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會計

動態會計

靜態會計與動態會計的提法起源於德國,後在日本、英國、法國、美國等國流行。根據德國會計學家奧伯布林克曼(F.Oberbrinkmann)和日本會計學家五十崗邦正博士的劃分,歐洲會計可分為古典靜態會計與動態會計和現代靜態會計與動態會計兩個階段,即從1861年德國普通商法開始到1965年德國公司法為古典靜態會計和動態會計階段,從1965年以後為現代靜態會計和動態會計階段。

提出

會計的靜態論與動態論的提法最早由德國會計學家休馬倫巴哈(Eugen Schmalenbach)於1926年出版的《動態資產負債表論》(Dynamische Bilanz)中提出。休馬倫巴哈因此被稱為動態會計的創始人。

1673年的法國商事政令被譽為近代商法的起始點。在其中首次規定了商人必須每期記錄賬簿和每兩年編制財產目錄,同時還規定不能償還債務時,如果沒有賬簿記錄將被視為欺詐處以死刑。這一法令本身並沒直接規定編制和評價資產負債表,但卻由此標誌著會計法治的開始。也有會計學者認為,商業賬簿和財產目錄是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用於反映財產狀況和盈利狀況的工具,這和後來的資產負債表有相同的目的和任務。

1861年的德國普通商法具有德國全國統一企業會計法的性質,其中規定:所有商人具有把自己的全部交易和財產狀況在賬簿上清楚記錄的義務; 具有編制開業資產負債表和年度資產負債表的義務;具有保管交易單據和商業賬簿的義務,等等。這一法律與法國商事政令在強調資產負債表要反映財產狀況和盈利狀況方面是一致的,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更強調財產的量度。

發展階段

對於古典動態會計的第一階段,奧伯布林克曼也總結為4個特徵:首次將期間成果的計算作為資產負債表的任務;由於鐵路運輸公司的固定資產比重大,用現行成本評價被重視;強調淨利潤的計算;脫離客觀真實價值(如主張用個人主觀價值、營業價值等)。

在古典動態會計的第二階段,休馬倫巴哈對動態資產負債表特徵的解釋是:第一任務是計算損益,資產負債表項目的構成看成是作為損益發生的原因進行成本分配的結果,同時為了計算損益應遵循一致性、一貫性、比較性等原則。

古典動態會計的第三個階段是休馬倫巴哈的動態觀在理論與實務中普及的時期,特別是影響了1965年的公司法的制定。進入現代動態會計時期,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繼承休馬倫巴哈的動態觀的萊夫松(U.Leffson)的貢獻,他從巨觀經濟目的和企業利害關係集團的立場上來看待資產負債表,提出正確性、誠實性、明了性、完整性的會計原則,將利潤、自有資本和他人資本的關係的信息作為損益計算的目的。在1985年的商法中,關於償債準備金和預提費用的規定,明顯帶有動態的傾向。特別是持續經營能力的評價,更是動態論的觀念。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與休馬倫巴哈同一時代的美國的動態會計理論,其代表人物當屬巴頓(William Andrew Paton)。他在1922年出版的《會計理論》指出,會計的目的是提供經營管理有用的信息,不僅是為了進行損益計算,而且要反映資產價值的流向,因而,會計的對象就是企業主體流入和流出的價值,即價值流量。有人把巴頓的動態會計觀稱為“流量理論”。

特徵

把人的活動或行為作為主導要素

因為只有人的活動才能使資產的價值發生流動,收入和費用也是人的活動引起的。因此,必須把人的行為與價值信息結合起來反映,信息才是真正動態的。反映經濟活動——人的活動——行為過程,才是動態會計的最本質的要求和特徵。

會計信息的表達和提供的適時性

即以任何一個時點的狀態為基礎,連續生成的會計報表,就可以說是動態的會計信息。因此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通訊技術、多媒體動態視頻點播技術(VOD技術)等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建立會計信息倉庫、會計頻道,實現會計信息的隨時表達和互動提供,信息使用者如看互動電視一樣,可以閱讀動態的價值信息。

建立動態立體的會計思維模式

即從認識上轉變對會計的印象,觀念中要通過會計信息的閱讀,還原經濟活動立體空間中進行的現實,理解經濟活動的運動的過程。

總之,動態會計信息呈現的是經濟活動以人為主體的價值流動的過程及其結果。

提升意義

1. 抓住了作為會計對象的經濟活動的本質特徵。經濟活動是運動的多樣性和靜止的單一性的統一,是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一。靜態會計將人的主體活動剝離出去,甚至連將高級的、複雜的生命運動等同於簡單的、低級的機械運動是連近代機械唯物主義都不如,而只有動態會計,才能將人的能動活動納入進來,徹底實現“兩個統一”。

2. 有助於管理當局和一般員工適時控制經濟過程。經濟活動是一個連續進行的瞬間變化的過程,靜態會計將這一過程劃分成較長的會計期間並進而提供靜止的信息,無法提供控制經濟過程的有時效性的信息。動態會計儘可能解決這一缺陷,利用計算機通訊等技術,既可以提供累計期間的經濟活動結果,也可以提供任一期間、任一時點的會計信息,即使管理當局能據以做出及時的指揮協調,又使行為者本人及時自我調整。

3. 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內在積極性,實現人權會計的要求。由於動態會計提供了每個人的行為狀態、個人貢獻的個性化信息,就避免了行為者的“搭便車”心理,也使得人力資本產權利益具有落實的信息基礎。

4. 有助於分析經營業績的根本原因。由於將價值信息與其導致主體聯繫起來,分析評價經營業績也就很容易查明具體由誰造成、在什麼環節造成等的原因,避免了靜態會計通過物的信息去人為推測、判斷帶來的誤差和不便。

5. 有助於信息使用者判斷企業發展的潛力,做出科學的投資決策。信息使用者通過動態信息的分析,可以明確企業的過去和現在的表現,進而推出未來企業的趨勢。因為動態的連續性信息更易於判斷發展方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