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新

劉維新

劉維新,常見人名,著名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維新、革命者劉維新、中學高級教師劉維新、退休中學高級教師劉維新。

基本信息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個人簡介

劉維新,男, 1936年5月生,河北武強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主要學術專長是城市經濟、房地產,現從事財貿經濟研究。1965年畢業於北京電視大學中文系,1980年中國科學院幹部管理學院管理系畢業。1982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工作,曾任科研處長。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房地產協會建設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房地產金融》雜誌常務副主編,中國房協建設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農業大學客座教授,中南土地管理學院兼職教授。長期從事城市經濟、土地經濟與房地產研究。曾參與和擔任過國家、部委、社科基金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些重點課題研究,並參與多項與聯合國開發署及美國合作的一些重點課題研究

主要作品

《城市發展、土地利用與房地產》(主編)
《中國崑山的崛起與可持續發展》(主編)
《中國土地租稅費體系研究》(主編);
《社會主義城市經濟學》(合作出版)
《中國房地產經濟研究》(合作出版)
《世紀之交的城市建設》(合作出版)
《中國小城鎮發展與土地利用和管理》等。(合作出版)
已發表學術論文、研究報告二百多篇。不少著作和論文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並獲部委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和優秀成果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劉維新 主要代表作有:《中國土地租稅體系研究》(專著)、《論城鄉土地統一管理》(論文)、《論耕地保護與城市發展的關係》(論文)、《論房地產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論文)、《我國亂占濫用土地現象禁而不止的原因及對策》(論文)等。

革命者

個人簡介
劉維新(1905-1975) 原名劉維新。江西永豐人。少年時學徒當店員。1925年參加革命,同年夏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擔任中共永安地委秘密交通小組組長。1926年初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7年夏入南昌朱德軍官教育團學習。後因病到永豐會館同鄉會任中共支部委員。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參加南昌起義。隨後被派回家鄉組織農民游擊隊。1929年後歷任中共黨支部書記,區委秘書長,水東中心縣委委員,贛西南中路總指揮部秘書長等職。1931年4月調任江西省蘇維埃政府政治保衛局秘書長,後改任保衛局執行部部長。因對“左”傾肅反擴大化產生懷疑,受過處分。1933年夏仍調任省保衛局執行部部長。參加了鞏固發展贛南革命根據地和歷次反“圍剿”鬥爭。1934年10月參加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調任國家政治保衛局巡視員,不久改任軍委幹部團特派員。1935年秋擔任紅一軍團政治保衛局副局長。長徵到陝北後,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政治保衛局代理局長。1937年夏改任陝甘寧特區政府保全處處長。參加了鞏固擴大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鬥爭。抗日戰爭時期長期擔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保全處處長兼陝甘寧保全司令部副司令員,參與領導加強陝甘寧邊區的公安工作建設,很好地完成了中共中央和邊區政府機關的安全保衛任務。解放戰爭時期任職同前。1949年夏調任南京市公安局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公安部部長兼最高人民檢察署西南分署檢察長,國務院公安部副部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1960年冬調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處書記。1965年初改任雲南省省長、中共雲南省委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員。1970年起擔任中共雲南省委第一書記兼雲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併兼昆明軍區政治委員。被選為中共第九、十屆中央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75年10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中學高級教師

劉維新 男,1944年9月生,安徽省蚌埠市人。中學高級教師。1966年7月畢業於安徽大學數學系。從事中學教育工作30餘年。現在安徽省蚌埠市第八中學任教。自從教以來,曾任過《數學》、《英語》、《物理》、《日語》等門課的教學工作以及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研組長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工作經驗、淵博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理論基礎。精通英語、日語、並且也初步掌握了俄語、法語和德語。酷愛音樂,曾多次在市歌詠大賽中獲獎。愛好廣泛,多才多能。積極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工作。教學成績顯著。為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國發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深受學生歡迎和社會的好評。多次受到蚌埠市政府記功表彰、獎勵。?

退休中學高級教師

劉維新 男,1925年1月生,江西新余市人。大專文化。1947年畢業於江西省立南昌師範高師部,1950年又畢業於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四分校。1988年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先後在西南軍政大學雲南分校和第五步兵學校工作,曾榮立大功一次,並被評為模範幹部。後轉業到新余中學任教,期間被評為縣甲等模範教師(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任新余市渝水區水西中學語文教研組長,兼教高三語文。曾6次當選為市、區優秀教師。所領導的語文組也連年獲得“先進教研組”稱號。同時,兼教水西鎮中師函授語文;教育學、心理學,獲模範輔導教師獎。1987年離休後,任教高中補習班的語文,獲區“老有所為精英獎”和市“老幹部先進個人獎”。50年代,曾在省、地級報刊雜誌上發表議論文、雜文及教學經驗介紹等54篇,如《一年來的文化學習總結》、《原來是階級立場問題》、(解放軍四兵團《團結報》)、《政治學習與教學工作》(江西省《教育工作》)等。80年代,主要致力於編寫《高中語文複習資料》。

共青團鷹潭市委書記

男,1976年11月生,山東煙臺人,副教授,醫學博士,法學博士後,心理學博士。
1999年9月至2004年7月於武漢大學醫學院攻讀醫學博士學位(碩、博連讀);
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武漢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進行醫事刑法學博士後研究;
2004年7月至2009年5月,共青團山東省濱州市委副書記。
在學校期間,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臨床醫學、醫事刑法學、犯罪心理學。在國內外期刊共發表醫學、法學論文10餘篇,其中3篇分別被SCI、EI、ISTP收錄,其餘多在國內權威和核心雜誌上發表。在博士後合作導師莫洪憲教授的指導下,首次在國內提出並界定了醫事刑法學的概念,由此開啟了對該領域的系統研究之門。曾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醫學科研項目研究;博士後在站期間,關於醫事犯罪的研究項目獲第38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