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習俗
除夕之夜,人吃過飯後,男女老幼,穿上節日盛裝,備好節日禮物,在家等候著芒鑼、禮炮的信號。當寨里德高望重的長老手棒蘆笙進入寨中的舞場時,鼓樂、禮炮齊鳴、這時整裝待發的人們,從山間小道湧入舞場。場的中心立一根數丈長的竹桿,桿上用紅線拴著糯米粑、黃果等禮物。桿旁燃著篝火,當領舞的長老的蘆笙吹響,人們以他為中心,踏著芒鑼、銅鼓、蘆笙的節奏,邊歌邊舞。大家舞興正濃時,齊聲喊叫“嗯哎哈,哎嗯哎哈。”(加油跳呀加油跳),並不時鳴放禮炮。歌舞會通宵達旦,炮聲乇夜不停。整個寨子充滿節日的歡樂氣氛。男女青年更是利用這個機會,尋找知音,播下愛情的種子。歷史沿革
佤族是一個農業民族,過去生產力水平低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因此,圍繞農業生產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動,有的還漸漸形成定製,發展成為節日。"勒薩節"便是其中之一。"勒薩節"是稻穀成熟,喜慶豐收,品嘗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穀物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地區、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戶過節的時間也不一樣,但過去一般多在農曆七八月份(佤歷九十月間)進行。日期的確定,一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情況選擇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屬相之日為最佳。意在請先祖的靈魂回來,與家人一起同嘗新米,共享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子孫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為了讓各地佤族同胞能夠共同歡度"勒薩節",1991年,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聯合決定,把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四日定為佤族的"勒薩節"。[1]
傳統的勒薩節多各家各戶獨自進行。節日這天,主人早早起床,準備好過節的酒肉佳肴。然後到田裡去采割新谷。割回來的穀子一束掛在門上,表示招谷魂進家。其餘的搓下穀粒,用鐵鍋微火焙乾,舂出新米,做成米飯。接著舉行家祭儀式:盛一碗新米飯,與各種菜餚一起擺於神台之上,請巫師念咒語,祭祀穀神,敬獻祖先。儀式結束後,以巫師和老人為首,全家人喜嘗新米。之後,主人才打開家門,把自家過節的訊息告知鄰里鄉親們。於是人們紛紛攜帶各種禮物前來祝賀。
主人則殺雞、宰豬,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歡歌笑語,同享豐收的喜悅。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過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後跳的一種舞蹈,現已成為一種娛樂性的舞蹈。
舞蹈形式與我國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兩根大竹竿平擺在地上,在兩根大竹竿外面,人們兩人一對,面對面持小竹竿,沿著大竹竿來回滑動碰擊,舞者在兩竿滑動相撞的空隙中跳動。舞蹈動作為模仿螞蟻、斑鳩、豹子、畫眉等動物形態起跳,活潑歡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響的老人死後舉行,以碓杵擊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參加。當地老人說:"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不死,它到另一個世界後同樣離不開歌舞,所以人們要唱歌跳舞歡送他。"正是這種曠達的生死觀,造就了佤族諸多的喪事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