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生成性資源這一表述包含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潛在意義:
一方面
資源形成的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即動態生成性課程資源是在教學動態進行的過程中才生成的,它不是預先計畫和設定的產物:動態生成性課程資源既不是教學前就安排好的,也不能夠預先安排。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動態生成性課程資源區別於教學中的傳統資源如各種教學物質資源,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資源是可以在教學前安排選定並明確用途的。
這體現了人們在面對課程資源的開放性時所持有的創造性思維。
另一方面
資源作用的結果是生成性的、有生命力的,動態生成性課程資源能夠轉化為課程的因素來源,而最終有利於課程目標的實現。如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由於自身的理解而產生的新知識,師生的體驗,師生的行為,師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等都可以成為課程的素材或來源。對之加以合理的利用有利於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有利於創造良好教學氣氛,從而有利於教學生動活潑地展開,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動態生成性課程資源注重通過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發展過程,體現了課程的實踐性質和創生取向,不僅僅關注知識和技能的習得,更重要的是使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知識,獲得發展。
所謂“動態生成性”,從字面上看,包括兩層意思,首先,“動態”是事物運動的狀態,與“靜態”相對而言,強調事物非預定的、變化的、生動活潑的和豐富的特徵;其次,“生成”指事物的發生與形成具有過程性、開放性和發展性的意義,強調事物的生命活力和潛在的創造價值。
開發和利用
我國教學史上有關“動態生成資源”問題的探究由來已久,在記錄孔子教育思想的《論語·述而》一篇中就有這樣的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學生處於求懂而未懂透、想說而說不出的積極思維狀態中時,教師才給予啟發開導,教師舉其一,學生應該“反”其三。這裡已經蘊涵了教師在“動態生成資源”中的作用,體現了“教學過程要注重動態生成資源”的觀念。而真正提出課堂生成理論的是華東師範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葉瀾教授。她在《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從更高的層次——生命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觀念,重新全面地認識課堂教學,構建新的課堂教學觀,它所期望的實踐效應就是: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這一理論的提出,目的是為突破傳統教學“特殊認識活動論”的框架。雖然在此文中並沒有對“課堂生成性資源”做出一個具體的定義,但是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我們可以把生成性資源理解為:在課堂教學情境中通過積極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共同思考與共同發展中產生的超出教師教案設計的新問題、新情況,即表現在言語、行為、情緒方式表達中出現的“節外生枝”的情況。它具有動態性,是稍縱即逝的。準確、及時地捕捉到這些生成性資源並對其加以合理利用,將使課堂不斷湧現精彩、鮮活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