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國海

南中國海

南中國海,作為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幅員遼闊,擁有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浩瀚海域,其間更是點綴著數以千計的島、礁、灘、沙等。地處低緯度熱帶、亞熱帶地區,南中國海不僅擁有著異常豐富的漁業資源、深海動植物資源,更為重要的是南中國海海底蘊藏著令人瞠目結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據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蘊藏量達200億噸,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美譽。

(圖)南中國海南中國海

南中國海,作為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幅員遼闊,擁有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浩瀚海域,其間更是點綴著數以千計的島、礁、灘、沙等。地處低緯度熱帶、亞熱帶地區,南中國海不僅擁有著異常豐富的漁業資源、深海動植物資源,更為重要的是南中國海海底蘊藏著令人瞠目結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據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蘊藏量達200億噸,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美譽。 相比較於她擁有的如此豐富的自然資源,南中國海重要的戰略地位更加不容小視。她聯接著印度洋和太平洋、東亞和東南亞,沿岸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最為活躍最富有潛力的亞太核心區域,“亞洲四小龍”更是有三員瀕臨沿岸(新加坡香港台灣)。她還是世界主要的海運交通要道之一,是中國、日本、韓國等主要經濟大國的重要海上貿易生命線,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東石油輸往東亞的必經於此。

概況

在國際水文局的定義中,南海為東北-西南走向,其南部邊界在南緯3度,位於南蘇門達拉和加里曼丹之間,北邊及東北至廣東、廣西、福建和台灣及台灣海峽,西邊至菲律賓群島,西南至越南與馬來半島,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和馬六甲海峽連線太平洋和印度洋。南海為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僅次於珊瑚海和阿拉伯海,面積約356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為1212米,最深處為中部的深海平原,達5567米左右。

南海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重要航道,四周大部分為半島和島嶼。南海地處低緯度地域,屬於熱帶深海。南海海水錶層水溫較高從25℃到28℃左右,年溫差3℃到4℃,鹽度為35‰,潮差平均2米。

周邊國家和地區

(圖)南中國海南中國海

中國

菲律賓

馬來西亞

汶萊

印度尼西亞

新加坡

泰國

高棉

越南

主要河流

珠江

紅河

湄公河

主要島嶼

南沙群島(斯普拉特利群島)

中沙群島(馬克勒斯菲群島)

東沙群島普拉塔斯群島)

西沙群島(帕拉塞爾群島)

資源

由於南海屬於熱帶海洋,適於珊瑚繁殖,海底高台處形成珊瑚島,南海諸島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均為珊瑚島嶼;水產主要為海龜、海參、鮪魚、紅魚、鯊魚、大龍蝦、梭子魚、墨魚和魷魚等各種熱帶海產。南海海底石油與天然氣蘊藏豐富,據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蘊藏量達200億噸。

衝突的由來

南海,特別是南沙群島的主權歸屬之爭發端於20世紀後半期。從60年代開始,特別是70年代至今,中國南沙群島露出水面的島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邊國家侵占。提出所謂“主權”要求並分割海域的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其中越、菲、馬3國還派兵對島礁進行軍事占領,只分割海域的是印度尼西亞。到1991年底,除中國大陸控制的6個礁和中國台灣控制的太平島,其他44個島礁分別被越、菲、馬侵占。在這些周邊國家中,越南是惟一提出對南沙群島擁有全部主權的國家。

本無爭議的屬於中國領土的南沙群島為何會形成主權爭議的複雜局面呢?原因有二:其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豐富的經濟資源;其二,與國際法存在缺陷有關。1982年制定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一定程度的公平意義上確立了世界海洋秩序,但它在引入“專屬經濟區”的新概念時,卻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沒有給予明確的界定。它允許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存在多條分界線,其結果是,由於各方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界定不同,就為衝突埋下了隱患。《公約》還規定,一個島嶼(漲潮時露出海面的島嶼)可以為一國提供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這樣,有關國家也就有了“理由”搶占並不屬於它們的島嶼。

20世紀中期以前,中國(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政權)一直聲稱擁有南中國海的主權而且沒有引起過其他國家的爭議。自從大量勘探海底石油天然氣資源以後,圍繞南海海域及島嶼的主權爭議,一直被視為亞洲最具潛在危險性的衝突熱點,環南海有中國、越南、中國台灣、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政治實體宣稱對南海諸島或其中的一部分擁有主權。

