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侯氏

南皮侯氏有“請神”這一習俗。一般是在晚上的,用過晚飯以後,然後每個家庭派出一個代表在指定的地方(一般是有“家長”即年齡最大、輩分最高的家庭)集合,都到齊後一起出發去“請神”的。關於侯氏家族為什麼會在晚上“請神”,說法不一。

河北

南皮侯氏有“請神”這一習俗,這裡就以南皮縣“侯氏家族”“請神”為例來談一談。之所以選擇南皮縣侯氏家族,就是因為“請神”這一習俗在侯氏家族中體現的最為明顯。當然,這也是僅就我個人所見所聞而言。

侯氏家族“請神”一般是在晚上的,用過晚飯以後,然後每個家庭派出一個代表在指定的地方(一般是有“家長”即年齡最大、輩分最高的家庭)集合,都到齊後一起出發去“請神”的。關於侯氏家族為什麼會在晚上“請神”,說法不一。我們請教了侯氏家族中一些年長的、閱歷比較豐富的人,並翻閱了《侯氏族譜家傳集》,從中找到了答案。

首先我們先談談侯氏一族的由來。據《侯氏族譜家傳集》中始祖《斌公傳》中記載,侯氏一族“本貫山東莒州人。其籍則下莊社,其居則甜水井榆樹村也”,後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為了充實京畿,侯氏一族由山東遷至今天的河北武邑,即《斌公傳》中所謂“時文皇既定燕京,遷山東富民實畿輔”。武邑縣在今衡水地區。

這裡我們附帶著提一下明朝移民的情況。其實,在明朝,尤其是在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後,遷民“實畿輔”是明政府採取的一項穩定政策。大家最最熟悉大概就是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的傳說了。有人認為“中國移民史上輻射範圍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移民發源地,大概要算山西洪洞大槐樹了”。“問我祖先來何處(或作故鄉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民謠流傳了數百年,在華北老一代人中幾乎是盡人皆知的。[3]直到現在,每年都有很多人去山西洪洞大槐樹下祭祖。但是,人們都知道大槐樹移民的傳說,可是史籍中並無明文可稽,只有在一些家族的譜牒中才能探求其源。這是一種“詳於譜牒,不見諸史”的奇特現象。我們在研讀侯氏譜牒時,也發現了這樣的情況。不過,侯氏是從山東遷移到河北的,可見當時除了山西的移民之外,在別的地區也存在著移民現象,侯氏即是一例。有關明初那段移民的歷史,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一下葛劍雄先生主編的《中國移民史》一書與《四海同根——移民與中國傳統文化》一書。

侯氏自侯斌(即始祖斌公)由山東莒州遷至河北武邑後,“公遂占荒於武邑城西南十里許堤圈村,入安化社,版籍,結廬築垣,躬耕為業。”侯斌遷到武邑之前曾於永樂中“由選舉拜官南宮廉乾”。後來解任,積攢了俸金不滿五十金。後來到了武邑後,“將俸金潛置坑洞中,不意為鄰兒所窺,夜糾惡少數倍,鑽穴盜去。”侯斌並不在意。至三世祖縉公(字良臣),“始家南皮,號肇基公,諱能次子”。也就是說到了三世的時候,侯氏一族又由衡水武邑遷到了今天的南皮縣境內居住。這就是我們那侯氏一族的來源。到了四世祖錫公(字君惠,號開創公,諱縉子)的時候,在南皮一邊種地,一邊經商,即“農末兼資,家業漸饒”。《錫公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偶有白衣老人掖持重資,別闢從南至宅尾,將所持物潛貯豬窩內,掉臂不顧而去。薄暮,祖自外來,母告以故。趨視之,乃綿套裹錢數百千耳。遲暮,命蒼頭查數,暫收入房中,囑曰:“明日老人來,照數與之。”越三日,寂無問者。夜夢黃冠人告曰:“君勿訝也。汝祖俸金,君家應得物,乃為惡少所竊,鑒今倍嘗君耳,好收之。”

傳中所謂“汝祖俸金,君家應得物,乃為惡少所竊”,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侯斌夜失俸金之事。此後,侯氏一族日漸富饒,逐漸成為“南皮巨姓”。侯氏老人們說,他們晚上“請神”即源於這個美麗的傳說。一則是侯氏祖先積善行德,所謂“善有善報”,才得此回報;二來侯氏一族由此發跡,成為“南皮巨姓”。皆自發生在“薄暮,祖自外來”之後,所以他們晚上請神也是為了表示對祖先的紀念。

我們曾經說過,過年請神,所請的主要還是祖先神,這在侯氏一族中體現的尤為明顯。雖然“三教合一”在民間深入人心,但是普通老百姓並不知道什麼是佛教、什麼是道教,也不關心“全神神像”中到底是一些什麼樣的神,只是到過年的時候把神像黏貼懸掛上,然後即以一種溫情脈脈的敬意和誠意對其進行供拜。而在他們的心目中,最主要的還是關心“什麼是祖宗”。他們對佛道兩教的神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但是對“祖宗”卻有著非常清晰地認識。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雖然佛道二教在中國社會中影響非常大,但是對於儒教而言仍稍遜一籌。很多學者認為在中國的民間社會中,佛道的勢力及影響要遠遠超過儒教,這其實是一種不符實際的論斷。如果我們對中國的社會現實做一下調查,就會對此有一個比較清楚地認識。

我們接著上面的說。侯氏一族的整個請神過程都是集體進行的。請神的過程和其餘家族是一樣的,我們以前已經提到過,這裡不再贅述。不過晚上請完神後放煙花、鞭炮,確是很壯觀的一到風景線。再接著就是“磕歲頭”,即挨家挨戶的磕頭,一來是他們這些後世子孫將老祖先送到各家各戶過年,二來是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互相祝賀,這種習俗也只有侯氏一族有,別的家族中是不存在。對於這種習俗,侯氏族人中曾經有人對這種活動提出過異議,但最後都在那些“家長”的壓制下被屈服了。年初一的早上,他們還要一塊去拜年。其實,拜年這一習俗是每個家族所必須參與的活動,並且也是最能反應家族主義這一特點的習俗,因為拜年時都是一個家族所有的成員共同進行的,而決不允許有外姓家族成員的加入。再有就是上墳祭祖,大概在每年初一拜完年後,上午八九點鐘的時候。這一活動也是每個家族共同進行的。大家族中,墳塋比較分散,所以他們在上墳祭祖的時候,首先要去祖墳祭拜,然後在集體去各家各自的墳塋祭拜,成群結隊的人群東奔西跑,絡繹不絕。這在農村每年的大年初一也是極其壯觀的。

(節選自思問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