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年代約當公元前14~前13世紀。北京市文物工作隊作了清理。
估計此墓的方向為南北向,有二層台。墓主人的遺骸不明。墓內共出隨葬品40餘件。銅器有小方鼎2,饕餮紋鼎2,弦紋鼎、鬲、甗、爵、斝、卣、罍、瓿各1,盤、盉各2,鐵刃銅鉞1,還有人面形飾、各式銅泡等。金器有臂釧2和耳環、笄、金箔各1。此外出有玉斧、玉璜及綠松石珠等。其中銅禮器放在南端二層台上,金飾、玉飾、銅人面形飾及鐵刃銅鉞等均出於墓底。銅禮器中的小方鼎、饕餮紋鼎各成對,這在商代中晚期墓中是少見的。出土的金臂釧用直徑0.3厘米的金條製成,工藝講究,金耳環和金笄也是難得的珍品。鐵刃銅鉞殘長 8.4厘米,鉞身呈長方形,有上下闌,鐵刃系由隕鐵鍛成,嵌入鉞身內約 1厘米。這是繼河北藁城台西遺址出土鐵刃銅鉞之後又一件發掘品,表明商人對鐵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並具備了鍛鐵技術。
銅器形制
風格近似中原商文化,但所出的金器,迄今未見於中原地區的商代遺址,具有較強的地方色彩。墓室填土中所出的陶片具有夏家店下層文化的特徵。這座墓的發現對研究商文化的分布以及探索商文化與夏家店下層文化的關係都有重要意義。關於墓的年代,也有人認為屬商代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