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刪除: 指將檔案從系統的目錄清單中刪掉,但許多情況下,用工具軟體或Windows下自帶的"資源回收筒"均能恢復被刪掉的檔案,為了保險起見,用戶最好養成對自己輸入的文本或其它檔案在其他記憶體備份,以防萬一。
在英文中翻譯:delete
在英文中解釋:
1、To delete; To cancel; To excise; To omit; To prune off (or away)
2、Deletion; Cancellation; Excision; Omission
分類
邏輯刪除
邏輯刪除指不對檔案的數據進行刪除清空,(即不擦除硬碟的DATA區數據)只是在FAT表中檔案頭處加上代碼E5,緊接著檔案所占簇在FAT表中的登記清除,表示釋放空間。一般平時所操作的刪除(如把桌面上的某文檔移入資源回收筒並選擇清空)都屬於邏輯刪除。邏輯刪除不對硬碟數據進行修改這就使得誤刪的檔案可以被恢復,可使用如Final Data,easyrecovey等軟體。但檔案刪除前所占簇是允許覆寫的,這就意味著如果刪除檔案後繼續使用檔案所在分區可能使得數據被覆蓋導致破損甚至無法恢復。(如刪除了E盤的檔案之後繼續將檔案寫入E盤)。
物理刪除
物理刪除指將檔案數據徹底清空,(即擦除DATA區數據)擦除後數據(二進制)全部為0。物理刪除無法恢復。如使用HDD LOW LEVEL FORMAT軟體低級格式化中不選擇快速格式化選項則可認為是物理刪除(順便提一下快速格式化僅刪除分區和MBR)。
原理
存儲在硬碟中的每個檔案都可分為兩部分:檔案頭和存儲數據的數據區。檔案頭用來記錄檔案名稱、檔案屬性、占用簇號等信息,檔案頭保存在一個簇並映射在FAT表(檔案分配表)中。而真實的數據則是保存在數據區(DATA區)當中的。平常所做的刪除,其實是修改檔案頭的前2個代碼,這種修改映射在FAT表中,就為檔案作了刪除標記,並將檔案所占簇號在FAT表中的登記項清零,表示釋放空間,這也就是平常刪除檔案後,硬碟空間增大的原因。而真正的檔案內容仍保存在數據區中,並未得以刪除。要等到以後的數據寫入,把此數據區覆蓋掉,這樣才算是徹底把原來的數據刪除。如果不被後來保存的數據覆蓋,它就不會從磁碟上抹掉。用Fdisk分區和Format格式化和檔案的刪除類似,前者只是改變了分區表,後者只是修改了FAT表,都沒有將數據從數據區直接刪除。
由檔案刪除的原理可知,要徹底刪除數據,只有把刪除檔案所在的數據區完全覆蓋掉。絕大部分徹底刪除工具所使用的就是這個道理:把無用的數據反覆寫入刪除檔案的數據區,並進行多次的覆蓋,從而達到完全刪除檔案的目的。如檔案粉碎機,這可用於處理非常機密的數據。
還不行:
使用任務管理器(系統列右鍵、Ctrl+Alt+Delete或ctrl+shift+esc)結束相應進程
不會:
使用Unlocker軟體。可以到網上下載
還可以 在這個 檔案旁邊新建個文本文檔寫入 rd 資料夾名 /s /q 然後 擴展名 bat 保存後雙擊 即可(或使用win+r組合鍵調出運行視窗輸入cmd,回車然後輸入rd 路徑 檔案名稱 /s /q。),若是檔案不是資料夾,則需將兩種方法的rd改為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