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劉恕,字道原。恕為學,自歷數、地里、官職、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牘,皆取以審證。求書不遠數百里,身就之讀且抄,殆忘寢食。偕司馬光游萬安山,道旁有碑,讀之,乃五代列將,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終,歸驗舊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書,恕枉道借覽。次道日具饌為主人禮,恕曰:“此非吾所為來也,殊廢吾事。”悉去之。獨閉閣,晝夜口誦手抄,留旬日,盡其書而去。家素貧,無以給旨甘,一毫不妄取於人。自洛南歸,時方冬,無寒具。司馬光遺以衣襪及故茵褥,辭不獲,強受而別,行及潁,悉封還之。
翻譯
劉恕,字道原。劉恕做學問,從歷數、地理、官職、族姓到前代官府的公文,都拿來仔細分析認真求證。劉恕為了得到書來讀,即使跑幾百里路也不怕遠,親自接近書,一邊讀一邊摘抄,幾乎廢寢忘食。(一次,)和司馬光一起游萬安山,路旁有石碑,讀上面的字,知道是五代的一位將軍,人們不熟悉他的名字,劉恕能夠說出他的生平事跡,回去後查驗過去的史書,確實如劉恕所說。宋次道任亳州太守時,家裡有很多藏書。劉恕繞道去他家裡借閱。宋次道每天為他準備美食顯示主人的禮節,劉恕說:“這不是我來你家的目的,還會耽誤我的事情。”於是把這些禮節都去除了。劉恕獨自一人關在書房裡,白天黑夜誦讀和抄寫書籍。他在宋次道家住了十多天,看完了他家的書然後離開了。劉恕家裡一向貧困,無法得到美食,但他一點也不隨意向別人家索取錢財。從洛南回來,當時正是冬天,家裡沒有防寒的物品。司馬光把衣服鞋襪以及舊的被褥送給他,他沒有得到推辭的機會,勉強接受而告別,等到走到潁州,把物品包裹起來都還給了司馬光。
人物
劉恕 (liú shù)[公元1032-1078],字道原,筠州(即今江西高安)人。生於宋仁宗明元年,卒於神宗元豐年,年47歲。《資治通鑑》副主編之一。其父劉渙,精研史學。劉恕亦以史學擅名。皇祐元年(1049)舉進士,官和川翁源知縣。治平三年(1066),英宗下旨,命司馬光自擇英才編修《資治通鑑》。司馬光薦劉恕同修,轉著作郎。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鑑》,凡遇史事紛錯難治,則交劉恕。其時協助司馬光的副主編共有三人,一為劉恕,一為劉攽、一為范祖禹。漢代由劉攽分修,三國至南北朝由劉恕分修,唐代由范祖禹分修。郡齊讀書志作49歲。此從宋史本傳)少穎悟,讀書過目即成誦。未弱冠,舉進士,歷官秘書丞。篇好史學,司馬光編資治通,遇紛錯難治者,輒以委恕。王安石欲引實三司條例,恕以不習金殺為辭。因言宜恢張堯、舜之佐明主,不應以財利為先。安石變色,恕不少屈尋以親老告歸,卒於家。恕著有文集及通外紀《四庫總目》等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