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學設計

創新教學設計

為了能有效地實施新課程理念,完成新課程為了一切學生終身發展的最高目標,作為教師要能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學科內容,不同教學情境,不同教師與學生特點進行創新教學設計。

簡要說明

為了能有效地實施新課程理念,完成新課程為了一切學生終身發展的最高目標,作為教師要能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學科內容,不同教學情境,不同教師與學生特點進行創新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教師有一個總體的教學設計思路,而不是臨時抱佛腳,或是照貓畫虎,抑或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所謂教學設計的總體性就是按照教學目標,在創新教育價值觀和新課程理念的主導下,把教材主觀方式,教與學的活動方式,教學的程式安排,教學傳媒運用等進行綜合考慮並作出總體策劃的一個活動框架。按照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作為教學設計者,通過整體構想和具體設計,形成一種思路,呈現一條明晰的線索,把“教什麼”,“怎樣教”,“教的效果如何”統一起來。

套用目的

創新教學設計是以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目的的設計,是以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為目的的設計,是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的設計,是以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目的的設計,是以面向全體學生為目的的設計。

教學目標的確定關注知識點和能力點的確定,關注學習方式、方法、工具的確定,關注目標的可操作性與可檢測性。強調教學目標確定的合理性,目標指向是學生的預期學習結果,行為的主體是全體學生;使用的行為動詞要清晰、可把握;學生行為的實現程度具體化,尊重學生差異;預設課堂教學中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課堂資源的生成性,以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這種表達方式強調了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與途徑,使教師在教學環節預設的時候不僅考慮“要教什麼,培養什麼能力,培養什麼樣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還要充分考慮“用什麼方法、手段、途徑去達成目的”,全方位預設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有裨益。

套用意義

教師把握創新設計的總體特徵,開啟心智,尋方法,求經驗,一定能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也必將展示出創新教學設計——創新性、生活性、發展性、生命性的特點

重點關注

在教學環節設定的有效性方面,重點關註:提出問題環節,引導教師注意創設提出問題的情境,要符合教學內容及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問題解決環節,合理運用教學組織方式,凸顯解決問題的過程;得出結論環節,引導學生自主得出結論,教師不要越俎代庖,允許不同結論的存在;交流反饋環節,注意解決問題過程的交流討論,注意就學生的結論本身開展發散性交流討論;課堂訓練環節,注意單項能力和多向能力兼顧訓練、理論性題目和實踐性題目兼顧訓練、規定性題目和自我表現型題目兼顧訓練。
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具體表現為與每個環節特定教學內容或任務相適應的教學組織方式、學習方式、學習方法、學習工具的具體運用和操作,探索師生雙邊活動設計的時效性、生成性資源的選擇性、學科素養的個性化。提倡在每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靈活有效地運用教學組織方式;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選擇上,著重探索眼看、耳聽、口說、手做等基本學習方式的合理使用及其內在聯繫,強化說、做方式的運用;在每個環節知識點的處理上,提倡教師至少滲透一種思維方法並讓學生感悟這一方法;在教和學工具的選擇上,強調必需性和有效性。
要使課改理念真正回歸教學實踐,就要進行目標、動機、過程、方式、方法、工具、結果的檢測及評價等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操作。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探索這些基本因素在概念課、實驗課、閱讀課、寫作課,新授課、複習課等不同課型的教學中如何處理。為實現“以學定教”的課堂教學行為,體現既發展共性又凸顯個性的有機統一,我們成立了“縣——片(課改協作組)——校”三級教研網路,按照“集體研討,撰寫預案(選擇內容,鑽研教材;集思廣益,形成共識;加工整理,撰寫預案)——資源共享,突出個性——操作實踐,反思總結”的集體備課操作程式,建立“集體備課、資源共享、突出個性、反思提高”的備課模式,即展示了集體智慧,又彰顯了個人風格,突出“資源化+個性化”的特色。
教研室提出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目的是明確教學工作的導向,深化教學改革,使教學研究工作回歸到教學活動基本因素的研究上來,而不是禁錮教師的創造性;目的是在“規範管理”與“個性創新”中,鼓勵教師教學技能自主發展、自我提高。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教學管理者應轉變觀念,對備課這一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進行審視和反思,引導教師從寫教案的重負中走出來,廣泛獵取各方面的知識,加強理論學習,讓教師鑽研教法,研究學生,寫教學心得,從而使教學設計的意義更加深遠。
好的備課只是一種框架、一種指向,一種最佳化,它是一種粗放、機動、可變的教學設計。我們提倡教師撰寫板塊教案,在寫上求活、求實、求簡、求精,形式多樣,不拘一格,變教案為學案。
新課程要求教師除了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外,還要備課程資源、備過程與方法、備學生活動、備教師指導等,教案也要增加課堂調整與思考等內容。我們一方面提倡教師注重過程評價,發揮教案的使用價值。學校採用課前說課、領導隨堂聽課、教研組聽課、常規推門聽課等不同形式,對教師課前準備、課間追記、課後教學反思、寫教案心得等方式進行管理評價,引導教師用教案把課上活,避免備課與上課脫節,促使教師在互動交流中提高教學水平。另一方面,提倡教師注重階段性集體評議,增強教師的反思意識。學校每月至少對教師的教案進行檢查評議一次。把同年級同學科的優秀教案選出來,供其他教師參考,引導教師對下階段的教案進行調整、修改和完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