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十八甫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是廣州一處重要的地名。為明朝發展起來的沿西濠西岸及下西關涌(大觀河)兩岸18條商業繁盛的街圩,是西關最早的商業區。現時十八甫大部分已成為民居,只有上、下九路和第十甫路仍是廣州西側的中心商業區。舊時洋人稱十八甫街做Howqua Street(浩官街),因為伍浩官乃當時行主,同洋人做生意,而他又住在十八甫。
現存十八甫的街道名稱有:十八甫路、十八甫西路、十八甫南路、十八甫北路和十八甫新街。
廣州西關有第二甫、第三甫……一直到十八甫,惟獨沒有第一甫,但有第一津,為什麼?人們說起第一津,便會說:「第一津——冇甫(譜)。」廣州有句俗語:「人好你話好,唔識花共草,行到第一津,完全冇曬甫(譜)。」
十八甫位置
十八甫商業區為西關平原最早的商業聚落。即沿西濠和大觀河興起的明代商業街圩。計由西濠金子灣西側第一津開始,到老城為第八甫,折西至下西關涌為十一甫,再南折而西為十三甫,十四甫,至西濠,再南折而西為十八甫。下列位具體位置:
1.第一津 西濠轉至金字灣處起,到萬善里、百市坊;
2.第二甫 百市坊到桃園坊;
3.第三甫 桃園坊到石崗街(今中山七路);
4.第四甫 石崗街到麻紗巷;
5.第五甫 麻紗巷到青紫坊(今龍津路);
6.第六甫 青紫坊到福安里(今福隆里);
7.第七甫 福安里到榮業里;
8.第八甫 榮業里至安良里(以上各甫南北走);
9.第九甫 由濠向西至文昌巷口(今文昌路口);
10.第十甫 文昌巷至十六甫新街(今名十六甫大街);
11.十一甫 十六甫新街至涌邊(以上各甫東西走);
12.十二甫 由涌邊南折再東轉至聯桂坊;
13.十三甫 由聯桂坊北折東轉再北折至德興橋;
14.十四甫 德興橋(今十八甫北路口)至濠邊(東西走);
15.十五甫 濠邊至裝帽街(南北走);
16.十六甫 裝帽街至鬼驛市(楊巷路口);
17.十七甫 鬼驛市至富善東街;
18十八甫 富善東街至大觀河邊。
上述十八甫地理位置尚有兩點補充:(1)上述第九甫以德星里分出上九甫和下九甫。(2)在上下九甫南面又有十九甫短街。
地名
相傳,清朝初年,平南王尙可喜率領清兵攻占廣州城,沿途遭到民眾的截擊,特別是清兵開到廣州市郊龍眼洞時,損兵折將,傷亡慘重,幾經艱險,才攻陷了廣州城。尙可喜發誓要血洗廣州,準備下令殺人三日,從西門起連殺十八鋪路,以解心頭之恨。當時有一個良心未泯的幕僚王湘泉得知內情,大驚失色,心想:「一鋪路就是十里路,十八鋪就是一百八十里,血洗十八鋪,廣州不知有多少人死在屠刀下!」他萬分焦急之際,突然想到:古代的「鋪」與「鋪」相通,我何不以「鋪」代「鋪」,這樣可以減少傷害無辜。
王湘泉馬上叫來兩個心腹士兵,向他們如此這般交代一番。要他們趕製十幾塊木牌,寫著「第一鋪」、「第二鋪」,一直寫到「十八鋪」。然後連夜拿去立標誌。從六脈渠的第一津起,算是「第一鋪」;橫過一條街,又釘上「第二鋪」;過二三十米,又釘「第三鋪」;轉個彎,又釘上「第四鋪」;當釘到「第九鋪」,發覺這條街很長,怕引起懷疑,聰明的士兵當機立斷,以六脈渠為界,分為「上九鋪」和「下九鋪」。經過一夜奔波,總算將「十八鋪」的木牌釘完。
第二天,執行「殺人十八鋪」的清兵不熟悉環境,不知底細,果然殺到釘有「十八鋪」的木牌處便罷手。
