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醒獅之鄉”---廣東湛江市遂溪縣。
遂溪醒獅屬於南獅,享有醒獅之鄉之美譽,曾代表中國出訪多個國家。
並擔任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醒獅表演特約嘉賓。
遂溪縣政府決定從2005年開始,每年12月8日都舉行“遂溪醒獅
藝術節”。
歷史
清·道光《遂溪縣誌禮俗》記載:“上元張燈結彩舞獅象雜劇遊戲、作火樹、放花炮煙火、打鞦韆,猜燈謎,土庶歡游達旦,曰:“慶元宵”。湛江地區醒獅始於唐宋,到明清已盛行,並形成了習俗,成為一門獨特傳統的藝術活躍於民間,不斷的發展和提高使它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醒獅在湛江地區縣、市、鎮、鄉都有醒獅團隊。每逢敬神、祈福、過節、慶年例等場面,都有醒獅表,以求消災除崇,祝賀吉祥。此俗流傳至今。
特色
湛江地區醒獅在繼承南獅風格特點的同時自身也有較大的發展和提高。它融武術、舞蹈、音樂、雜技、美術、文學於一體,是優秀的傳統藝術文化。
表演套路豐富,技藝高超,動作驚險,形神兼備;體現獅子的霸氣;表現獅子的威武、勇猛狂傲的性格,把醒獅的神韻、氣質藝術化地展現出來,成了湛江地區醒獅的獨特風格。
遂溪縣被譽評為“中國醒獅之鄉”,全縣醒獅團已有兩百多個,其中高樁獅有二十多個,地獅兩百多個,表演人員一萬多人。
近幾年來,遂溪縣各地的醒獅活動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除保留著傳統的表現程式和舞獅的風格特點外,有不少獅團刻苦鑽研,勤學苦練,把醒獅的表演技巧大大提高和創新。尤其高樁獅的“新、高、難、險”的特技被載入上海金氏世界紀錄。這些鍛鍊有素的勞動者在演出時都成了藝術的優美化身,把獅子舞得極為靈活而且富有感情,變成了一個有生命的創作。
節日
2004年首屆“遂溪醒獅藝術節”於11月26日開幕。當天,在該地的文化廣場和縣城主要街道,舉行了精彩的醒獅展演和“獅鄉之夜”文藝晚會,11月27日至12月8日,各地醒獅隊輪番表演,切磋技藝。此外,還舉辦了與醒獅有關的書法攝影展。遂溪的民間醒獅活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近幾年來,當地政府遵循“積極保護、合理開發、有效利用、鼓勵競爭”的原則,堅持“現代與傳統並重,推進文化事業全面發展”的思路,積極發展民間醒獅藝術,醒獅隊伍不斷壯大,民間醒獅團隊已有255個,其中高樁獅28個,地獅227個,表演者過萬人。
舞獅
舞獅是一門集武術、舞蹈、鑼鼓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遂溪的舞獅隊中,有男子、女子醒獅隊;單獅、雙獅;地獅、高樁獅;高樁單獅、高樁雙獅等,形成獨具特色的醒獅藝術風格,多支舞獅隊在全國大賽上獲獎,其中的文車醒獅隊還到法國巴黎參加“中法文化年”展演,2003年12月遂溪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醒獅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