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劉世驊,高級工程師。江蘇泰興人。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系。曾任南京無線電廠副工程師。建國後,歷任南京無線電廠技術科科長、總工藝師、總工程師、副廠長,電子工 業部電子技術推廣套用研究所所長兼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中國電子學會第二屆理事。長期致力於無線電設備生產工藝的改進工作。1950年將焊接工藝套用於空氣可變電容器的製造,提高了電容器的導電性能和電容量的穩定性。
個人簡歷
1917年3月8日 生於江蘇省泰興縣(現為泰興市)。
1937-1941年 在浙江大學機械系學習,獲工學士學位。
1941-1948年 任資源委員會無線電器材廠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副工程師。
1949-1964年 任南京無線電廠工程師、工藝科長、總工藝師、總工程師、副廠長,廠黨委會委員。
1965-1982年 籌建電子技術套用研究所,任所長兼總工程師、所黨委會委員。
1982年10月 離休。
生平
劉世驊,1917年3月8日生於江蘇省泰興縣。童年入泰興城中國小,每年均取得第一名。1931年進入上海南洋中學,六年的成績都是優等。1937年同時被浙江大學和唐山交通大學所錄取,他選擇了浙江大學。因“七七事變”,學校遷至浙江建德縣,當年又遷至江西太和縣,而後又遷至廣西宜山,後因賓陽失守,又遷至貴州遵義。1941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941年秋應資源委員會昆明無線電廠之聘任助理工程師,設計模夾具,製造無線電發射機的零部件。1942年春受聘於重慶工業試驗所電工廠,設計製造了一台金屬皮材小型碾軋機。1943年又轉入中央廣播電台工廠任主任,不久即辭職。歷時三年的這一段時間,劉世驊目睹了重慶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和不抵抗行為,於是憤然決定離開重慶,遠走河西走廊,到甘肅省的隴西中學當老師。在那裡的兩年期間,他將兩年工資的一半給了兩個最窮的學生,讓他們完成了學業。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回到南京,受遷到南京的資源委員會下屬無線電器材廠之聘,任工廠主任、副工程師,直到1948年。
1949~1964年,劉世驊在南京無線電廠工作,先後任工程師、總工藝師、總工程師、副廠長,主管生產工藝和工模具的設計與製造以及全廠的技術工作。他積極倡導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使用壽命。如可變電容器的定子與轉子的裝接採用焊接工藝,提高了可變電容器的穩定性。他積極組織技術力量開發單邊帶通信技術,採用石英晶體振盪器改善通信機的質量,試製成功了單邊帶報話兩用機。
劉世驊於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任南京無線電廠黨委會委員。1960年隨四機部副部長王曙到蘇聯參加會議,討論有關電子通信技術的問題,並參觀了那裡的工廠和研究機構。1965年,四機部派他到英國和法國考察電子元件的製造和專利技術的水平,經過9個多月的考察,他向四機部提交了考察報告和引進建議。最後,四機部根據他的建議,決定引進英國的電位器與高精密線阻和法國的實芯電阻。
1965年,劉世驊奉四機部之命,到北京負責創建第四機械工業部第六研究所,從此,他與推廣電子技術套用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直到1982年離休。在他的領導下,六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開展無線通信技術、計算機檢測控制技術、太陽能技術等在農業、工業等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推廣套用,取得了許多套用成果,為中國電子技術套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劉世驊非常關心年輕人的成長。在業務上,他親自審閱研究生的畢業論文,主持答辯,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在政治上,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青年們講述新舊社會的對比,教育年輕人堅定對黨的信念,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
