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鼻竇炎

化膿性鼻竇炎

鼻竇化膿性病變是兒童的一種常見病,近年來日益受到臨床上的重視,有的科學家在一般看來健康的兒童中進行鼻竇X線拍片檢查,發現大約50%的鼻竇有病變,如果對這些兒童進行上頜竇穿刺沖洗,就有1/3左右可以沖洗出膿液。近些年來,甚至發現很多幼兒患鼻竇炎。另外其發病率也與各鼻竇發育先後不同有關,出生後上頜竇及篩竇就有感染的可能;到2 ~3 歲後,額竇及蝶竇才發育,兒童多在7歲以後患額竇炎,而蝶竇部位最深,細菌不易侵入,很少有炎症出現。

病因病理

可分急性和慢性兩類。鼻竇黏膜充血腫脹,炎性細胞滲出、肥厚或萎縮,可有炎性息肉形成。竇壁骨質硬化增生。多見於上頜竇、其次為篩竇、額竇。蝶竇少見。

臨床表現

急性期由於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可表現為感染竇腔渾濁,密度均勻增高,竇腔積液可形成氣液平面,黏膜增厚、骨壁清晰。可合併鼻腔黏膜和鼻甲腫脹。慢性期因黏膜纖維組織增生或息肉樣變,炎症侵及黏膜下層,致骨壁反應性增生,或骨質吸收、破壞,可表現為肥厚的黏膜沿竇壁環形增生,或凸凹不平的息肉狀;粘胺下鄰近骨壁硬化。增白或骨質吸收,白線模糊不清。

變態性鼻炎可導致驟然發作的雙側全鼻竇渾濁,伴高度黏膜水腫,呈息肉狀或分葉狀,骨壁清晰正常。

影像學表現

⒈X線平片:副鼻竇內側壁內襯線狀或波浪狀增厚的黏膜影,竇腔積液(膿),竇腔內氣-液平面影(坐位按照)或普遍密度增高,竇壁可有硬化變白。

⒉CT表現:鼻竇黏膜增厚,呈均勻或略波浪狀軟組織密度內襯影,不規則表面環形增強。竇腔內積液,可為軟組織密度(膿)。竇壁骨質增厚,密度增高。合併竇腔內息肉時可見單發或多發圓或長圓形軟組織密度占位,無增強。

⒊MRI表現:竇腔內含氣消失,代以均勻混濁的T1低信號、T2高信號影。骨壁無破壞。靜脈(Gd)增強T1權重像可見增厚的黏膜均一強化。

鑑別診斷

需與非化膿性鼻竇炎,副鼻竇惡性腫瘤鑑別。

治療

鼻竇炎的主要症狀是不通氣,所以治鼻竇炎要用部膜收縮劑,如1%麻黃素或滴鼻淨,配合0.15%黃連素或0.5%的氯黴素液點鼻消炎,每天的點藥次數以維持通氣為標準。如果用藥後不能維持通氣,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鼻甲切除或電烙術。鼻竇炎是鼻竇內的化膿性炎症,以流膿鼻涕、頭痛為主,治療時除滴用鼻稅膜收縮劑外,還要使用抗生素以消除鼻竇內的細菌感染,或做上頜竇穿刺術,必要時應進行鼻竇根治手術。在鼻竇根治手術中,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由於藉助內窺鏡的良好照明,因而可徹底清除病變,並且儘可能的保留鼻腔及副鼻竇的正常黏膜和結構,形成良好的通氣和引流。如今不開刀的內窺鏡微創技術已被廣泛運用於臨床。

一、可選用的西藥

化膿性鼻竇炎化膿性鼻竇炎

1.急性化膿性鼻竇炎:

(1)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足量,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轉為慢性。

(2)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每次1—2滴,每日2次。

(3)鎮靜止痛藥:用於頭痛劇烈者。

2.慢性化膿性鼻竇炎:

