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信息
編號: | 11484 |
拉丁目名: | DECAPODA |
中文目名: | 十足目 |
拉丁亞目: | Reptantia |
中文亞目: | 爬行亞目 |
總科: | 人面蟹總科 |
superf: | Homolidea |
中文科名: | 玉蟹科 |
拉丁科名: | Leucosiidae |
中文亞科: | 拳蟹亞科 |
拉丁亞科: | Philyrinae |
中文屬名: | 栗殼蟹屬 |
拉丁屬名: | Arcania |
拉丁種名: | undecimspinosa |
定名人: | de Haan |
年代: | 1841 |
中文名: | 十一刺栗殼蟹 |
原始文獻: | Crustacea. in Siebold, "Fauna Japonica" Muller, Ams. p.135 |
生境: | 海水 |
國內分布: | 廣東, 海南島, 台灣, 福建 |
國外分布: | 朝鮮, 日本, 泰國, 菲律賓, 澳大利亞東部, 印度, 塞舌耳群島 |
資料來源: | 中國海洋蟹類 戴愛雲等編著 1986年版 (等) |
形態描述
頭胸甲幾乎呈圓形,長度稍大於寬度。背面隆起,密具銳顆粒,分區可辨。肝區隆起,與鰓之間有一縱溝,向後延伸到腸區兩側,前胃區與肝區、心區與腸區之間有溝隔開,腸區隆起,具兩刺,前、後排列,前面的很小,後面的大,位於後緣的中央。額緣中央有一“V”形缺刻,分成兩枚銳三角形齒,每個齒的表面密具細小泡狀顆粒。眼大,呈圓形,近內側具一小齒。側緣與後緣(包括腸區刺在內)各具11刺,其中以第2枚為最小,第1、3枚刺次之,後部5刺較大,每個刺的表面及邊緣有小齒或顆粒。頰區末緣由一寬“V”形缺刻分成兩銳齒,銳齒之間的上方具一枚下眼窩刺。第3顎足密具銳顆粒。外肢長,但末端不抵達內肢長節的末端。長節呈三角形,其長度約為座節的1/2。
螯足瘦長,長節呈圓柱形,微彎,表面密布顆粒,邊緣的顆粒較尖銳,腕節掌節也具同樣的顆粒,掌節基部膨腫,向末端逐漸趨細。指節纖細,垂直張開,兩指內緣具細鋸齒。
步足細長,各節均具細顆粒,指節邊緣具短剛毛。兩性腹部及胸部腹甲均密具尖顆粒。雄性腹部長為三角形,表面密具細尖顆粒,分為5節(第3至第5節癒合)。雌性腹部呈圓形,也分為5節(第4至第5節癒合)。
雄性第1腹肢長而細,微彎,基部寬,逐漸向末端趨窄,末部具一些細顆粒和長剛毛。
生境與習性
棲息於水深22—210m的泥質砂、砂質泥或軟泥。地理分布
國外分布: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泰國,印度和塞席爾群島國內分布: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十足目任務
十足目是節肢動物軟甲綱的一目。體分頭胸部及腹部。胸肢八對,前三對形成顎足,後五對變成步足。包括各種蝦類、寄居蟹類、蟹類。多數可供食用,是經濟意義最大的一類甲殼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