20世紀60年代以來,南海的油氣價值逐漸被人發現,南沙爭端也從此愈演愈烈,目前南沙群島的島礁除了小部分在中國控制下,其他的都被周邊國家瓜分。其中越南占領最多,43個島礁中有30多個被越南非法占領。圍繞著島礁進行的爭奪,實質上是資源的爭奪。因為如果擁有島礁,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就意味著擁有島礁地下及島礁附近一定海域的資源。相關國家占領中國島礁以後,紛紛引入外部資金,對油氣資源進行了瘋狂的掠奪性開發。

中國擁有主權的依據

(圖)南中國海南中國海

一、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

中國人民對南海諸島的最早發現可以上溯到朝。東漢楊孚《異物志》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的記載。這裡的“漲海”是當時中國人民對南海的稱呼,“崎頭”則是當時對包括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的島、礁、沙、灘的稱呼。三國東吳將領康泰所著《扶南傳》不僅提到了南沙群島,而且對其形態描述道:“漲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盤古,珊瑚生其上也。”唐宋年間,許多歷史地理著作將西沙和南沙群島相繼命名為“九乳螺洲”、“石塘”、“長沙”、“千里石塘”、“千里長沙”、“萬里石塘”、“萬里長沙”等。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長沙”為名記述南海諸島的書籍多達上百種。元代,對南海諸島地理位置的記載更為詳細。汪大淵所著《島夷志略》中有“萬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邐如長蛇,橫亘海中……原其地脈。歷歷可考。一脈至爪哇,一脈至渤泥及古里地悶,一脈至西洋遐崑崙之地”。其中“萬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內的南海諸島。明代《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中標有石塘、長沙和石塘。從圖中標繪的位置看,後一個石塘是今南沙群島。清代《更路簿》記載了中國海南島漁民所習用的南沙群島各個島、礁、沙、洲的地名具體方位,其中南沙計73個地名。

二、中國最早開發經營南沙群島

中國人民至遲明初就到南沙群島從事開發漁業生產了。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鋪前港和清瀾港漁民及文昌縣漁民到南沙群島去捕撈海參等物。

1868年《中國海指南》記載了中國漁民在南沙群島活動情況,鄭和群礁有“海南漁民,以捕取海參,貝殼為活,各島都有其足跡,亦有久居礁間者,海南每歲有小船駛往島上。攜米糧及其他必需品,與漁民交換參貝。船於每年12月或1月離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風起時返。”清末以來,中國海南島和雷州半島各地漁民都有人到南沙群島去捕魚,其中以文昌、瓊海兩縣最多,每年僅從此二地去的漁船就各有十幾條到二十多條。

《更路簿》是中國人民明清以來開發南海諸島的又一有力證明。它是中國海南島漁民在西沙和南沙群島進行生產活動的航海指南,積累了許多人航行實踐經驗的集體創作,它孕育於明代,後不斷完善,記載了漁民從海南島文昌縣的清瀾或瓊海縣的潭門港起,航行至西沙、南沙群島各島礁的航海航向和航程。

民國以來中國漁民開發經營南沙群島的史實,中外史料均有記載。日本小倉卯之助《暴風之島》記載1918年他組織的探險隊到達北子島時發現三位“文昌縣海口人”。1933年日本三好和松尾到南沙調查時看到北子島有中國人2名、南子島有中國人3名住在那裡。日本《新南群島概況》記載,中業島有漁民“栽種之甘薯”,“昔時有中華民國漁民居住於此島,並種植椰子、木瓜、蕃薯和蔬菜等”。

三、中國最早對南沙群島行使管轄

遲至元代,南沙群島已歸我國管轄。《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圖敘》記載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島。其中《元史》記載了元朝海軍巡轄了南沙群島。

明代《海南衛指揮僉事柴公墓誌鉻》記載:“廣東瀕大海,海外諸國皆內屬”,“公統兵萬餘,巨艦五十艘”,巡邏“海道幾萬里”。表明南沙群島屬於明代版圖,明代海南衛巡轄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