局部治療為主,可選用血管收縮劑滴鼻,常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淨等。可在滴鼻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應注意滴鼻淨不宜長期使用,以免發生藥物性鼻炎。

二、可選用的中成藥

1.肺經風熱型:

(1)筋通鼻炎水:外用滴鼻。一次2—3滴,一日3—4次。

(2)膽香鼻炎片:成人每次4—6片,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兒童減半。

(3)鼻淵丸:每次服用12粒,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4)蒼耳子鼻炎膠囊:口服,按本品說明書要求服用。

(5)鼻炎丸:每次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6)香菊片:每次2—4次,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7)辛苹沖劑:成人每次1袋,一日3次,開水沖服,小兒用量酌減。

(8)鼻通丸:每次服用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9)鼻淵舒口服液

三、按摩治療法

按摩部位:

1.足底部反射區:額竇、頭部(大腦)、腦垂體、小腦及腦幹、鼻、肺及支氣管、腹腔神經叢、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失眠點、生殖腺。

2.足外側反射區:生殖腺。

3.足背部反射區:上頜、下頜、扁桃體、喉與氣管、胸部淋巴腺(胸腺)、上身淋巴結、下身淋巴結。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區:拇指指端點法、食指指間關節點法、按法、食指關節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擊法等。

2.足外側反射區:食指外側緣刮法、拇指推法、叩擊法等。

3.足背部反射區:拇指指端點法、食指指間關節點法、食指推法、拇指推法等。

另外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內迎香穴,每日每穴30次。也可用微型鼻炎治療儀按摩鼻通穴。均有治療作用。

預防與護理

1、平時注意鼻腔衛生。

2、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側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後交替而擤。

