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梯模式

《北梯模式》研究的北梯村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緊緊圍繞當地的農產品大做文章,形成了基於合作社引領廣大農民共同致富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符合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三中全會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所提出的: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要求。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北梯模式

張民省,男,1964年12月出生,山西永濟人。中共黨員。現任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曾任中共山西大學宣傳部副部長。2003年12月以來,在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任現職以來,曾主編《山西大學青年運動史》、《社會保障學》,參編山西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專著《太行精神》等著作。曾主持和參與山西社會保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政治文化與和諧社會構建研究、構築和諧社會與山西就業政策社會保障體系的研究、山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典型案例分析及其機制研究、高校教師道德情操研究、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等課題。先後在人民日報、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中國行政管理、生產力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思想教育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山西大學學報、城市發展研究、理論探索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閻勝利:男,1962年8月出生,山西永濟人,中共黨員。1983年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農學專業,歷任永濟市開張鎮黨委副書記、虞鄉鎮鎮長等職,現任永濟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長期以來工作和生活在農業農村第一線,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有極為獨到的見解,曾主持編寫《百戶農民致富經》、《培育新農民,建設新農村》、《走向和諧新農村》等。杜創國:男,1967年1月出生,山西永濟人。中共黨員。現為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博士後,並任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高職高專公共事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東亞政治與行政、改革與發展等。曾出版著作多部,並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當代世界社會主義、中國行政管理、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城市管理研究、東北亞論壇、湖南社會科學、地方政府管理、行政與法、公共行政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

內容簡介

《北梯模式》研究的北梯村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緊緊圍繞當地的農產品(或其他可利用的資源)大做文章,形成了基於合作社引領廣大農民共同致富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符合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三中全會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所提出的: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要求。這三大原則在北梯村的發展探索的過程中都得到良好貫徹落實。因此,選擇了該村作為“山西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典型案例分析及其機制研究”(2008041024—01)的案主進行剖析。

目錄

目錄

導論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義

(一)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演進

(二)研究新農村建設的現實意義

二、案例選擇與研究方法

(一)案例選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內容與框架結構

(一)關注新農村建設的時代特徵

(二)研究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內涵和目標

(三)北梯模式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北梯村概況

一、區域特徵

(一)地理位置

(二)資源稟賦

二、歷史變遷

(一)悠久的歷史

(二)深厚的文化

三、北梯村的社會結構

(一)風土人情

(二)禮俗節日

四、北梯村的經濟結構

(一)傳統的農業

(二)新興的第二、第三產業

第二章北梯村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探索

一、北梯經濟的初步發展

(一)“為北梯而生”的人——孫國賓

(二)改革開放前的北梯經濟

(三)改革開放初的北梯經濟

二、北梯經濟的穩步發展

(一)穩步發展的基礎

(二)聯營公司的壯大

(三)蘆筍產業的興起

(四)1995年後北梯經濟的徘徊前行

三、北梯經濟步入新階段

(一)2005年的村委會換屆

(二)合作社思路的萌生

第三章養豬合作社叩響致富門

一、北梯養豬合作社的成立

(一)傳統養豬業及其特徵

(二)北梯村養豬合作社的成立

(三)合作社養豬初見成效

二、生產管理步入科學化軌道

(一)加大技術創新,實現科學孕育

(二)採用系統方法,實現高效養育

(三)重視日常管理,改善豬欄環境

三、壯大集體經濟,搭建增收平台

(一)北梯養豬合作社的發展經驗

(二)養豬生產合作社的特點

(三)北梯養豬生產合作社仍需完善

第四章葡萄合作社嘗試“新土改”

一、土地流轉改革背景

(一)聯產承包制面臨挑戰

(二)土地流轉改革應運而生

二、北梯葡萄生產合作社的成立與運營

(一)北梯葡萄生產合作社的成立

(二)北梯葡萄生產合作社的運行

(三)北梯葡萄合作社股份制改革的特點

(四)北梯葡萄合作社股份合作制的特徵

三、先進模式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新活力

(一)發展高效農業,增加農民收入

(二)最佳化產品結構,形成規模優勢

(三)改變勞動方式,增進農民收益

第五章北梯專業合作社的運作模式

一、北梯專業合作社的管理機構

(一)社員(代表)大會

(二)理事會

(三)監事會

二、北梯專業合作社的規章制度

(一)組織管理制度

(二)財務管理制度

(三)生產管理制度

(四)會議制度

三、北梯專業合作社的運行

(一)北梯合作社的運行機制

(二)北梯合作社運行的原則

(三)北梯合作社運行的效果

第六章制度創新帶來的變化

一、管理更加民主

(一)領導幹部恪盡職守

(二)村民參與規範有序

二、村容更加整潔

(一)村莊舊貌換新顏

(二)村莊規劃科學合理

三、鄉風更加文明

(一)建立村規民約

(二)發展基礎教育

(三)培養現代新型農民

四、生產更加發展

(一)穩步發展優質糧棉生產

(二)大力發展規模養殖

(三)積極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

五、生活更加寬裕

(一)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二)農村社會保障漸趨完善

第七章北梯模式的主要經驗

一、精英引領,村民參與

(一)精英引領是北梯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村民參與是北梯發展的力量源泉

二、土地入股,合作經營

(一)以土地入股實現土地流轉

(二)以合作經營保護農民利益

三、民主管理,規範運作

(一)民主化管理制度是北梯快速發展的保障

(二)規範運作是北梯合作社發展壯大的基礎

四、政府引導,因地制宜

(一)政府引導加速了北梯村的改革與創新

(二)因地制宜保證了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質量

第八章堅持科學發展。走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一、因地制宜,以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發展

(一)建設保障農業發展的優質高效農業

(二)建設生態環境優美的可持續發展農業

(三)建設參與國際分工的外向化農業

(四)建設生產、生活於一體的多功能農業

二、開拓創新,提高科技進步對農業的貢獻率

(一)多渠道加大農業科技投入

(二)加強農業高科技和套用技術研究

(三)加強普適性、關鍵性技術研究

(四)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套用與推廣

三、完善機制,保障現代農業的穩步發展

(一)建立和完善農業產業化的運行機制

(二)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轉機制

(三)建立和完善集成放大的項目管理機制

(四)建立和完善新農村建設的政府支持機制

(五)建立和完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機制

(六)建立和完善以農民為主體的社會參與機制

(七)建立和完善新時期農民利益增進機制

(八)建立和完善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機制

參考書目

後記

編輯推薦

《北梯模式》: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盛。希望我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先進典型的研究,能為中國特色現代農業之路的探索添磚加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