年,東遼縣具有山區與平原的綜合優勢。蘊藏著煤炭、石灰石、大理石、沸石、瓷土、紅土、白馬牙石、黃金、礦泉水等多種物產資源。  

交通概況

2012年,東遼縣四梅鐵路橫貫東西,境內設有三站。2012年東遼縣四渾一級公路穿境而過。西經四平沿哈大高速公路達瀋陽至大連,北沿遼那一長營高速公路暢達省城長春。東遼縣距長春龍嘉國際機場、瀋陽國際機場100—150公里。  

經濟概況

綜合

2013年,東遼縣實現生產總值20199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同期增長23.6%,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524萬元、108255萬元、59212萬元,分別同比2012年增長8.1%、42.3%、8.4%。  

第一產業

東遼縣農業 東遼縣農業

2013年,東遼縣東遼縣農業總產值達到52679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5.3%,其中農業和畜牧業總產值分別達到8108萬元、42868萬元,分別同比增長9.4%、16.8%。生豬、禽蛋市場需求增大,拉動了第一產業的發展速度,但受總量不足和價格因素影響,按可比價計算的第一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從第三季度起,第一產業出現好轉,按不變價格計算,已由前兩個季度的負增長扭轉為增長8.1%。  

東遼縣內盛產玉米、水稻、大豆、高粱,具有經濟價值的280多種,東遼特產鹿茸、柞蠶,池塘水庫星羅棋布,養魚等水產業長足發展。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和水稻,加上其他一些雜糧。  

第二產業

東遼縣工業 東遼縣工業

2013年,東遼縣工業企業可實現產值24.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68.2%,將完成全年計畫83%;實現增加值7.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50.0%;主營業務收入19.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66.7%;利潤總額13500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670%。工業企業效率提高、效益增長,拉動東遼縣經濟成長17%。  

第三產業

東遼縣旅遊業 東遼縣旅遊業

2013年,東遼縣共有施工項目111個,其中2013年新開工77個,占全部投資項目的69.4%;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91062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42.6%,完成年計畫的77.4%。其中城鎮完成投資242883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25.3%,農村完成投資額37194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95.1%。  

社會事業

醫療事業

2012年,東遼縣新建校舍28301平方米;高考錄取率達到92%。

衛生事業

2012年,東遼縣醫院外科樓、白泉衛生院業務樓完成基礎建設。

文化事業

2012年,東遼縣成功舉辦了東遼首屆春節聯歡會,建成了40個農家書屋和16個村體育活動場所,新增健身器材數量占遼源地區90%;剪紙、葫蘆畫、魚骨畫等民間藝術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鄉村事業

2010年,東遼縣13個鄉鎮和新農村示範村配備了垃圾清運車,全年綠化縣鄉兩級道路400公里,綠化河流38公里,綠化鄉鎮小街13個,綠化村屯62個。農村路網建設更加完善,新建農村公路95.5公里。從2006年起,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省公路建設和養護先進縣。

社會保障

2010年,東遼縣完成煤礦棚戶區建設10.5萬平方米、採煤沉陷區3.2萬平方米、廉租房3萬平方米;煤礦棚戶區946戶居民年底前可全部回遷。2010年發放低保資金6120萬元,比2009年增長25.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達到9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0%。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全面啟動,年底前將為3萬人發放養老金。就業工作效果明顯。城鎮新增就業6608人,下崗人員再就業2804人。自2010年11月份起,財政供養人口津補貼標準再次上調15%。

政治體制

東遼縣主要領導
姓名職務
仇景銳東遼縣縣委書記、政府縣長
陸振偉東遼縣縣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
郝超美東遼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於貴寶東遼縣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於禎山東遼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田國棟東遼縣縣委常委、白泉鎮黨委書記、鎮長
劉曉東東遼縣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王偉國東遼縣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張丹東遼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鄧德超東遼縣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

風景名勝

聚龍潭水庫 聚龍潭水庫 聚龍潭水庫 聚龍潭水庫座落在東遼河一級支流烏龍半截河上,該水系發源於海撥620米的烏龍山脈,庫流域面積68平方公里。 
遼河掌 遼河掌 遼河掌 遼河掌位於東遼縣遼河源鎮和龍山區壽山鎮邊界地區,距市區45公里。傳說一條土龍在遼河掌從地下鑽出形成一個洞,洞裡積滿了清澈甘甜之水,當地稱為是土龍的涎水,也稱為龍泉水,就是東遼河源頭。 

地方特產

東遼縣土特產有柞蠶、梅花鹿、食用菌、山菜等特產品。特別是以梅花鹿為主的鹿副產品具有較大的醫藥保健價值。  

歷史文化

東遼滿族剪紙 東遼滿族剪紙 東遼滿族剪紙 東遼滿族剪紙是東遼縣重要的民間特色文化之一。作品以粗獷、奔放見長,體現了女真時代的藝術古風,地域性民間藝術元素鮮明,滿族民俗文化痕跡清晰,堪稱東遼河畔璀璨的瑰寶。作品曾在第四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民間工藝品展出中獲大獎,在全國工藝品展出中獲最佳藝術獎,在墨西哥、北京、長春等國際、國內展出中榮獲褒獎,共捧得30多個獎盃和證書。2007年東遼滿族剪紙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東遼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東遼葫蘆畫 東遼葫蘆畫 東遼葫蘆畫 東遼葫蘆畫是在亞腰葫蘆、瓢葫蘆上運用彩繪、火繪、刀刻等藝術手法,創作出形象生動、富含祈願、寓意深遠的吉祥物像做為觀賞品和節日文化飾品,地域民俗氣息濃厚。多次在各類大型展會上展示風采,備受專家與中外各界人士喜愛。2009年,東遼葫蘆畫被列入吉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城市大全-吉林篇

吉林省,簡稱吉,因境內吉林城而得名,省會長春市。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乾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吉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