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規律
其實“足、手、耳反射區”的產生,是因為“足、手、耳”是“血液”流通的“末尾部分”,而如果出現某個“重要器官”出了“病變”,“血液”便會主要“集中”的流向那些“器官”進行“免疫鬥爭”,於是通常就比較“難”流通到“足、手、耳”,然而這種“免疫鬥爭”也有一些“副作用”:①會使其他器官得不到“充足血液”產生其它病變;②“血管”因太多“白血球”而“堵塞”造成“不良後果”。●而將“血液”導向“足、手、耳”的“血管”也是連線著各種不同“器官”的,那么也就是說:一些“器官”發生了“病變”,相對應的“反射區”就會很難得到“血液”,而當我們“壓按”它們的時候,神經受到刺激,“血液”就會往下流,這樣就避免了因“血液”太過“集中”,而產生的各種“不良現象”,從而更好、更快的“康復”了。
●這些“反射區”的“位置”是有“規律”的,是什麼“規律”呢?那就是:越是位於人體“外部”的“器官”就越在“整個反射區”的“外部”,越是位於人體“上部”的“器官”就越在“整個反射區”的“上部”。
●這樣我們就可以用“邏輯”來“推測”和“記憶”這些“反射區”了。
手部反射區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長相是留給人的第一印象,臉上的痘痘、色斑不僅難看,還影響形象,而手上有很多面部及五臟六腑的反射區,中醫認為,五臟六腑之氣皆上注於面。通過捏揉您手上相應的反射區和穴位,可以解決面部問題,提升形象。手部反射區和足部、頭部、腹部等反射區一樣,都屬於中醫微針療法的一種,它從生物全息角度全面地反映了人體的臟腑、器官及四肢、軀幹的健康狀況,可用於診斷、治療以及保健、美容。
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手的套用,人類手部的靈活運用對於大腦的發育、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等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手部在中醫中更早地被套用於診斷和治療。
從整體上看,手部是一個倒置的人體縮影,從手掌根部至整個手掌,相當於人體的頸部和軀幹,反映了胸、腹腔中各個臟腑、器官的健康狀況;拇指、小指則代表上肢;食指、無名指則代表下肢;中指代表了頭面、五官。手背部則代表人體的背側面以及四肢的關節伸側。通過對手部不同區域的色澤、質地、凹陷等變化診察,可以測知及診斷相應的臟腑、器官以及機體各系統的疾病。
手部的診斷作用已被廣泛地套用,而本掛圖則從疾病診斷、保健和治療方面,對臟腑在手部的反射區進行全面地總結。讀者可依據反向區的部位,尋找壓痛點及反應點進行自我檢查、診斷,並施以按摩、推拿進行自我康復及治療,以達到有病治病、無病預防的目的。尤其是對一些慢性病、老年病、婦科病等,如果能夠堅持長期的按摩,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治療色斑
日照、輻射都會產生色斑,中醫認為,色斑多是氣血不足不能上榮於面,或者肝氣鬱結導致氣血瘀滯,色素沉著形成,這雖然長在臉上不痛不癢,但卻頑固而且堅強,打不散,趕不走。1、心臟區:在拇指跟下面,大魚際上。
3、睡眠區:食指第一指節兩側。
4、子宮區:生命線尾端,大小魚際之間。
治療青春痘
雄性激素分泌過旺的人容易有青春痘,飲食上稍微放縱一下,青春痘就會爬到臉上,其實,這多是濕熱的問題,要調節內分泌,清熱除濕。
1、魚際穴:大魚際中間點,靠近骨頭的位置。
2、勞宮穴:掌心,握拳頭,中指指尖點到的位置。
3、少府穴:握拳頭,小指指尖點到的位置。
4、大陵穴:掌腕橫紋中間點。
耳部反射區
根據中醫理論辨證取穴:根據中醫臟腑學說,肝與膽,心與小腸,腎與膀胱,脾與胃互為表里,因而肝病又取膽穴,心臟病取小腸穴,腸炎取肺穴。根據肝開竅於目,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唇),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耳的中醫理論,因而眼病又取肝穴,中耳炎取腎穴,鼻炎取肺穴。根據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腎主骨的理論,因而皮膚病又取肺穴,骨科病取腎穴,肌肉病又取脾穴。各個臟器在耳朵上的反射區-耳朵是一個倒置的嬰兒。最外層的耳輪,裡面那層突出的叫對耳輪。對耳輪中上面比較寬大的是人的臀部,往上開叉去是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平著開叉去是坐骨神經。兩個開叉中間的凹陷是三角窩-盆腔(子宮等)。耳甲艇(三角窩下面的一個窩)-消化道(沿著耳輪從下到上-胃區,幽門,十二指腸,小腸,闌尾,盲腸,大腸,出口肛門,沿著對耳輪從下到上-脾,腎,膀胱,輸尿管),耳甲艇中間是肝和膽。耳甲腔(耳甲艇下面的一個窩)——胸腔(從下到上——心到肺)。耳輪和耳甲腔的交匯處——食道(吃得太熱或太冷傷食道),賁門(食道進入胃的口)。兩個耳輪之間的凹陷是耳窩——整個從肩到手(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耳窩上面有很髒的洗不了的一層皮——癌的表現。耳垂正中-女孩耳環處是眼。耳垂底部——扁桃腺(經常拉耳垂,預防扁桃體發炎)耳朵軟是身體好的表現,身體好,脾氣就好,怕老婆。耳垂往上有兩個邊,裡面的叫對耳屏,對應的是頭,突起的是額頭,外面的是耳屏。耳朵後面最重要的降壓溝(耳輪往裡有一個凹陷)-血壓不穩可以多揉揉(往下搓,不能往上搓)。
足部反射區
運用按摩手法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以調節人體各部分的機能,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醫學上稱之為“足部反射區健康法”。《足部反射區掛圖》中反射區療法是一種簡便易行、效果顯著、無副作用的自我保健方法。主要採取按壓、推揉等手法對反射區進行刺激,可以調整人體陰陽平衡,促進健康和調治疾病。刺激強弱因人而異。一般而言,虛證、年齡偏大、體質弱者,適用於弱刺激;實證、年齡較輕、體質強者,適用於強刺激。強刺激用力重、時間短,1-3分鐘即可,每天1-3次;弱刺激用力輕、時間長,可持續刺激30-40分鐘,每天1-3次。實施刺激時應力求做到:手法熟練柔和,用力持久均勻。足部反射區具有如下特點:
1.足部反射區不同於呈點狀的穴位,
面積大而呈片狀,定位稍有偏離也能產生效果。
2.足部反射區位於膝部以下,遍布於足的足底、足背、內側、外側以及小腿,而不僅限於足底。因此把足部按摩一概稱為足“底”按摩是不確切的。
3.足部反射區的排列與人體各器官的解剖位置基本相一致。當於坐位或臥位,雙足併攏兩下肢前伸時,相當於他們面對著你坐著。拇指部是頭部;足跟部是臀部;接近正中線的器官的反射區在足內側,如脊柱、子宮、前列腺等;遠離正中線的器官和部位的反射區在足外側,如肩部、卵巢、睪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