在清代,中國政府將南沙群島標繪在權威性地圖上,對南沙群島行使行政管轄。1724年的《清直省分圖》之《天下總輿圖》、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圖》之《天下總輿圖》、1767年《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1810年《大清萬年一統地量全圖》和1817年《大清一統天下全圖》等許多地圖均將南沙群島列入中國版圖。1932年和1935年,中國參謀本部、內政部、外交部、海軍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員會共同組成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專門審定了中國南海各島嶼名稱共132個,分屬西沙、中沙、東沙和南沙群島管轄。

1933年,法國侵占中國南沙群島的太平、中業等九個島嶼,立即遭到中國在南沙群島生活和從事生產活動的漁民強烈反抗,中國政府也向法國政府提出抗議。1935年,中國政府的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編印《中國南海各島嶼圖》詳細標明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各島礁的具體名稱。

1939年,日本侵占了南海諸島。1946年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國內政部會同海軍部和廣東省政府委派肖次尹和麥蘊瑜分別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專員,前往接管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並在島上立主權碑。

1947年,中國內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全部島礁沙灘名稱共159個,並公布施行。

1983年,中國地名委員會授權公布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標準地名。

綜上所述,大量翔實的史實證明,南沙群島是中國人民最早發現和開發經營的,中國政府早已對其行使管轄和主權。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形勢

(圖)南中國海南中國海

鄰國、大國加緊行動

2002年11月4日,在金邊舉行的第8屆東協10+3峰會似乎使人看到了一線曙光:中國與東協各國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規定對南沙擁有“主權”的各國維持現狀,不得在有爭議的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以及黃岩島等地區修建新建築物。

一年過去了,有關國家為維護在南沙的既得利益,繼續在南海“主權”問題上向中國展開政治、外交攻勢,強化對已占島礁和海域的軍事管控,加快了對南海資源的開發和掠奪。

與此同時,美國、日本、印度等大國加強了向南海的軍事滲透。南海問題繼續朝著複雜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主權”造勢

2003年4月9日,越南在南沙舉行了“解放南沙”28周年紀念大會,以越南國會副主席阮福清為首的國會代表團及以越國防部副部長馮光青為首的國防部代表團赴南沙參加了紀念大會,並先後對越占南沙島礁進行了“視察”。5月31日,越外交部就中國在南海實施禁漁一事發表了南沙“主權”聲明,宣稱越南對西沙和南沙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

菲律賓繼續實施“卡拉延移民工程”。2003年4月,菲在南沙中業島舉行了“設立卡拉延市25周年”紀念活動,菲海軍派艦運送地方官員參加了此次紀念活動。2003年5月,馬來西亞在彈丸礁附近海域舉行了“拉布安國際海上挑戰”娛樂競技活動,並首次批准27艘釣魚船和1艘遊艇在榆亞暗沙經營旅遊休閒項目。

有關國家還大肆驅捕中國作業漁船、擠壓中國在南海活動空間,以達到“主權”造勢的目的。《宣言》簽署以來,越軍警在北部灣和南沙共抓扣中國漁船70餘艘次,抓扣中國漁民250餘名,驅趕中國漁船300餘艘次。

大國插手

美國是在南海海域活動最為頻繁的大國。分析家認為,美國是挑起南海爭端的“幕後人”。南中國海問題已經成為美國防範、制約中國的整體戰略企圖中的新的鬥爭焦點。

在美國看來,如果能在這一地區確立霸權地位,向東北可穿越台灣海峽,伸入到日本海,強化日本海防線;向南可覆蓋南太平洋地區,強化美澳南太平洋同盟體系;向西可穿越馬六甲海峽,有利於美國在印度洋和波斯灣地區的利益;向北更是可以直接遏制中國向南拓展。因此,南中國海問題被美國看作為除朝鮮半島、台灣海峽之外的亞太地區第三個重大潛在熱點,是美國構建亞太安全秩序的又一重要機遇和挑戰。

早在2001年4月1日,美國一架軍用偵察機抵中國海南島東南海域上空活動,撞毀中方一架軍用飛機。事件發生後,美機未經中方允許,進入了中國領空並降落在海南陵水機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南海撞機事件”。

