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前所村現有農戶932戶,共有鄉村人口3644人,其中男性1760人,女性1884人。其中農業人口3644人,勞動力1754人。該村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35人,漢族3067人,其他民族42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352人,參合率91.99%;享受低保15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鎮衛生院,衛生室面積為11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
全村國土面積12.65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甘蔗、蠶桑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843畝,人均耕地1.06畝,林地15127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85.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6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自然資源
前所村有耕地總面積3843畝(其中:田1562畝,地2881畝),人均耕地1.06畝,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5127畝,其中養殖面積27畝。
基礎設施
前所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560戶通自來水,有372戶飲用井水。有932戶通電,有66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6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0.82%和81.8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58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0戶(分別占總數的63.2%和21.46%)。
該村到鎮道路為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0.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5輛,拖拉機19輛,機車4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62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6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3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0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51戶;建有小水窖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408戶。全村有1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64戶為磚混結構;有218戶為磚木結構;有645戶為土木結構,有5戶為其他結構。
農村經濟
前所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85.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1萬元,占總收入的29.58%;畜牧業收入417.08萬元,占總收入的38.4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680頭,肉牛60頭,肉羊121頭);漁業收入12.7萬元,占總收入的1.17%;林業收入46.5萬元,占總收入的4.28%;第二、三產業收入196.47萬元,占總收入的 18.67%;工資性收入79.07萬元,占總收入的7.29%。農民人均純收入206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畜牧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7.5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人(占勞動力的1.03%),在省內務工94人,到省外務工0人。
特色產業
前所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主要銷往縣內外。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21.8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4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蠶桑、甘蔗、烤菸、糧食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甘蔗、冬早瓜果蔬菜產業。
文化教育
前所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600平方米,擁有教師21人,在校學生467人,距離錦屏鎮中學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67人,其中小學生335人,中學生132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前所,因明代“屯田制”中設過所,並在後所之前,因而得名。
1950年設行政村,村委會駐地良子自然村,位於距黑冠長臂猿之鄉銀生古城景東7公里,錦屏鎮北邊,明代曾置圓通寺於村境內。出境公路從村境穿過,每天有14輛公共車來回運營,交通便利。現有景東火炮廠、液化汽站建於村北邊;光明電站於大壩河高橋;鎮衛生所於村委會旁,後所、中村兩個衛生室,看病就醫十分方便,村內有西南聯大希望國小校址於新街自然村,利月河、大壩河匯入川河東流而去,川河上建有鋼繩吊橋,川河大溝在村東山腳下果園自然村境內流過,東西兩面山林環繞,西山腳下茶園滿地,一年四季綠水青山,農田分布在公路兩旁,9個自然村實現了溝路配套園田化,桑園分布於川河畔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