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早在中學時,劉大印就是學校文藝骨幹,快板、說書、唱歌樣樣在行,而且一直是少先隊大隊長、班級的班長。在學校里是個各方面發展都很全面的好學生。
參加聯考,劉大印輕鬆考取了山東藝術專科學校(現稱山東藝術學院)戲劇系,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演員夢。
劉大印上大學,是在文革以前,中間經歷文革。當時,許多人都忙著武鬥串聯,劉大印卻當“保皇派”、“逍遙派”,潛心琢磨業務,而且,還和當年的“反動學術權威”結成了深厚的友誼,頗得一些藝術真傳。大學畢業以後,他順利進入山東省話劇團。在這摯愛的話劇舞台上,他扮演過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成為當時山東頗有影響的青年演員,而且一乾就是十年。
文革結束以後,各大軍區要演領袖戲,需要配備領袖特型,福州軍區前鋒話劇團瞄上了外型酷似毛澤東的劉大印。人近中年,劉大印穿上軍裝,來到南國軍營。除了演出話劇以外,劉大印開始涉足影視,編導了《特區的兵》等電視劇,在軍內外產生很大影響,並於1980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演藝經歷
1986年,劉大印轉業到了上海電視台。不久,他走上了80集電視系列劇《聊齋》總製片人位置,舉起了中國獨立製片大旗。
這一舉動,給中國影視界產生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使以前製片這一在劇組裡的小角色,一下子變成了整個攝製組裡的主角、核心與靈魂。這一變化,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他將在中國影視界劃分一個時代,即從五六十年代的“編劇時代”,至七八十年代的“導演時代”,轉變到了九十年代的製片人時代。
80集電視系列劇《聊齋》,劉大印廣邀蘇叔陽、張天民等國內一流編劇,謝晉、達式彪等國內頂尖導演,李媛媛等眾多明星加盟,由喬羽作詞,彭麗媛演唱的主題歌:“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流傳全國,成為一時盛事。 1990年,劉大印北上京城,成立了中國華僑影視製作中心,楊得志、張愛萍、楊成武、盧嘉錫、王光英、王光美、布赫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都成了他的顧問。1993年,劉大印拍攝完成了30集古典題材巨片《武則天》。
這部由劉大印任總策劃、總製片人、出品人,張天民、冉平編劇,陳家林導演,劉曉慶主演的大型電視連續劇,無疑是中國電視劇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轟動了海內外。該劇不但以深刻而精湛的製作藝術,成為一種典範傑作,而且使沉寂已久的劉曉慶重新登上了一個巔峰,使初出茅廬的化妝師毛戈平名揚天下。更具意義的是,中央電視台第一次以分賬形式收購了此片,劉大印的製作理念也更成熟了。
早在1988年,劉大印還在拍攝《聊齋》時,就已提出“製片人中心制”以及製片人的“三個腦袋、一個靈魂”:即藝術、市場、哲理腦袋和政治靈魂。這次,在劉曉慶化妝品商場開業儀式上,他又提出“精品”概念,對於電視劇而言,編、導、演、攝、美、錄都應該是精品。當時許多人不理解,電視劇怎么能是精品?不久,廣電部長孫家正、副部長楊偉光在濟南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精品意識”概念,劉大印整整比他們早了三個月。
《武則天》的播出,在港台、日本引起軒然大波。台灣兩家電視台,為了搶播出時間,差點打起了官司,海外媒體爭相報導《武則天》,成了當時藝壇的頭條新聞。
由於劉大印在製作方面做出傑出成績,特別是在拍攝歷史正劇,弘揚民族文化方面,以及在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舉起獨立製片人旗幟,在中國製片人中,第一個上了中央電視台名牌欄目《東方時空》中的“東方之子”,榮登《世界名人錄》。他的事跡,被《人民日報》、紐約《世界時報》等一流媒體廣為傳播。在中國經濟和文化體制改革中,書寫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1997年,劉大印回到了他製片生涯起步的上海,創辦了上海黃河影視有限公司。經過了幾年精心籌劃,2001年又成功拍攝了46集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這部被專家稱為“大題材、大製作、大導演、大編劇、大明星、大投入、大回報”的古典巨片,又是劉大印親任總製片人、出品人,並與著名導演陳家林聯合執導,著名作家朱蘇進、胡建新領銜編劇,陳道明主演康熙,斯琴高娃出演孝莊皇太后,組合了中國目前最佳的製作陣容。《康熙王朝》播出以後,立即在海內外引起一股“康熙”颶風。
早已成了中國製片品牌的劉大印,又在精心籌劃拍攝五十集電視連續劇《上海大世界》和電影巨片《千古長城》以及兩部長篇電視系列劇。氣磅礴的戲。另一部題目暫時保密,做完《上海大世界》才能公布。當然還是一部推上極致的古裝戲,更深刻更富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