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原文
古鎮的夢
古鎮上有兩種聲音
一樣的寂寥:
白天是算命鑼,
夜裡是梆子。//①
敲不破別人的夢,
做著夢似的
瞎子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塊石頭低,
哪一塊石頭高,
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紀。//
敲沉了別人的夢,
做著夢似的
更夫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塊石頭低,
哪一塊石頭高,
哪一家門戶關得最嚴密。//
“三更②了,你聽哪,
毛兒的爸爸,
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覺,
老在夢裡哭,
明天替他算算命吧?”//
是深夜,
又是清冷的下午:
敲梆的過橋,
敲鑼的又過橋,
不斷的是橋下流水的聲音。
詩歌注釋
① 符號“//”代表詩歌分節。
② 三更:舊時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三更約為夜晚11點至次日凌晨1點。
詩歌鑑賞
這首詩藝術上有兩個特點。一是意象的的擷取;二是氛圍的創造。
如果說,中國詩壇上的現代派強調以意象來表達情感,那么這就是一首相當有代表性的“意象抒情詩”。意象乃是意與象的緊密結合而隱意於象,象以寄意。《古鎮的夢》有別於西方意象繁複的詩作,而著意繼承中國古典詩歌意象運用的優秀傳統,象的擇選服從意的表達。象少而精,意深而遠。詩人從古鎮的眾生相中捕捉到了瞎子與更夫這兩種類型,藉以概括陰慘的社會環境與苦難的人生命運,藉以抒發作者的極其痛楚的悲劇情感。應該說,詩人擇取了那個特殊環境裡的特殊人物來作為抒情寄意的依託,讓讀者從客觀化了的情境中來領悟舊中國土地上普遍存在著的悲劇情狀,顯示了詩人技藝的高超:在他們身上,凝結著世世代代中國下層勞動者的痛苦與悲哀,寄託著一個古老民族的生民要改變自己悲劇命運的冀望與嚮往。
既然意象抒情詩是通過意象來完成抒情使命,那就必然有別於詩人情感的直抒與對現實的淺直的描畫,而執意於意象空間的創造。這意象形成的空間,即人們經常運用的傳統的審美觀念――意境。所謂意境,實乃意象構成之境。卞之琳曾說他喜歡錶現“意境”,這首詩可以說是從實踐上很好地印證了他的美學追求。詩人巧妙地利用了瞎子的算命鑼與更夫的梆子這兩種聲音的傳導,來創造悲劇藝術的氛圍:古鎮上,無論是白天,還是夜裡,都一樣的寂寥,一樣的清冷,一樣的淒涼。聽著這悲涼的聲音,一種空靈寂寞之感會在人們心頭上油然而生:在這可憐的生存空間裡,中國平民百姓的生活方式是多么的貧瘠、封閉、空虛、愚昧。詩的第四節,還刻意地添入一個病兒母親的話,“三更了,你聽哪,/毛兒的爸爸,/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覺,/老在夢裡哭,/明天替他算算命吧?”更加重了古鎮的悲劇氣氛: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人們都不得不聽從悽苦命運的播弄。人們雖說確確實實生活在現實之中,但卻始終擺脫不了如在淒迷的夢寐裡面浮沉的感覺。結尾一句“不斷的是橋下流水的聲音”,用活潑動聽的流水聲來反襯人生的沉滯孤寂,更令人感慨無窮。
作者簡介
卞之琳,
1910年生,江蘇海門人。1929年入北京大學英文系學習,並從事詩歌創作。1933年後在保定、濟南等地中學任教。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成都四川大學外文系任教,期間曾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臨時任教。1940年後任西南聯合大學、南開大學教授。1947年赴英國專事創作。1949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建國後任中國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今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早期詩作被選入《新月詩選》,語言晦澀,情緒憂傷,表現了對藝術的形式美的執著追求,但也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與失望。延安歸來後,詩風有所轉變。《慰勞信集》歌頌了八路軍的英勇抗戰,詩句接近口語,情緒健康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