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米

南川米

南川米是重慶市南川區特產,是無公害產品。

產地環境

重慶市南川區常年種植水稻41.5萬畝,稻穀總產量19萬噸,在農民的
圖2 南川區優質水稻基地
年收入構成中,稻穀(米)銷售收入占整個收入的20%以上。全區41.5萬畝水稻田中有31.4萬畝處於海拔600—900米的倒置山區,無污染源,森林覆蓋率達40%以上,受金佛山小氣候的影響,其日平均氣溫相對較低,晝夜溫差大,作物生長期長,有利於優質米的形成。南川是天然的優質稻米產區,為重慶市中高檔優質稻最適宜的種植區域之一。

生產情況

重慶市南川區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充分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進行了優質稻示
圖3 南川區水稻收穫
范種植。在建基地,創品牌,培育龍頭企業等各方面進行了探索,逐步走向了良性發展的軌道。篩選出了小粒粘、贛晚秈19、勝泰1號Q優2號川香優2號B優827菲優多系1號金優63等多種雜交優質稻。“南川米”以口感好獲得了人們的普遍認可,市級領導到南川或周邊區縣檢查指導工作。經常“指名道姓”要求吃有機“南川米”但由於農業生產條件落後,品種布局分散,收購加工困難,優質稻生產、加工、銷售脫節,商品稻穀優質優價沒有徹底體現。加上農民的綜合素質差、小農意識嚴重、市場觀念缺乏、履約意識差,龍頭企業“訂單”兌現難,以至於“南川米”的種植面積不大,產量不高,市面上很難買到。針對這種狀況,南川市(南川區前身)按照“整合資源、規模加工、提升品質、合力競爭”的發展思路,在全面整治、取締小作坊的同時,採取爭取上級財政支持一部分,市級財政安排一部分,企業自行籌集一部分的辦法,先後投資2400萬元興建了8條日產50噸以上的精米生產線。 各生產線所在企業在糧食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協調下,按照“原糧就近收購、產地保護(商標)共享、共同開發市場、合力參與競爭”的原則,做大做強“南川米”。2006年,該市年加工、銷售“南川米”分別達12萬噸和10萬噸,其市場領域已在立足西南地區的同時向國內其他11個省市拓展。

榮譽認證

南川區先後被確定為國家級優質稻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重慶市綠色精品稻米生產基地和重慶市優質糧深加工產業化“百萬工程”建設基地。“南川米”於2003年通過南川米無公害基地認證,2004年通過“南川米”無公害產品認證,2006年南川區通過了南川米無公害基地和產品的整體認證;並通過了“南川米”地域品牌。

地理標誌

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重慶市南川區農學會申請對“安順山藥”農產品實施南川米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式和條件,農業部決定於2009年9月14日準予登記。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保護範圍

南川米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範圍為南川區的魚泉鄉、水江鎮、騎龍鄉、合溪鎮、古花鄉、大有鎮、慶元鄉、頭渡鎮、金山鎮、德隆鄉、神童鎮、石蓮鄉、南平鎮、興隆鎮、大觀鎮、太平場鎮、木涼鎮、白沙鎮、土溪鄉、河圖鄉、石牆鎮等34個鄉鎮及街道辦事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06°54′-107°27′,北緯28°46′-29°30′。

技術要求

agi2009-07-0017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