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16.9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0萬元,占總收入的43%;畜牧業收入85萬元,占總收入的2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43頭,肉牛21頭);林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0.7%;第二、三產業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0.7%;工資性收入146.13萬元,占總收入的35.6%。農民人均純收入206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33人,在省內務工230人,到省外務工3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58戶,鄉村人口1504人,其中男性731 人,女性773人。其中農業人口1479人,勞動力736人。該村以納西族為主(是納西、漢、白族混居地),其中納西族1501人,漢族1人,白族2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72人,享受低保1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2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4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南溪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玉龍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公里,距離中學9.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人,其中小學生28人,中學生13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人文地理
南溪村位於北緯26度,東經99度附近;方位處於麗江市玉龍縣、鶴慶縣及玉龍縣拉市鄉的交界處,東與黃山鎮文華村相接壤;北部與太安鄉吉子村相接壤;西部與太安鄉相接壤;南部與七河鄉後山、前山村相接壤。整個南溪村委會平均海拔為3200米,屬典型的高寒山區,無霜期為120天,平均氣溫為6-7攝氏度,一年只能種夏秋一季莊稼,地形為山地,在山地之間有地勢稍平的緩坡地帶,傾斜度平均為20-35度。
南溪村的形成歷史是以家族形成的。一個家族的人口增長導致了家庭的增長,由此基礎上村落也慢慢形成。這從南溪村村民的主體基本上以家族為單位聚居的格局中得以體現。當然這個形成過程包含紛繁的歷史變化,以及居住地理環境的拓展、遷移的過程。南溪村是一個行政概念,是由多個村寨構成的一個地域單位。
它是從民國時期開始,民國時成立過南山鄉政府,管轄現有南溪村外,還包括現屬太安鄉吉子、汝南、七河鄉前山、後山。解放後沿襲了舊制到58年成立南溪公社,轄區不變,到62年重新劃分,撤銷南溪公社改為南溪大隊,相當於村一級的行政單位,南溪村由此隸屬黃山公社。80年代後期,區鄉改為鄉村兩級,行政級別不變。現今行政村下轄文屏、金龍、滿上、滿中、滿下、旦前、旦後、鹿子八個村民小組。
以往南溪村的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業生產是在牧馬業向農耕過渡中逐漸形成的,並在近代發展為以種植業為主,畜牧業為輔的局面。現在外出打工的村民增多近400人,這成為南溪村經濟成長點。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4人,少數民族黨員44人,其中男黨員39人、女黨員5人。該村黨支部2002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2年被評為"先進集體"。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4人。
村務公開
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355個(勞均1.5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居環境差,宅基擁擠;公益事業基礎建設薄弱,人畜飲水水源不足,飲水管網嚴重老化,急需改造;農村電網沒有進行農網改造,用電安全難以保證;鄉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內道路硬化程度較低,需要完善;村內排水溝渠、垃圾池、公廁、文化娛樂場所等急需建設,村容村貌差,須待整治,民眾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發展畜牧業及二三產業。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標,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民眾思想文化整體素質的提高,大力推廣農村實用科學技術,積極發展農村畜牧產業,努力提高牲畜養殖科學技術含量,提高養殖效益。
旅遊資訊
南溪村位於麗江市黃山鎮境內文筆峰頂部的一塊高山平壩中,距離麗江古城24公里,海拔3200米,是麗江境內海拔最高、地理位置最獨特的一個納西村寨。以花海著名,漫山遍野都是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