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獅(醒獅)簡介
中國南獅在廣東,廣東南獅源自佛山南海西樵(黃飛鴻故里)。佛山是南獅的發源地,佛山的龍獅運動更是走在國內和國際發展的前列,歷屆比賽一直占據前列。佛山南獅有如佛山詠春拳一樣,有“獅王之王”之美譽。佛山的傳統“三星”“七星”獅,技藝精湛,神、形、態美,是難得的一種民間文化藝術。佛山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大慶中,代表廣東省上北京天安門向黨中央和全國人民及向全世界作表演,顯盡風彩。在全國九運全開幕式上更是獨領風騷,盡顯佛山獅的光彩。"南獅"就是俗稱的佛山醒獅,是富有南方風格的一種獅形,它額高而窄,眼大而能轉動,口闊帶筆,背寬、鼻塌、面頰飽滿,牙齒能隱能露。主要有文獅、武獅和少獅三大類。文獅以劉備、關公作臉譜,武獅以張飛作臉譜。文獅表現為溫馴而和善,武獅表現為勇猛而剛烈;少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幼獅,憨態可愛,一般跟隨文、武獅同場表演。南獅在造型上極度誇張浪漫,威武雄壯,美麗活潑,形神兼備。
南獅也是隨著華人的遷移,在世界範圍內開展的十分廣泛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
現代競技舞獅源起於80年代,由獅頭、獅尾組成的單獅,在長10-14米,最高不超逾3米,最低不低逾0.8米的樁陣上,運用各種步形步法,通過騰、挪、閃、撲、迴旋、飛躍等高難動作演繹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八態,來表現獅子的威猛與剛勁。在表演過程中,其舒緩婉轉之處,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稱絕;其飛騰、跳躍之時,讓人膽顫心驚而又昂然振奮。
傳說
舞南獅中國民間有數個傳說,傳說之一是在清代(公元1644~1911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夢見一頭毛色五彩斑斕的瑞獸來朝拜。回京後,乾隆皇命人照他夢中所見的瑞獸形象來扎制一隻,每在節日及慶典時命人舞動,喻為國泰民安,太平吉祥。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由於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及其它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南獅(醒獅)的表演形式
南師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台等等;舞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故此南獅講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南獅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當中「采青」最為常見。相傳“采青”原來是有“反清復明”之意,現時一般是取其意頭,有“生猛”,生意興隆的象徵。
「青」用的是生菜。把生菜及利市(紅包)懸掛起來,獅在「青」前舞數回,表現猶豫,然後一躍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再向大家致意。為了增加娛樂性,采青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舞獅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 疊羅漢,上桿(爬上竹桿), 或者過梅花椿(經過高低不一長木椿)等等。
★舞南獅時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
獅的舞動要配合音樂的節奏。舞南獅有時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葵扇帶領。
舞獅之前通常還會舉行「點睛」儀式。儀式由主禮嘉賓進行,把硃砂塗在獅的眼睛上,象徵給予生命。
舞獅子:白居易《西涼傳》: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鏡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紫髯深目兩胡兒。跳舞梁前來致辭,應似涼州未陷日。安西都護進來時。舞獅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興起的時代。
中國醒獅之鄉
“中國醒獅之鄉”---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
遂溪縣政府決定從2005年開始,每年12月8日都舉行“遂溪醒獅藝術節”
。
2004年首屆“遂溪醒獅藝術節”於11月26日開幕。當天,在該地的文化廣場和縣城主要街道,舉行了精彩的醒獅展演和“獅鄉之夜”文藝晚會,11月27日至12月8日,各地醒獅隊輪番表演,切磋技藝。此外,還舉辦了與醒獅有關的書法攝影展。
遂溪的民間醒獅活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近年來,當地政府遵循“積極保護、合理開發、有效利用、鼓勵競爭”的原則,堅持“現代與傳統並重,推進文化事業全面發展”的思路,積極發展民間醒獅藝術,醒獅隊伍不斷壯大,民間醒獅團隊已有255個,其中高樁獅28個,地獅227個,表演者過萬人。
舞獅是一門集武術、舞蹈、鑼鼓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遂溪的舞獅隊中,有男子、女子醒獅隊;單獅、雙獅;地獅、高樁獅;高樁單獅、高樁雙獅等,形成獨具特色的醒獅藝術風格,多支舞獅隊在全國大賽上獲獎,其中的文車醒獅隊還到法國巴黎參加“中法文化年”展演,2003年12月遂溪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醒獅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