1982年劉世驊離休。雖然離開了領導崗位,但他仍以一位黨員幹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和老幹部的各項政治學習,關心國家大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積極擁護黨的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在計算機技術推廣套用方面,他仍然盡心盡力,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創建研究所
1965年,劉世驊奉四機部之命,到北京創建無線電技術套用發展綜合設計研究所(第四機械工業部第六研究所),任所長兼總工程師。六所的任務目標是:根據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推廣套用國內和國外無線電技術裝備,研究為中國農業、工業及科學技術現代化服務的電子系統工程。建所初期條件簡陋,借用一間舊食堂辦公,睡的是集體地鋪。1966年,他開始按照四機部的指示,逐步建立起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和情報技術四個研究室,參加了電力、化工、交通、煤礦、石化等自動化工程的調研和設計,如白雲鄂博鐵礦輸運料自動定位與檢測、范各莊煤礦20路遙控設備等。當時條件雖然艱苦,但大家積極性很高,工作成果受到用戶好評。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建所的工作受到很大的影響,剛剛起步的一些科研項目被迫停了下來,劉世驊也被拉下了領導崗位,受到衝擊。在“文化大革命”中,儘管大部分工作都已停頓,但仍然堅持完成了軍區靶場子彈測速儀(自動測速)的研製任務,試用幾年後靶場的同志仍說測速儀好。直到1973年以後,在全國的“整頓”中六所的狀況才開始好轉,電子技術推廣套用業務也得以逐步展開。
1973~1977年是六所在劉世驊的領導下從恢復到發展的關鍵時期,各項工作全面展開。通過實踐培養研究工作隊伍,放手讓新來所的大學生到現場去鍛鍊,逐步掌握硬體、軟體技術,尤其是結合實際生產的要求組織系統的設計與實施,積累了理論聯繫實際的經驗。為了培養更多的計算機人才,採用了技術轉行的方法,讓學通信、學物理的人轉學計算機硬體與軟體和系統工程。
基本建設是六所發展的瓶頸,1981年以來一直作為全所工作的重點。經過幾年的努力,先後建成了科研樓和宿舍樓18000㎡、統建房1000㎡,為六所科研生產的發展和人才引進創造了條件。在六所的發展歷程中,1973年至1983年的10年是各項工作取得全面進展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在1978年至1985年的科研規劃中提出以“中、小、微”計算機套用為主攻方向後,集中力量,短期突破,使六所在計算機套用、微型機開發和軟體研究中創造出一批成果,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與此同時,加強了各項制度建設,建立了科研課題經費核算制度,增強了科技人員的經濟效益觀念。在此期間,黨的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也有較大的發展,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有了生氣。1982年所黨委提出“以科研為中心,以基建為重點,以整頓作保證”的工作方針,使全所各項工作更為協調、有序地向前推進。
推廣技術
組織推廣無線通信技術套用
根據四機部關於通信設備要軍轉民,要推廣“74系列民用小型超短波無線電話機”的套用的部署,20世紀70年代初,在劉世驊的領導下,六所在國內最先成功地為北京市交通局、首都汽車公司建立了移動通信網,繼而又為防汛報汛、交通運輸、廠礦、林區等部門建立了一批無線調度通信網。1976年7月,北京地區驟降暴雨,為密雲水庫、官廳水庫建立的無線通信網,在指揮抗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六所研製成功的多波導選呼器、有線無線通信轉換器等多種設備,促進了74系列產品的發展
和套用。
組織推廣電子技術在農業中的套用
開始搞的是黑光燈殺蟲裝置,1976年在山西大寨、河北西鋪試用;推廣農用電子儀器,參與河北省曲周縣鹽鹼地區土壤改造試驗;承擔機井群控設備的研製任務。與地方工廠合作,研製成功了數粒儀、葉面積儀等電子儀器。接受四機部委託,與農業部聯合舉辦了全國第一屆農用電子儀器展覽;還組織全國性農用電子技術會議,出版科普書刊,極大地推動了電子技術在農業中的套用。
組織電子醫療儀器及微波能套用的研究
從1973年開始,研製冠心病監護系統等醫療儀器,有的樣機投入了臨床套用,引起醫學界有關部門的關注。微波能套用研究始於1971年,組織力量研製出了一批套用設備,其中2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
組織新能源研究及其套用
