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都源

十八都源

左口,乃左源之口。《浙江省淳安縣地名志》載:“十八都源,發源於右源源頭桐木嶺,至紅旗電站與芳橋塢之左源水合,流經左口公社全境,至葉棋注入富強溪。”實際上葉棋進去是瑤村,1950年設有瑤村鄉,為鄉政府所在地,是十八都外半源。左口,實際位於十八都中間的黃泥坪東南面,並不是鄉政府駐地,離鄉政府所在地顯後尚距10里。 十八都源,自古屬昌期鄉。《嘉靖淳安縣誌》載:“昌期鄉在縣東北,舊轄里十二,今轄都二圖五。十七都轄圖二;十八都轄圖三。”其中有顯山里,就是今之顯後。一直至民國10年,全縣劃區,十八都歸安樂區,村裡有顯後、芳橋等。到民國19年,村里制為鄉鎮制,十八都有瑤嶺、牆裡、顯後、風翔、方家、芳橋6個小鄉,左口尚未作為鄉名出現。至民國24年,方將十八都六小鄉合併為六和鄉。民國25年,六和鄉並至奎峰鄉。 十八都歷史淵源深遠,瑤村,距左口2.5公里,坐落在蔗山南麓,為余氏居住。據《蔗崗瑤坡余氏宗譜》記載:“石勒亂,始遷遂之武強蘿蔓(即遂安十里舖),黃巢紅巾亂,端公三子遠公,復遷青溪平坦。”公元978年,“由郎公游於東源蔗山之下,見人煙稠密,才遷 於蔗崗瑤坡建莊。”瑤村由此得名,經千年發展,瑤村已是大村莊,近千人口,新安江水庫形成 十八都特產豐富,有山茶油、蜜棗、茶葉、大核桃、乾水果、木瓜、榧子、紅棗皮、中藥材等。特別是蜜棗系左口傳統名優產品,是全縣蜜棗的主產區。1985年,精製琥珀金絲蜜棗榮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生產基地之一。

詳情介紹

十八都源 十八都源

1949年解放後,十八都歸橋西區,次年7月,方有 瑤村、左口鄉之名。1956年,瑤村和橋西合併為橋西鄉。左口鄉還將進賢鄉一個村併入。1958年,左口與進賢合併為進賢公社。1960年,因新安江水庫移民,撤銷進賢公社,左口劃入安峰公社。十八都的瑤村淹入水底,部分移民後靠,重建瑤村。還有大部分移民至麗水地區龍泉茶豐、蘭巨兩鄉;另有移民至江西省安福縣嚴田鄉,移民輾轉數地,備嘗甘苦。 1961年,左口分設公社。1984年,終止人民公社體制,恢復鄉建制為左口鄉。2006年,撤銷光昌鄉,將石嶺後、龍源莊等五個村併入。現左口鄉東與臨岐、文昌鎮接壤,北與屏門、臨岐相連;西與王阜、宋村、汪宅鄉毗鄰,東南瀕臨千島湖。2008年,全鄉轄11個行政村,3333戶,11592人口,地域面積175平方公里。

離顯後村10餘里的擔柱尖南麓的龍坑塢村,相傳此地歷史上幾經山洪暴發,民眾懷疑出龍,故名龍坑塢。1979年冬,龍坑塢村農民在小塘塢勞動中,竟發現一批石器、陶器和原始青瓷器。縣文物管理委員會當即向省考古研究報告,他們即派員會同縣文管會進行試掘,發掘文物44件,充分說明這裡早在新石器時代,山越人民就創造了遠古文明。小塘塢屬西周至春秋時期文化遺址。

葉棋村有個百果園自然村,它東北的蔗山,據《嘉靖淳安縣誌》載:蔗山在縣東北四十二里,山分八面,水注十派,上有平地二頃,昔有人植蔗於此故名,又見一統志,有宋齊邱讀書石室。宋齊邱,字嵩,號九華,淳北伊源觀塢人。青少年時代,曾經在蔗山東南山腰的石洞裡苦讀三年,他信奉“有恆為事成之本,失敗乃成功之母。”果然後來官至南唐宰相。傳說宋齊邱為皇帝賜死,自縊於安徽九華山龍頭峰,今九華山蠟燭峰有其墓。航頭村東北五華里處的官墓口。又修築規模宏大的墓,墓前有石人、石馬、石羊。可能是朝廷營葬。

