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匯兌心理學說是法國學者阿夫達里昂(A.Aftalion)於1927 年提出的。他認為,人們之所以需要外幣,是為了滿足某種欲望,如支付、投資、投機等等。這種主觀欲望是使外國貨幣具有價值的基礎。人們依據自己的主觀欲望來判斷外幣價值的高低。根據邊際效用理論,外匯供應增加,單位外幣的邊際效益就遞減,外匯匯率就下降。在這種主觀判斷下外匯供求相等時所達到的匯率,就是外匯市場上的實際匯率。匯兌心理學說,後來被演變成心理預期說,即外匯市場上人們的心理預期,對匯率的決定產生重大影響。匯兌心理學說和心理預期說雖引進了唯心論的成份,有偏面之慮,但是,它們在說明客觀事實對主觀判斷產生影響、主觀判斷反過來又影響客觀事實這一點上,有其正確的一面。匯兌心理說和心理預期說在解釋外匯投機、資金逃避、國際儲備下降及外債累積對未來匯率的影響時,尤其值得重視。1993 年上半年我國人民幣在外匯調劑市場上大幅度下降,就同人們的復關預期、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預期、以及通貨膨脹預期有關。但是應當指出,匯兌心理學說和心理預期說,講的都是對短期匯率的影響。應該說,它們是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而不是匯率,尤其不是長期匯率的決定基礎。
核心觀點
匯兌心理學說認為:匯率的變動和決定所依據的是人們各自對外匯的效用所作的主觀評價。人們之所以需要外國貨幣,除了需要用外國貨幣購買商品外,還有滿足支付、投資或投機和資本逃避等需要,這種欲望是使外國貨幣具有價值的基礎。外國貨幣的價值決定於外匯供需雙方對外國貨幣所作的主觀評價。該主觀評價又是依據使用外幣的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所作的主觀評價。不同的主觀評價產生了外匯的供應需求,供求雙方通過市場達成均衡,均衡點就是外匯匯率。當均衡被打破時,匯率又將會隨著人們對外匯主觀評價的變化達到新的均衡。基本內容
匯兌心理學說是決定匯率學說之一,是20世紀30年代學說。它的理論基礎是主觀效用論,包括以下基本內容。(1)國際借貸說和利率平價說是分別從量和質上說明匯率決定的,但完整的決定匯率說必須是質和量的統一。國際借貸說的順序是:國際借貸——購買力——匯率。
(2)人們需求併購買外匯是因為外匯可以購買外國的商品和服務,而外國的商品和服務有滿足人們需求的效作,這個效有就是外匯的價值基礎。
(3)外匯的真實價值在於它的邊際效用,人們的主觀心理決定邊際效用,主觀評價不同,就決定買或賣,外匯供求因此而發生變化,最終導致匯率的變化。
(4)匯兌心理學有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質和量。質的因素是指貨幣對商品有特定的購買力,用於支付債務、投機。量的因素是指國際收支大小、正負、通貨膨脹、資本流入流出的情況。外匯供給上升的話,邊際效用就會下降,人們的心理評價就低,從而導致買外匯的行為。無數個人的供求構成市場的供求,供和求的交叉點就是外匯的價格。
(5)評價。國際借貸說的理論基礎是奧國學派,以主觀評價決定外匯的供求,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所批判的(主觀決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