一個月後,美國進行4年一度的防務評估工作。美國的戰略重心從此由歐洲轉移到東亞。美海軍3艘潛艇進駐關島基地,空軍在關島儲存了常規巡航飛彈,這也是美國首次在本土以外地區建立巡航飛彈庫。2003年3月23日,美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停泊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2003年10月,美國航空母艦“尼米茲”號進入南中國海域活動。美國海軍11月訪問了越南金蘭灣。有跡象表明,美國可能租借這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軍港。

日本也不甘寂寞。2003年,日本防衛廳長官赴新加坡進行了訪問。自衛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石川康率領高級軍事代表團訪問了越南,就加強兩國軍事合作、打擊恐怖主義等問題與越方軍政高層進行商討。4月11日-14日,2艘日本軍艦訪問了越南胡志明市。8月2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訓練編隊抵菲律賓馬尼拉港進行了訪問。此外,菲、日、印(尼)於3月1日至7日舉行了“2003年度海上反油料污染”聯合演習。

中國的友善態度被誤解

20世紀80年代,中國曾與越南在南沙發生激烈海戰。之後,中國便一直致力於通過合作渠道解決南海問題。1992年9月3日,中國外長錢其琛在雅加達參加第10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他在記者招待會上說:“我不認為在南中國海會形成熱點和衝突。有關國家存在著一些分歧,如果條件成熟,可以通過它們之間和平談判加以解決。如果條件不成熟,可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不會存在軍事衝突的危險。”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向周邊國家提出了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被認為是新安全觀的進一步體現。該宣言強調應本著合作與諒解的精神,尋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徑,加強海洋環保、搜尋與救助、共同打擊跨國犯罪。2003年,中國率先與東協國家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並倡議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第11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首次提出“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呼籲發揚“大家庭”精神,實現共同繁榮。

中國良好的態度,事實上並沒有得到南中國海周邊國家的承認。一些國家認為,中國在確保大陸經濟繁榮與穩定的同時,無暇顧及南海問題。因此,一邊是中國奉行“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一邊是周邊國家甚至其他地區的國家通過種種手段,爭先恐後涉足南海。

自2002年11月以來,越南和菲律賓多次派出飛機和船隻赴南沙偵察,比往年明顯增加。馬海軍在南沙馬占島礁及南部附近海域先後實施了5項巡邏行動,共出動艦船百餘艘次,飛機數百架次赴南沙執行偵巡任務。為加強對南沙無人礁灘的管控,越海軍在南沙牛軛礁等海域驅趕外國漁船100餘艘次。2003年,菲海軍多次摧毀和拆除了設立在海口礁、五方礁上的外國標誌物;馬空、海軍頻繁派遣機艦赴南沙南康暗沙北康暗沙、南通礁等無人礁灘實施海空巡邏。B、各國加緊實施海洋勘測。2003年,越南多次派測量組對所侵占的三十多個島礁執行海洋測量任務。同年5月,菲外交部副部長宣稱為使菲大陸架的範圍由200海里延伸到350海里,菲將下大力氣在南海進行勘測,9月,菲2艘勘測船赴巴拉望西海岸和南沙群島海域實施水文和海洋勘測。C、各國積極提高南海作戰能力。

越南從俄羅斯引進了“閃電”大型飛彈艇的生產技術,並擬為該艇裝備“白蛉”低空超音速巡航飛彈。印尼先後從俄羅斯採購了多架各類型號“蘇”式軍用機,並擬組建“蘇”式機中隊。馬來西亞也與俄羅斯簽署了購買18架蘇-30戰鬥機的協定,並擬向美英等國增購先進戰鬥機。菲律賓接受了美國和泰國捐贈的多架軍用飛機。

歷史事件

(圖)南中國海南中國海

2005年6月,美軍通過“亞太反潛鏈”發現解放軍一艘潛艇在南中國海海域活動。

2005年12月初,中海油先後與美國、加拿大等3家外資公司簽訂了南海(又稱南中國海)深水海域的勘探開發契約,意味著南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有了一個質的變化。

2005年3月14日,中國、菲律賓和越南三國在馬尼拉簽署《在南中國海協定區三方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定》為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邁出了重要一步。

2008年2月17日,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案”,將中國的黃岩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菲律賓領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