其他百姓聽聞清兵屠城,倉皇跑到六脈渠里躲避。怎知那天剛好下了一場暴雨,六脈渠水陡漲,不知淹死多少在渠中避難的百姓。這就是廣州歷史上的「殺人十八鋪,塡屍六脈渠」的慘案。
後來,為了避免露餡,人們悄悄刮掉了木牌中「鋪」字的金字旁,這樣一來,「鋪」字便成了「甫」。就這樣,西關出現了一連串帶「甫」字的地名。
辨析
有人認為是指「村莊」,因為現存地名中「甫」字與布、埔、圃、浦、步等字,都是古代越語中「村」的譯音,無論是廣州的黃埔、東圃,還是從化的江浦都是指村莊。
也有人認為是指「店鋪」,因為在明代史料中,廣州的「甫」均寫作「鋪」。明代時,西關一帶「商業店鋪特別集中而整列排成『鋪』」。後來,人們將「鋪」簡化寫成「甫」。
曾有人認為「鋪」是明代的「商人自衛組織」,那時廣州和佛山的商人為了防盜賊,成立了民間自衛組織——鋪。「十八甫」就是源於廣州西關的商人成立的十八個商業自衛組織。更有一種看法認為「甫」是指「埠頭」。因為西關帶「甫」字號地名,從第二甫開始,而沒有第一甫,祇有第一津。津是指渡口,渡口必有埠頭,明代的珠江河岸在西關。
不管出處在哪,從第二甫到十八甫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成為聞名遐邇的商業步行街。
文化
廣州的西關可以說是老廣州的文化的一種代表,占據西關核心區域的十八甫自然是得風氣之先,這裡的文瀾書院、學海堂、報紙街……傳承著老廣州獨特的文化與精神。
文瀾書院
在廣州商業繁華的下九路,流連於沿街鱗次櫛比的商場之中的人們很少會留意一條僻靜的小巷——文瀾巷,在近代廣州曾經呼風喚雨、輝煌一百多年的文瀾書院就坐落在這裡。昔日大名鼎鼎的文瀾書院位於下九甫路以北,文昌巷以東。它的設立很有來歷。先在清嘉慶十五年(1810),西關名紳何太清、鍾啟韶等配合官府對西關縱橫密布的濠湧進行一次清理。河涌的疏浚關涉到居住在西關的洋行巨賈的利益。事後,西關著名的四大買辦(伍怡和、葉大觀、盧廣利、潘敬德堂)主動捐出房產,聯合何太清、鍾啟韶等成立“清濠公所”,以便主持日後的清理濠渠工作。為了籠絡科場士子,以便利用日後的廣東地方政府,潘、盧、伍、葉四大富家又集資在今中山戲院一帶改建大屋12間,作為大小紳士名流雅集之所,取名為“文瀾書院”。
1929年,程天固第二次任廣州市工務局長,推行廣州市工務建設三年計畫,為籌集經費,決定拿文瀾書院開刀,考慮到羅嵩藩勢力龐大,程天固取得省長陳銘樞、市長林雲陔支持後,採用秘密拘捕的方法,迫其交出文瀾書院的產據賬目。事後清點院產竟達百多萬元,這筆錢一半用於建筑西關渠道,一半用在籌建市立二中,赫赫有名的文瀾書院就此關上了大門。在隨後的市政建設中,文瀾書院的房產逐漸被拆改建,至今只剩下文瀾巷,以志其名了。
學海堂書院
學海堂書院,是由乾嘉時期著名漢學家阮元繼杭州創建詁經精舍之後,於道光五年(1825)在廣州城北秀山創辦的又一個以專重經史訓詁為宗旨的書院,但是該書院最初辦學是卻在十八甫內。
學海堂書院從1824年創建至1897年最後一次招生,歷經七十餘年,培養出眾多的著名學者和驚世人才。作為舊式書院,學海堂書院在中國書院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報紙街
