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北岸鎮](/img/8/043/nBnauM3X3gTOwgTN2gjM0kzNyITM4czN1IDMwADMwAzMxAzL4I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北岸鎮充分利用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通訊條件,於2002年創建了全縣首家鄉鎮工業發展基地,占地600畝,吸引著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商家前來投資興業。到2004年12月,北岸鎮擁有行銷收入千萬元企業10餘家,初步形成了精細化工、真絲地毯、紙箱包裝、白蠶絲、茶葉菊花精製、兔毛加工、五金燈具等支柱產業。
北岸鎮是黃山市徽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古徽州文化旅遊資源也極為豐富,品位極高,擁有潘氏宗祠、吳氏宗祠、風雨廊橋等三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一大批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民居,作為散落民間的徽派古建築物構件交易市場——北岸古玩收藏品市場也吸引著大批的古玩收藏愛好者紛至沓來。
北岸鎮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堅持以優質的服務、優越的環境、配套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北岸工業發展基地建設,圍繞打造“誠信北岸、活力北岸、魅力北岸、實力北岸”的目標,以加快融入浙江經濟帶和長三角經濟圈為突破口,以加大招商引資、加快發展為主戰略,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全力推進三個文明建設和小城鎮建設,一座邁向現代化的小城鎮正在徽杭高速公路線上迅速崛起。
經濟社會
![北岸鎮](/img/a/7fc/nBnauM3X4YDOxITN5gjM0kzNyITM4czN1IDMwADMwAzMxAzL4I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北岸鎮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突出工業核心,調優農業基礎,做強旅遊業,加快城鎮化進程,重點建設汽車零配件、一般加工、農產品加工、勞務、旅遊和文化六大產業,構築通達、生態、城鎮建設、扶貧、人才和誠信六大重點工程,到2010年使北岸鎮:
汽車零配件產值達2000萬元;一般加工業產值達1.6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2.1億元;勞務收入達3000萬元。
確保到2010年前在全縣率先實現:
GDP比2000年翻一翻;
財政收入翻三翻;
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翻。
把北岸鎮建成黃山市同類鄉鎮中發展最快、城鎮最美、生態最佳的經濟強鎮。綜合實力進入全市乃至全省先進行列。
機構設定
![北岸鎮](/img/c/209/nBnauM3XwcjM4UTNxkjM0kzNyITM4czN1IDMwADMwAzMxAzL5I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黨委副書記、鎮長程祥雄同志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教育、財政、統計、金融、徽杭高速公路北岸段、南大公路工程建設等工作,任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
黨委副書記趙洪亮同志分管組織、黨建、人事、共青團、婦聯、政務公開工作,協助書記日常工作,任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
黨委委員、副鎮長方錦衛同志主管土地、城建、地質災害、規劃,協管財政全面工作,任工業園區副主任;
紀檢書記程雲明同志主持紀委工作,分管信訪、督辦、監察、旅遊、交通、電信、供電等工作,協助南大公路、高速公路等工作;
黨委委員、副鎮長吳建利同志主管計畫生育、民政,分管武裝工作;
黨委委員、政法書記周慶仁同志分管政法、綜合治理、社會維穩、安全生產、市場管理工作;
人大副主席王建高同志負責人大日常工作,分管黨政辦、檔案、保密、工會、統戰、老齡委工作;
副鎮長王蝶萍同志主管宣傳、文化、廣播電視等工作,分管衛生(含新型合作醫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副鎮長張來法同志分管農業、林業(森林防火)、水利、科技和扶貧開發工作,主管項目編制、申報和實施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
投資優勢
