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瘤足蕨

兩廣瘤足蕨

兩廣瘤足蕨屬於瘤足蕨屬,主要分布於廣西(平南縣,徭山)、廣東(英德縣、滑水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界:植物界Plantae
門: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
綱:薄囊蕨綱Leptosporangiopsida
目:水龍骨目Polypodiales
科: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
屬:瘤足蕨屬Plagiogyria
種:兩廣瘤足蕨PlagiogyrialiankwangensisChing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Sin.7(2):142.pl.32:1.1958

形態特徵

根狀莖圓柱狀,高約5厘米,粗3厘米,直立。不育葉的柄長20厘米,三角形,棕禾稈色;葉片長35厘米,寬16厘米,狹長圓形,基部不變狹,部為羽狀深裂;羽片約15對,互生,相距2.5厘米,平展,向上稍斜升,披針形,不呈鐮刀狀,基部一對長同於上面各對,無柄,基部為楔圓形,下側稍和葉軸分開,上側稍微合生,長7-9厘米,寬1.2厘米,漸尖頭;葉片頂部的羽片漸短,合生,頂生羽片一枚比其下面的稍長,基部略為淺裂,邊緣通體有波狀短齒牙。葉脈平展,大都分叉,兩面明顯。葉為草質,乾後綠色,葉軸下面扁平,上面闊凹;棕禾稈色。能育葉遠較不育葉為高,柄長30-40厘米,葉片長30厘米,羽片長5-8厘米,寬約3厘米,線形,有明顯的小柄,鈍頭。

生長分布

產於廣西(平南縣,瑤山)、廣東(英德縣,滑水山)。

生長習性

生於林下溪邊,海拔900米。

鑑別特徵

本種極似華東瘤足蕨,但其羽裂的葉片頂端不具一枚長羽片,羽片通直,披針形,不呈鐮刀狀,下部的分離而無柄,兩側為等楔圓形,邊緣具有規則的淺齒牙,故易區別。

藥用價值  

藥材基源

兩廣瘤足蕨的根莖。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採挖,洗淨,去鬚根與葉柄,曬乾或鮮用。  

性味

微苦;涼。 

功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瘤足蕨科植物

瘤足蕨科是陸生中形蕨類植物。根狀莖短粗直立,圓柱狀,輻射對稱式,不具鱗片或真正的毛。是一個很自然的單屬的科,但在分類系統上是孤立的。約有50個在形體上相近的種;其中約有9種產熱帶中部美洲,1種產澳洲東北部昆斯蘭特,其餘的種分布在亞洲。中國現有32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