近代廣州報業發展迅速。清代光緒、宣統年間,廣州共有70份報刊創辦發行,報館地址約30家坐落在西關地區。民國時期,設館西關的報刊越來越多,主要集中在第七甫、第八甫(今光復路)和十八甫一帶,有100多種,占當時廣州報業的半數以上,成為廣州當時別具特色的“報紙街”。此外,最早的廣州報業組織機構也設在西關。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廣州報界公會成立,會所設在十八甫新源街,後來設在光復路附近的長壽街,廣州新聞記者聯合會籌備會也設在長壽街小圃園口報界公會內。
當時報紙街內較著名的報紙先後有《七十二行商報》、《廣州民國日報》等等。有不少報紙是民間知識分子組織創印,對時事評論比較客觀,關注民生民情。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也在此創辦宣傳馬克思主義等進步思潮的刊物,如陳公博、譚平山、譚植棠等人於民國九年在第七甫創辦的《廣東群報》,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在廣東思想界引起強烈震動,受到年輕知識分子的普遍歡迎。
粵曲
聲樂十八甫——粵韻悠揚
粵曲從形成、發展至今已歷經150多年,此期間經歷了三個階段,其中的第二階段(“師娘”時期)則是與十八甫有著莫大的關係,師娘是指失明女藝人,俗稱“盲妹”。她們自幼學藝,以自彈自唱形式或沿街賣唱或應邀登門演唱。“師娘”正式登台演唱始於廣州西關十八甫真光公司遊樂場開張之時,以後發展到在茶樓酒樓開壇演唱。
近代時期,有兩間百貨公司的天台都闢作遊樂場,真光公司就有一台粵劇場,由今在粵港皆聞名的開戲師爺潘山的尊翁潘步雲主理,潘步雲曾為地方法院院長。他喜歡粵曲,因此便經營了真光天台的粵劇場,不少成名的女優伶均出自他的旗下,任劍輝就是其一,在廣東、在香港,任劍輝都是是婦孺皆知,她的原名是任婉儀,任劍輝是藝名。她的班身在四十年以上了。中日戰事發生,她已是正梁正柱的一位文武生,那時是在廣州十八甫真光百貨公司的天台劇場演出,和她拍檔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小瑤仙。
飲食
飲食十八甫——蓮香樓
西關的小吃遠近聞名,徜徉於十八甫的鬧市之中,你可以一邊逛街,一邊去享受那美味的小食,而典藏在眾多小吃店鋪、攤檔中的陶陶居、蓮香樓則更是聲名顯赫。位於廣州市第十甫路67路的蓮香樓享譽國內外,有“蓮蓉第一家”之稱。1889年,在古老的廣州城城西一隅,一間專營糕點美食的糕酥館開業了,這就是蓮香樓的前身。那時,西關一帶繁華非常,住戶多是富裕人家,因而飲食業異常興旺。老制餅陳師傅改進制餅工藝,用蓮子來製作餅點餡料,使之獨具一格,吸引客人。
光緒年間,糕酥館改名為“連香樓”,並擴大經營,在香港九龍開設了三家分店。為了保證餅食質量,該店嚴格選用當年產的湖南湘蓮。由於製作講究,生意日漸興隆。宣統二年,一位名叫陳如岳的翰林學士,品嘗了蓮蓉食品後,有感於蓮蓉獨特的風味,提議給連香樓的連字加上草頭,眾人一致贊同,他遂手書“蓮香樓”三個雄渾大字。現在高懸於該樓門前的金漆牌匾上的“蓮香樓”三個大字,便是這位學士的手跡。從此,蓮香樓製作的蓮蓉食品,進入千家萬戶,被譽為“蓮蓉第一家”。 十六甫的舊房子還能依稀看到昔日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