1982年,在內蒙古自治區建成了一座560W的太陽能充電站,至今工作正常,當地牧民十分滿意。同年在青海省諾母洪和茶卡兩個氣象站各安裝了一套100W太陽能電池電源,滿足了氣象站通信、照明和遙測儀器用電的需要。研製太陽能電圍欄,解決了遠離電網而又無交流電可利用的牧區使用電圍欄的電源問題。太陽能也是解決遠離電視台且無交流電地區的民眾收看電視節目困難的有效手段,1982年在吉林省特產研究所建成3W太陽能電視差轉台,解決了由於地處山區收看電視節目效果差的問題。
組織研製數位化“三遙”遠動裝置
1974年,為北京自來水公司研製用於供水調度的遙測、遙信、遙控遠動裝置,採用數位化脈衝技術和積體電路,1977年投入使用。
組織編輯出版技術刊物
為了更廣泛地宣傳推廣電子技術的套用,1975年1月編輯出版了《電子技術套用》。隨著電子技術推廣套用事業的發展,《電子技術套用》雜誌的質量和發行量不斷提高,目前已發行到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內頗有影響的電子技術刊物,多次獲得有關部門的獎勵。
突出貢獻
劉世驊參與組織領導了中國第一台微型計算機的研製工作。1974年,四機部決定由清華大學、安徽無線電廠、六所聯合研製微型計算機。該機CPU採用INTEL8008,運用國產元件組裝,樣機於1977年研製成功,定名為DJS-050微型機,同年4月通過部級鑑定。這台微型機的意義在於中國微型機的發展歷史從此開始,開創了中國的微型機事業,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獎勵。通過參加050微型機的研製,培養和鍛鍊了人才,對六所後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微型機研究開發
1978年,劉世驊組織領導研製微型計算機通用過程輸入輸出部件,CPU用INTEL 8080,採用國外CAMAC機箱結構。1980年5月研製成功工業微型計算機系統,定名為DJS-054 機,在進行技術鑑定時,深受與會者好評,這是中國最早投入使用的工業用微型機。1981年8月,六所與愛華公司合作,開發0500系列單板機11個品種及作業系統。該項成果首先用於陡河發電總廠20萬kW火力發電機組計算機監控系統,採用六所開發的8位單板機系列,組成多微機系統,其功能與該廠引進的國外小型機系統相似,但價格僅為國外系統的三分之一。這套系統投入運行後,電力部規定,20萬kW發電機組微機監控系統為發電機組的必備系統,並指定六所為電力部定點供應計算機監控系統的單位之一。1982年6月,六所承擔了錦西石油五廠常減壓裝置微型機控制系統工程,在實施中進行了大量的現場數據採集,系統採用MC-68000微型機,對加熱爐和常減壓塔的質量、效率實施最佳化控制,從而使拔出率提高10%以上,獲得了重大經濟效益。這套系統被石油部列為推廣項目。
DJS-100系列小型機推廣套用
1975年12月,六所承接了一機部農業機械研究院大型水泵實驗數據處理系統的研製任務。首先對DJS-130機的RTOS作業系統的源程式做了細緻分析,生成了具有實時多任務功能的作業系統,圓滿地完成了任務。1977年6月,四機部與石油部聯合給六所下達了研製“大慶石油化工總廠油品儲運計算機監控系統”的任務。系統的規模龐大、實時性強、可靠性要求高,而國產的計算機在穩定性、可靠性方面與系統的要求相距甚大。為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決定採用國產計算機,但採用的是雙機雙工系統的方案。全所集中了30多人投入此項任務,研製了SSK-100雙機雙工控制設備、DRTOS-DQ雙機實時作業系統及大螢幕彩色工況模擬顯示器。經過4年的努力,該系統於1981年9月投入運行,開工率達99.89%,實現了油品調和閉環控制。這套系統代表了當時國產130機套用的最高水平,是以國產計算機組成先進監控系統的範例,對國產計算機的推廣套用具有指導意義。
數據處理與軟體研究
1978年4月,六所承擔了為四機部機關部分司局建立計算機管理系統的任務,由於軟體人員不足,制約了計算機套用和微型機開發。為了較快地改變這種狀況,1978年7月決定部分硬體人員轉行,組建數據處理與網路研究室,邊學習邊工作,較好地完成了任務。1980年3月又承接了西安通信器材倉庫計算機管理系統,經過幾年的努力,圓滿地完成了任務,該系統不僅能產生幾十種數據報表,而且能隨時根據需要查詢並顯示出管理人員所關心的各種信息,在通信器材管理上發揮了作用,獲得總參首長的好評。
為了加強六所的軟體研究工作,1978年7月成立了軟體研究室,結合全所各項計算機套用系統工程開展軟體研究和設計。軟體研究成果在這些工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與此同時,還完成了PC軟體及S/09微機軟體、武鋼軋機計算機系統東芝40C作業系統分析。通過這些工程的實踐,培養出了一批軟體設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