![北岸鎮](/img/3/7ee/nBnauM3X3gjMyETOykjM0kzNyITM4czN1IDMwADMwAzMxAzL5I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地處古徽州的北岸鎮具有徽文化的雄厚底蘊,不僅老街小巷步步皆有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韻,而且處處洋溢著現代化工業的勃勃生機,被原安徽省委書記盧榮景譽為“皖南山區鄉企發展的一顆明珠”。目前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發展,初步形成了精細化工、真絲地毯、紙箱包裝、白蠶絲、茶葉菊花精製、毛紡、五金燈具、蓄電池等拳頭產品。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古代文人曾發出一生沒能到徽州一游的感嘆。如今位居古徽州腹地的北岸鎮,交通、通迅十分便捷,北岸鎮作為黃山風景區——千島湖旅遊黃金線上的樞紐,可上觀風景如畫的黃山,下游水光山色的千島湖,杭徽高速公路穿鎮而過,皖贛鐵路近在咫尺,黃山機場距鎮僅30公里,這裡村村通電話、通郵路、行動電話覆蓋北岸鎮。
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通訊條件,吸引了大批商家前來北岸鎮投資置業,尤以毗鄰的浙江省人數最多,他們在得到了豐厚的投資回報的同時,為北岸鎮經濟發展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特別是北岸鎮規劃開發600畝工業基地,首期開發200畝已有江蘇、福建、浙江、上海、北京、江蘇總計19家商家落戶北岸投資置業。
徽商後代——北岸人,歷來尊商敬賢,重視開發開放,著力弘揚“搶抓機遇、開發開放、團結創新、自強不息”的歙縣精神,按照“工業強鎮、商貿活鎮、農業穩鎮、科教興鎮”的發展思路,強力推行改革開放,我們竭誠歡迎廣大有識之士來北岸鎮參觀考察,尋求合作。。
“你發財,我發展”——我們的原則,“你辦項目,我服務”——我們的承諾。
工業園區
![北岸鎮](/img/c/458/nBnauM3XzAjN2kTM0kjM0kzNyITM4czN1IDMwADMwAzMxAzL5I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北岸工業園屬於黃山市唯一省保留的歙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分區,座落在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北岸鎮。徽杭公路、歙深旅遊公路穿境而過,徽杭高速公路位於北岸鎮,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距皖贛鐵路16公里、黃山機場25公里、深渡港9公里。
園區規劃總面積800畝,首期開發建設200畝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功能齊全、管理規範的要求,園區規劃已於2003年5月通過專家評審,2003年9月200畝建設用地獲得省政府批准。2年來北岸工業園始終堅持以外向型經濟、產業化經濟、高科技產業為導向,以高標準、新概念建設為宗旨,以邊開發、邊建設、邊招商、邊完善為原則,合理布局,穩步推進,全力打造園區效應。
已成功完成首期開發,引進外資企業17家,協定資金1億多元,到位資金6000萬元,16家企業先後建成投產,已形成食品、包裝、毛紡、玩具、化工、五金、礦業、電子、機械等支柱產業,主導產品涵蓋市場需求的諸多產品。僅2005年,引進企業5家,協定資金6500萬元,到位資金2500萬元,並於當年相繼建成投產。
同時於2005年9月份開始園區二期300畝土地建設徵用已啟動,現已征地100餘畝,“五通一平”工作進展順利。
二、入園優惠政策簡述
為促進北岸工業園的發展,針政府成立了專門服務機構――經濟發展辦,還成立了招商領導組、投訴組,建立並完善黨政領導聯繫企業制度,積極與上級財稅、土地、環保、信貸等相關部門協調,落實相關優惠政策,為入園客商創造優質的發展環境。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園區現有資源,秉承以商引商、以情招商、力求雙贏的原則,加強橫向聯繫,注重政策的宣傳和感情的投資,招商引資形勢持續良好。入駐本園的企業將同等享受到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並課一事一議。
財政收入
北岸鎮財政收入由2004年630萬元上升到2006年1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4年的2684元增加到2006年3545元;北岸鎮經濟社會綜合發展實力位居全縣前列,財政運行質量逐年提高,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其中工業總產值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例達60%以上。黃山市授予“環境優美鄉鎮”、“農業產業化示範鄉鎮”的稱號,獲得市級“城鎮建設二等獎”、“農業產業化三等獎”、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等殊榮。
社會事業
![北岸鎮](/img/e/a9f/nBnauM3X2gDO0cTO2kjM0kzNyITM4czN1IDMwADMwAzMxAzL5I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積極推進新農村示範村建設。為切實支持好北岸、瞻淇兩個市級示範村建設,胡書記敏銳地意識到其中機遇,加大了與省市縣相關部門的對接力度,爭取資金在兩個示範村實施了一批含金量很高的項目,在完成兩個示範村的規劃編制同時,將瞻淇村申報為省級古文化村落,村容村貌通過整治煥然一新,北岸村投入資金100多萬完成翻板壩及護岸工程修復和市級重點古村落申報項目,使兩個示範村以旅遊為主導的產業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鄉村旅遊開發打下良好基礎。
