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勃列頓學派是世界電影史上最早的一個電影流派,是在英國20世紀最初10年發展起來的。代表化合物有斯密士、威廉遜等。因為這個流派中的某些人員出生在英國勃列頓地方,故被稱為“勃列頓學派”。他們提出了“我把世界擺在你的眼前”的口號,主張電影必須反映“真實生活的片斷”,表現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也強調允許進行藝術加工。基本特點
(1)拍攝的影片較為流暢,富有生命力。(2)注意到了攝影機的功能。
(3)注意到了影片的節奏
勃列頓學派與蒙太奇的發展
在電影的早期階段,盧米埃爾用活動電影機拍的影片,一本只能放映一分鐘,當他把《水龍出動》、《水龍救火》、《撲滅火災》、《援救受難者》四部影片,按照事件的自然邏輯連線起來,成為一部關於救火的影片時,就已經有了最早的蒙太奇了。而梅里愛在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就已發現了電影的敘事可能性,發現了"隱顯"、"疊印"及其他攝影特技。而當梅里愛在1899年拍《灰姑娘》,把灰姑娘從廚房裡走出的鏡頭同她進入舞廳的鏡頭連線時,就已經有了最早的能夠自由掌握時間與空間的蒙太奇表現手法了。可惜的是,這位先驅者過分拘泥於戲劇的美學,而未能運用景與視點的變化,因而他始終未能從美學角度使用蒙太奇。
在這方面的首倡者,是英國的勃列頓學派。1900年至1901年間,英國的斯密士在拍攝《小醫生》一片時,有意拋棄了使兩個特寫鏡頭合乎情理地連續出現的做法,大膽地改變視點,在一群小孩圍著小貓的全景之後,接著就出現小貓的頭占滿整個銀幕的特寫。之後,斯密士在《醜惡的牙齒》、《美術學校里的老鼠》里,又再次使用了這一技巧。這種特寫鏡頭與全景交替出現,而中間沒有任何說明來為這種視點的驟然改變尋找理由的大膽表現方法,實際就是現代意義的蒙太奇。斯密士還曾用放大鏡來使他的特寫鏡頭合乎情理,這樣他的新表現方法便能為觀眾所了解了。如在《祖母的放大鏡》中,祖母在縫衣服,孫兒拿著一面放大鏡在她周圍觀看,他們看到的物體以圓形的特寫鏡頭在銀幕上出現:一隻走動的表、一隻關在鳥籠里的金絲雀、祖母的眼睛、小貓的頭等等。在《望遠鏡中所見的景色》中,一個好奇的老漢在一條馬路上望見遠處騎在腳踏車上的一對青年夫婦。當他們停下來繫鞋帶時,老漢用望遠鏡仔細地觀察著他們的動作。一個圓而大的繫鞋帶的鏡頭出現的銀幕上。在《夜晚》(又名《警察和他的燈籠》)中,一個警察離開他的崗位去巡夜。一系列的鏡頭仿佛都是他的燈籠光線照出來似的。在這些鏡頭中出現的青年乞丐、醉漢、開鎖的賊和盜竊事件等。這種借望遠鏡或燈籠下的亮光而合理化的蒙太奇,具有獨特的效果,從而使上述三部影片獲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尤其是他後來在《瑪麗.珍尼的災禍》中,讓攝影機追隨著女主人公的活動而移動,使影片的視點根據劇情的發展而轉變。同時,英國的威廉遜在《中國教會襲擊記》中,最先使用了平行交替的追逐鏡頭。另一位導演科林,又在《郵車被劫記》中,拍攝了追逐者與被追逐者視點截然相反的鏡頭,互相交叉組接起來,豐富了平行交替蒙太奇的表現手法。他們的功績在於使電影完成了一個極重要的發展:就是使得攝影機象人的眼睛、觀眾的眼睛、片中主人公的眼睛一樣,變成了活動的東西。從此以後,攝影機成了能運動的、活躍的"生物",甚至成為"劇中人物"了。導演使觀眾以各種方式、從各種角度看世界。由此,蒙太奇的表現方法,就在實踐中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