3、游泳時姿勢要正確,儘量做到頭部露出水面。

4、有牙病者,要徹底治療。

5、急性發作時,多加休息。臥室應明亮,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風及陽光直射。

6、遵醫囑及時用藥。

7、慢性鼻竇炎者,治療要有信心與恆心,注意加強鍛鍊以增強體質。

8、嚴禁菸、酒、辛辣食品。

9、保持性情開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時注意不要過勞。

10、平時可常做鼻部按摩。

食療驗方

(1)公英地丁醬

【組成】嫩蒲公英30克,嫩紫地丁30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排膿。

【用法用量】蒲公英、地丁洗淨,放入沸水煮開燙熟,切細蘸醬食。

(2)蒼耳子茶

【組成】蒼耳子6克,茶葉6克。

【功能主治】祛風通鼻竅。

【用法用量】兩物置杯中,泡開水代茶飲。

(3)蔥白汁

【組成】蔥白10克。

【功能主治】祛風通竅。

【用法用量】蔥白搗爛,絞汁,塗鼻唇之間,每日2次;或用開水沖後, 乘溫熏口鼻。

(4)茶柏散

【組成】上等龍井茶30克,川黃柏6克。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解毒排膿。

【用法用量】共研細末。以少許藥未嗅入鼻內兩側,每日多次。

(5)葫蘆酒

【組成】苦葫蘆子30克。

【功能主治】通鼻竅。

【用法用量】葫蘆子搗碎置瓶中,加150毫升醇酒浸泡7日。去渣後,少少納入鼻中。每日2~4次。

(6)老乾絲瓜末

【組成】老乾絲瓜2克。

【功能主治】化瘀解毒。

【用法用量】將老乾絲瓜乾燒灰存性為末。每次服15克,每日早晨用開水沖服。

(7)黃連、辛夷花各3克,冰片0.6克共研細末,取適量藥末吹入鼻腔,每日2-4次,適於急性鼻竇炎者。

(8)魚腥草、東風桔根各30克,野菊花24克,豆豉姜、絲草各15克。入地金牛根6克,每日2次水煎服。適於急性鼻竇炎者

(9)麻黃、辛夷、甘草、茶葉各等量,水煎後過濾,每日3次點鼻。適於慢性鼻竇炎者。

(10)魚腦石粉9克,辛夷6克,細辛3克,冰片O.9克,共研細末,每日3次吹鼻。適於慢性鼻竇炎者。

(11)麥門冬、石豪各5克,知母、黃芩、梔子、百合各2克,辛夷、枇杷葉各2克,升麻l克。每日2次水煎服。適於慢性鼻竇炎者,療效理想。

虛症

(1)辛荑花煲雞蛋

【組成】辛荑花10~20克,雞蛋2隻。

【功能主治】解毒,通鼻竅,滋陰。

【用法用量】用辛荑花、雞蛋加水適量同煮,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飲湯吃蛋。

(2)大薊根雞蛋

【組成】鮮大薊根60克,雞蛋3隻。

【功能主治】潤肺解毒,育陰止血。

【用法用量】上2味同煮至蛋熟即成。每日1次,連服1周。

細菌學

在急性鼻竇炎向慢性鼻竇炎轉化過程中,鼻竇中的細菌也會產生變化。研究對象為對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急性鼻竇炎患者,對其在首次發病的34~50天內進行動態細菌培養研究。首次抽吸培養細菌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菌和卡他莫拉菌。在此後的抽吸培養中除原有的細菌外又出現了厭氧菌,包括梭桿菌、紫單細胞菌和消化鏈球菌。而且分離出的需氧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逐漸增加。提示厭氧菌感染繼發於化膿性細菌感染。化膿性細菌感染為厭氧菌感染提供了厭氧條件(粘液的滯留、竇口的堵塞和缺氧)。慢性鼻竇炎的致病菌變異很大,導致消炎類藥物治療很難取得效果。

化膿性鼻竇炎是鼻炎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一般多發於青少年,危害性很大,臨床上可以首選中成藥 複方通竅止流散 進行保守治療,效果良好。一旦患上化膿性鼻竇炎這種疾病,不但會影響生活,還會給身體帶來各種不適。要想減少頜竇炎帶來的危害,患者朋友們在就醫的同時,還必須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那么,化膿性鼻竇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化膿性鼻竇炎患者的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幾點:

⒈化膿性鼻竇炎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鼻腔衛生。

⒉當患者需要注意擤涕時,要注意方法。

⒊當化膿性鼻竇炎患者需要游泳時,要注意姿勢一定要正確,最好是要把頭露出水面,這也是頜竇炎患者的注意事項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⒋當出現牙病時、一定要徹底的治療。

⒌當化膿性鼻竇炎發作時,要注意休息,並且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直接的風吹與陽光直射。

⒍化膿性鼻竇炎患者一定要遵醫囑用藥,這也是鼻竇炎患者的注意事項之一。

⒎患者要有治療的信心與恆心,積極地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

⒏禁忌菸酒,禁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⒐在生活中可以適當的進行鼻部按摩。

⒈蒼耳子30-40個,輕輕捶破,放入小鋁鍋內,加入麻油50克,文火煎炸蒼耳子,待蒼耳子炸枯時,濾取藥油裝入清潔瓶內備用。用時以消毒小棉球沾藥油少許塗於鼻腔內,每日2-3次,兩周為一療程。

註:藥油塗入鼻腔時,應儘量塗進鼻腔深部。使用本法應持之以恆,儘量不要間斷,治癒為止。

⒉上等龍井茶 30克,川黃柏 6克,共研細末,以少許藥粉嗅入鼻內,每日多次。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鼻塞伴膿性分泌物自覺鼻臭等症。

⒊孩兒茶適量,研為細末,吹鼻,每日 3次。具有清熱化痰、消腫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流膿者。

⒋苦葫蘆子 30克,將上藥搗碎並置於淨瓶中,以 150毫升好酒浸之,1周后開封,去渣備用。用時取少許滴入鼻中,每日4次,可通竅。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