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生計

可持續生計

“可持續生計”概念最早見於20世紀80年代末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的報告。1992年,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將此概念引入行動議程,主張把穩定的生計作為消除貧困的主要目標。

概念

“可持續生計”概念最早見於20世紀80年代末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的報告。1992年,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將此概念引入行動議程,主張把穩定的生計作為消除貧困的主要目標。1995年,哥本哈根社會發展世界峰會和北京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進一步強調了可持續生計對於減貧政策和發展計畫的重要意義。目前,中國政府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倡導以人為本,全面、和諧、和可持續的發展。強調城市與農村的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協調發展戰略。

可持續性生計指南

可持續生計大概在90年代初被提出,是世界各地NGO、發展工作者及學界總結多年經驗後,在參與式工作理念的基礎上開發出的的理論框架,具有較強的系統理論。
在西方國家的發展理論歷史中,可看到這樣一個演變過程:從60-70年代的“專家設計、自上而下”的發展和扶貧項目,到80年代把整個發展的重心移到本地人身上的參與式綜合發展手法(自下而上,本地人主導),再到90年代的可持續生計手法(進一步細化參與式手法,把本地生產生活各個詳細環節作為一個整體系統來看待及考慮),90年代提出以人為本的發展手法,後來又提出以保護、傳承傳統文化以及生物多樣性的發展手法。
上述發展理論歷史基本反映了從二戰到千禧年中的現代化、全球化、以及後來的後現代化、反思全球化過程。
以上提的主要是西方國家的發展理論歷史,我國也有其獨特的發展歷史。因此,可持續生計手法不能盲目套用,必須靈活使用,抽取對我們有參考價值的重要元素,轉化為符合中國國情的工具。
可持續生計框架提出的初衷,是希望推動發展工作者多從對象人群(如農戶)日常生產生活的角度來理解貧困問題,並尋找適合本地情況、用好本地資源、符合當地人意願的解決方法,而不是一味依靠外來者通過帶入大量資源來解決本地問題。70、80年代的發展項目都提倡農戶的參與(參與式扶貧),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因為這些項目還是依靠外來資源,容易流於形式,同時可能因為沒有激發本地人的積極性而提高了他們對外來者的依賴性。以往不少發展及扶貧項目活動與農民切身生產生活問題脫節,項目的好處往往到不了最窮的人手中,而是被強勢人士俘虜。提出可持續生計其中一個目的是回應這個普遍性問題,從整個制度上做出調整。
可持續生計手法既是一種理論及思維框架,又是一個可以在操作層面指導工作的工具。與所有的工具一樣,此工具最重要的是其背後所反映的某些價值觀,它對於我們的社會應該怎樣發展提供解讀。因此,不要絕對相信它的權威性,也不要認為我們的工作中一定要用上它,或是因為覺得它代表著現在比較“時髦”的NGO話語,為了迎合資助方而使用它。僅僅把它看作其中一種幫助我們反思主流社會價值觀,以及指導具體工作的思維工具。
在操作層面,可持續生計框架可以幫助我們在前期設計項目、在中期指導我們怎樣執行項目、並幫助我們在中後期評估項目的效果。此外,還可以幫助我們設計項目中,找到怎樣跟政府及其它部門建立良好合作關係的切入點。
舉一例子說明:在西南地區某高海拔少數民族山區,當地農民主要的生計是從事半農半牧的活動,由於務農掙不到錢,有部分人出外打工。以往的參與式項目,雖然也強調了解本地情況,卻往往流於形式,活動內容與當地實際情況脫節,變成外來者的一廂情願,外來者與本地農戶實際上變成了資助方與被資助方的關係,農戶沒有發揮主體性,而是順著外來者的話語希望獲得外來資源。可持續性生計方法,要求我們與本地農民一同來充分了解他們的農、牧、打工及其它主要生計活動之間的連線、資源的流動、主要生計活動中存在的困難、然後找到幾個切入點,用符合本地情況、動用本土資源(包括本土人才)的方法解決主要困難。在這個過程中,淡化外來者的角色,逐漸使本地人意識到無論是否有外來者,他們都必須依靠自己來解決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