2、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強化各項工作責任制落實。維護社會穩定,成立鎮司法所三位一體調解中心,北岸鎮信訪、調解及時到位率提高,一些村民及企業生產用工等糾紛矛盾在北岸鎮範圍內及時到場調解處理,兩年來,沒有發生越級群體上訪案件,及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
3、加大土地管理力度。規範了農民建房宅基地和開發用地審批程式,加大農民建房管理力度,加強對違法用地處理執法力度,幾年來,共清理違法用地127戶,責令停建土地違法行為23起,對8戶違法建築進行強制性拆除。強化措施,切實保護和弘揚徽派建築風貌,在審批地基時,把徽派建築設計作為強制性內容,在契約中予以明確,對北岸鎮各村的非徽派建築進行摸排並分期實施整改。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加大殯葬改革的政策宣傳,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4、積極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農民參保率、受益率不斷提高,衛生行業服務進一步最佳化。針對計畫生育工作的薄弱環節,深入開展計畫生育突擊活動,強化基礎,硬化措施,計生工作穩步推進。教育事業不斷發展,九年義務制教育、兩基義務教育驗收達標,北岸鎮中國小校危房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學校周邊的治安環境進一步改善。文化、廣播電視事業有了新的進展。
胡小馬書記堅信“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北岸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精誠團結、銳意進取、更新觀念、加快發展,才能更好的帶領北岸鎮廣大民眾共同走向致富路。
旅遊景區
![北岸鎮](/img/9/781/nBnauM3XwITN4MTO3kjM0kzNyITM4czN1IDMwADMwAzMxAzL5I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村中大多數為吳姓,源於姬姓吳國,為周部落首領周太王的傳人。宋時由江西婺源遷入北岸繁衍發展。
在北岸村中央,座北朝南建築的是吳氏宗祠。吳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詳,重建於道光六年(1826年)。三進五間的祠堂在皖南乃屬罕見。門庭為五鳳樓,八字牆須彌底座石刻與檐下磚雕,博縫板木雕均極華美。中進亨堂之月梁,楹柱粗碩宏大。檐前有黟青石欄,望柱頭刻有石獅;攔板六塊鐫杭州西湖風景,洗鍊精緻。寢殿台基前立石柱,與兩邊台階垂帶石攔板相接。七方攔板刻有百鹿圖通景,群鹿隱現山林間,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中進後廊天井欄桿,由十三方欄板組成。望柱上飾以石獅。欄板上鐫禮器,亦極工麗。下為蓄水池。吳氏宗祠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吳氏宗祠西南面的三洞石拱廊橋,謂之“風雨廊橋”。風雨廊橋橫臥於棉溪河上,古樸典雅,玲瓏剔透。橋身建於明末,全長33米,寬4。7米,高6米。二墩三孔,拱圈均用黃麻條石輔以糯米粥,獼猴藤汁加灰漿交錯砌成。廊則起於清中葉,高5米,廊內11間,磚木結構,中間設有佛龕。東側牆上辟八個方窗,磚砌龜貝紋,梅花紋。西側牆上辟八個風洞窗,按花瓶,滿月,桂葉,葫蘆等樣式開出,另開一葉敞窗,外裝“美人靠”。橋南原設有“放生河”楷書石碑,禁止河內捕魚。橋面以茶園石鋪設,白牆,青瓦。風雨廊橋當年是徽商走出大山的必經之路,今天是黃山市最長最美的古廊橋,目前也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岸村還有建於明清時期,民國時期的古民居百餘幢,其中規模相對較大的20幢左右,如書香門第的蘭桂山房,有錢莊院的大夫第等等。粉牆青瓦,磚木石雕……。人文薈萃的徽文化蘊育著無窮的魅力。
法律建設
![北岸鎮](/img/b/d1e/nBnauM3XwQjN4ETOwAzM0kzNyITM4czN1IDMwADMwAzMxAzLwM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歙縣區域規劃
13個鎮 | 徽城鎮|深渡鎮|北岸鎮|富堨鎮|鄭村鎮|桂林鎮|許村鎮|溪頭鎮|杞梓里鎮|霞坑鎮|岔口鎮|街口鎮|王村鎮 |
15個鄉 | 坑口鄉|雄村鄉|上豐鄉|昌溪鄉|武陽鄉|三陽鄉|金川鄉|小川鄉|新溪口鄉|璜田鄉|長陔鄉|森村鄉|紹濂鄉|石門鄉|獅石鄉 |
歷史文化遺產 | 歙縣縣域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從歷史村鎮保護、風景名勝區保護和歷史建築保護三個層面來進行規劃,共劃定20個需重點保護的一級歷史村鎮,包括:漁梁、許村、棠樾、深渡、雄村、鄭村、槐塘、富堨、北岸、昌溪、瞻淇、蕃村、藍田、葉村、洪琴、鴻飛、溣坑、柔川、璜田、小溪等20個歷史村鎮;劃定西溪、王村、黃村、溪頭、殷家村、豐口村、竦口村、暘村、嵑田、武陽、周家村、森村、紹村、小洲、街口、韶坑村、霞坑、蘇村、三陽、杞梓里、竹鋪、竹源村、稠墅村等23個二級歷史村鎮;劃定新安江山水畫廊風景區、漸江——花山謎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清涼峰省級自然保護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