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蟹

豆蟹

豆蟹是甲殼亞門(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豆蟹屬(Pinnotheres)動物的統稱。與某些雙殼類共棲。牡蠣豆蟹(P.ostreum)的雌體見於北美大西洋沿岸的牡蠣殼內,乞沙比克灣尤多,寬2公分(約0.75吋),白而帶粉紅色,沿背甲全長有不規則縱紋;雄體形小,暗褐色,常自由游泳,很少見到。雌體後足上攜卵直到孵化。幼體離開母體所在的牡蠣而自由游泳,然後找另一雙殼類定居。P.maculatus似牡蠣豆蟹,見於扇貝、蛤、蚌殼內。P.pisum產歐洲沿岸,見於蚌、烏蛤殼內。豆蟹寄生在牡蠣、扇貝、貽貝和雜色蛤子等瓣鰓類的外套腔中,能奪取宿主食物,妨礙宿主攝食,傷害宿主的鰓,使宿主身體瘦弱。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豆蟹豆蟹
豆蟹(P.ostreum)的雌體見於北美大西洋沿岸的牡蠣殼內,乞沙比克灣尤多,寬2公分(約0.75吋),白而帶粉紅色,沿背甲全長有不規則縱紋;雄體形小,暗褐色,常自由游泳,很少見到。雌體後足上攜卵直到孵化。幼體離開母體所在的牡蠣而自由游泳,然後找另一雙殼類定居。P.maculatus似牡蠣豆蟹,見於扇貝、蛤、蚌殼內。P.pisum產歐洲沿岸,見於蚌、烏蛤殼內。此蟹體形細小,並無食用價值。

在淺海還有一類小型螃蟹,大小約2厘米,稱得上是螃蟹中的誅儒,又形似小豆,故稱為豆蟹。它們常與水母海葵、貝類(牡頓、江瑤扇貝貽貝等)和棘皮動物共棲或寄生。豆蟹寄生在貝類,常損害貝類的鰓、外套膜、卵巢、消化腺等,使貝類動物消瘦,影響產量和貝的質量,可以說它們是貝類人工養殖的敵害。然而豆蟹和扇貝倒能配合默契,相互利用,相處的很好。

生活習性

豆蟹豆蟹
豆蟹寄生在牡蠣、扇貝、貽貝和雜色蛤子等瓣鰓類的外套腔中,能奪取宿主食物,妨礙宿主攝食,傷害宿主的鰓,使宿主身體瘦弱。在牡蠣中還會使雌性變為雄性,重者可引起死亡。寄生在雙殼類中的豆蟹一般有中華豆蟹、近緣豆蟹和戈氏豆蟹。如今,對於豆蟹的寄生生物學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報導尚少。
寄生在我國貝類中的豆蟹有四種:中華豆蟹、近緣豆蟹、戈氏豆蟹、玲瓏豆蟹症狀:見上診斷方法:將貝殼掀開就可以發現豆蟹流行情況:豆蟹可寄生在牡蠣、扇貝、貽貝和雜色蛤子等瓣鰓類的外套腔中,被豆蟹寄生的貽貝肉的重量比正常的貽貝減少50%左右,能降低養殖貝類的產量和質量,是我國貽貝養殖的主要病害。據國外報導,牡蠣豆蟹寄生在美洲牡蠣內,感染率高達90%,每隻牡蠣中最多有4~6隻豆蟹寄生,可引起死亡。
治療:此病尚無治療辦法,只能預防預防措施:
1.查明當地海區豆蟹的繁殖季節,當觀察到出現幼蟹後,立即在貝類養殖架上懸掛敵百蟲藥袋,每袋數量視養殖密度和幼蟹數量而定;
2.在豆蟹的升值季節開始以前就將貝類收穫,使豆蟹沒有繁殖的機會,可以降低感染率或消滅豆蟹。

培育技術

嚴格清塘、消毒

1、抽乾存塘池水,池底翻耕暴曬數日。

2、用網紗包好池塘四周,防豆蟹打洞穴居。

3、進水後漂白粉200PPm消毒,殺滅所有有害生物和存塘扣蟹。

4、池底鋪上平瓦,5隻左右為一堆,供豆蟹穴居和防互殘躲避。

培育好生物餌料

進水後用肥水寶(按說明書使用)。腐熟的家畜肥料50公斤/畝、尿素5公斤/畝全池潑灑,使池水呈微綠色,透明度26cm,水中有微生物遊動,為大眼幼體提供優質餌料和生長環境。

栽培水生植物

施苗前15天左右在池中放入水花生等水生植物,讓其迅速生長,水草復蓋面占水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為豆蟹提供棲息、脫殼場所。

選好優質蟹苗

應選規格整齊,顏色黃中帶青,無病無傷,握在手中有扎手感,鬆手後能四散迅速爬開的蟹苗,畝放1公斤左右。

投餌

當大眼幼體轉為豆蟹後,應及時投放蛋白質含量高的餌料或魚粉,粉碎的螺、小雜魚等。,優質餌料能滿足生長需要,大大提高成活率,減少互殘。因此,豆蟹生長期的投餌很關鍵,做到前期精料為主,中期(夏天)粗餌米為主,後期(9月後)精料為主。必須勤觀察、勤檢查。

注換水

加強日常管理,及時注換水。前期添水為主,適當換水,中期換水為主,換水量10—20%一次,後期換水量20-30%一次。

防病

堅持預防為主,15天左右用生石灰15PPM消毒一次,補充鈣質,調節水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