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語知覺的前言語發展
近二十年來對嬰兒言語知覺的大量研究表明,嬰兒在最初的幾個周內就已經聽完了人類語言所擁有的絕大部分的語音差別(Kuhl, et al.,2006; Werker, 2003);嬰兒在出生後一周內就已能區分出人的語聲和其他聲音,這種區分而且還是類別性的(Mehler,et al.,1996; Moon,Cooper & Filfer,1993);3~4個月的嬰兒已能對輔音進行範疇內知覺,區別清濁輔音的不同(Kuhl,et al.,1992;Polka & Werker,1994);10~12個月時,嬰兒區分,辨別各種語音的能力已基本成熟,能夠辨別出各自母語中的各種因素,並認識到它所代表的意義(Jusczyk & Aslin,1995;Jusczyk & Hohne,1997)。周喆(1994)認為,在漢語系統中,嬰兒的前語言階段是在語言獲得過程中的語音敏感期。圍繞著語言最外在的實際顯現—語音,嬰兒發展了三方面能力,即前言語感知能力、前言語發音能力和前言語交際能力。她把嬰兒前言語階段的言語知覺能力分為三種水平:辨音水平(0~4個月)、辨調水平(4~10個月)、辨義水平(10~18個月)。綜合近二十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林崇德(2008)將嬰兒言語知覺發展分為:妊娠中、後期(5~8個月),新生兒期(0~1個月),發音遊戲期(2個月至3或4個月),語音修正期(5個月至8或9個月),學話萌芽期(9~12個月)共五個階段。
二、語音的前言語發展
吳天敏和許政援(1999)將嬰兒語言前期的語音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簡單發音階段(0~3個月)、連續音節階段(4~8個月)和學話萌芽階段(9~12個月)。卡普蘭等(Kaplan & Kaplan,1971)則把它劃分為四個階段,即哭叫(0~1個月)、唧唧咕咕(1個月至5或6個月)、咿呀學語和標準化言語(11個月以後)。
朱曼殊、張仁俊(1987)在進行個案追蹤研究後認為,前言語階段語音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即0~4個月的單音節階段、4~10個月的多音節階段和11~12個月的學話萌芽階段。周兢(1994)通過對漢語嬰兒進行縱向追蹤和橫向補充研究後認為,前言語階段嬰兒的發音練習大致經過單音發音階段(0~4個月)、音節發音階段(4~10個月)、前詞語發聲階段(10~18個月)三個階段。而國外有學者把英語嬰兒的前言語發音分為五個階段,即反射性發生(0~8個周)、喁喁作聲(8~20個周)、玩弄語言(16~30個周)、重疊牙牙學語(25~30個周)和非重疊學語(9~18個周)。
上述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見,嬰兒的語音獲得過程可歸納為:從最初的哭聲中逐步分化語音,並沿著單音節音——雙音節音——多音節音——有意義語音的順序發生髮展。朱曼殊、張仁俊(1987)認為,各類語音發生髮展的順序是由發音器官各部位的生理成熟程度所決定的。由於人類嬰兒發音器官的生理髮展具有共同規律,因此世界各國嬰兒最初的語音發展也呈現出普遍的規律性。
三、前言語交流的發展
大量研究表明,嬰兒能夠用語言進行交流之前的這一年裡,能夠採用一些特定的聲音和姿勢進行信息交流,這就是前言語交流的發展。他們同樣具備了言語的三大基本特徵,即目的性、約定性和指代性。在言語產生以後的漫長時間裡,它們在某些特定場合發揮著語言替代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