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來源
《保嬰撮要》卷八。
組成
益智仁3分,川萆薢3分,石菖蒲(鹽炒)3分,烏藥3分,茯苓3分,白芍藥3分。
主治
小便餘瀝,並赤白濁。
用法用量
加燈心,水煎服。
中藥方劑之分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圖片、目錄、參考資料、內鏈等。 |
分清飲主要用於小便餘瀝,並赤白濁。
《保嬰撮要》卷八。
益智仁3分,川萆薢3分,石菖蒲(鹽炒)3分,烏藥3分,茯苓3分,白芍藥3分。
小便餘瀝,並赤白濁。
加燈心,水煎服。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圖片、目錄、參考資料、內鏈等。 |
【別名】分清散、分清飲、萆薢分清飲、萆薢飲、萆薢散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各等分。 【功效】溫腎利濕,分清化...
清散與清飲 兩方用法比較【處方來源】《活人心統》卷六。 【處方來源】《回春》卷四。 【方劑主治】赤白濁。
組 成:川萆6克,黃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參4.5克,白朮3克,蓮子心2.1克,車前子4.5克。 簡 介:【辨證】濕熱下注。【治法】清熱利濕,分清瀉濁。【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組 成: 簡 介:組成: 主治: 方用香薷為君,暖中宮,消暑氣;以黨參、蒼朮、廣砂、草果、甘草、灶土為臣,和其脾胃;以升麻、澤瀉為佐,升清降濁;以車前、木通為使,分其清濁...
參考資料萆解分清飲是一款利用萆解、烏藥、益智仁、石菖蒲等藥材製作而成的湯藥,主治小便頻數,混濁不清。
程氏萆薢分清飲加減,出自《醫學心悟》清·程國彭撰於1732年。
方劑組成 用法 主治 出處茯苓6~9克澤瀉6~9克薏仁6克豬苓6~9克枳殼3克厚朴3克作為主材,主治小便不利,濕滯腫脹,不能受補者。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異名:萆薢分清飲(《丹溪心法》卷三)。組成:益智仁 川萆解 石菖蒲 烏藥各等分。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每服9克,以水230毫升,入鹽少許,同煎至160毫升...
內容介紹一 內容介紹二 臨床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