“七老爺”廟會


左口有一種獨特的文化活動——“七老爺”廟會,七老爺姓張,原是賣炭翁,有一身好功夫,重情義,為貧苦百姓做好事。卻有人嫉妒,唆使燒炭同行圍攻他,七老爺心知肚明,隱退遁跡。他留下四句話:“張七為人重義行,伴爾燒炭為窮人。好心遭遇惡人報,爾作炭佬我作神。”後來,人們省悟,捐資建廟、塑像,尊之為神。並在每年九月十九日舉辦盛大的廟會祭祀“七老爺”。後傳至縣城後長龍山和淡竹村也有七老爺廟。

左口鄉政府駐地顯後村,位於管嶺西南麓,為方姓居住。據《顯後方氏續修宗譜》記載,南宋時期,由應祥公遷居此地,其見此地有磅礴挺拔之山,罔阜迥環,一望而能為樂郊,曰“顯靈昭在天,後嗣普賜祐。”故以此聯首字名顯後。現有歷經風霜600餘年的古柏挺拔雲空,形似蒼龍。顯後村一直為左口鄉駐地。左源進去有芳橋村,含芳橋、上塢、童家、烹岱四個自然村。芳橋,別名楓橋塢,位於社安嶺西面的芳橋塢口中,始名楓橋塢口中,清道光三十年,胡道沾於源口建築石拱橋,名“永芳橋”。後為紀念先祖造橋之功,改以橋名村。芳橋村進去就是金尖村,有里、外紅金嶺兩個自然村。位於金紫尖東南麓,有一山嶺,名曰“紅金嶺”。據傳祖先喬遷此地,居嶺北稱里紅金嶺,居嶺南稱外金嶺,兩自然村以金紫尖山峰為名建金尖村。

十八都源 十八都源
十八都源 十八都源

右源進去有下碓口村,據傳該村住之塢口坑水被巨石阻攔回流,由此名“下倒口”。後人利用坑水建水碓,故易名山塢為“下碓塢”,村名為“下碓口”。再進去為田裡村,位於蔥步嶺西北麓,明初,該村始祖宋天賜遷此田畈里,故名為“田裡”。再進去是牆裡村,位於秤鉤尖東麓,四面環山,如同圍牆,故名牆裡,還有徽洲舍自然村,顧名思義,乃安徽遷居而來。再進去就是方家村,有4個自然村,曾名為東風大隊。方家村位於江嶺西南麓,先祖方道同於明代萬曆年間遷此,以姓氏名村。

十八都源全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起伏頗大。西北與上八都王阜鄉交界的 金紫尖,海拔1450.8米,為淳安第二高峰,向東逶拖的秤鉤尖海拔1025米,向南綿延的是五家坪山,海拔1173米,而東南的蔗山僅719.6米,西南的擔柱尖僅567米。境內峰巒疊翠,溝壑縱橫。自北而南有芒坑塢、坑塢、百坑、返坑塢、下碓塢、小子塢、塘深源、歸坑塢、明坑塢等。

十八都源 十八都源

發源於金紫尖東、北西麓的十八都溪,上分左、右兩源,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左口村北合流,經瑤村注入千島湖。十八都特產豐富,有 山茶油、蜜棗、茶葉、大核桃、乾水果、木瓜、榧子、紅棗皮、中藥材等。特別是蜜棗系左口傳統名優產品,是全縣蜜棗的主產區。1985年,精製琥珀金絲蜜棗榮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生產基地之一。

十八都源 十八都源

左口十八都飲食具有東源港特色。主食用糧結構為:春糧小麥、夏糧稻穀、秋糧玉米、番薯等。小麥粉能做出很多品種的麥粉食品,如 麥粉餜、饅頭、包子、發酵果、麵條、麵疙瘩、餃子、餛飩等。有“一樣黃麥百樣吃”的說法。玉米也稱苞蘆,有粗粉、細粉之分,細粉做餜、煮湯;粗粉煮糊、蒸苞蘆飯等。大米主要煮“撈飯”,即米粒煮熟後用笊籬撈起可食用,也可再蒸後食用更香。一般在趕時間的情況下也做燜飯。大米還磨成米粉,用於蒸米羹、做米餜等。一日三餐、早餐是主餐,一般要吃 苞蘆餜,上山勞動耐飢,中餐較簡單,一般是早餐一併做好的苞蘆餜,有的帶上山當中餐烤;在家也是烤烤當中飯;晚餐在先前,以麵條、苞蘆糊、湯為主。因晚餐吃後消耗不大,簡單節儉。這種飲食習慣是在特定的生產條件下形成的。現在已不盡相同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