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來源
《石室秘錄》卷四。
別名
分濕消毒丹
組成
白蠟1兩,黃丹2兩,韭菜地上蚯蚓糞2兩(炒乾1兩5錢),冰片5分,朝腦3錢,麝香5分,血竭5錢,鉛粉1兩,炒松香3錢,乳香(去油)3錢,沒藥3錢,銅綠2分,輕粉1錢,兒茶3錢。
主治
腳脛之生爛瘡,亦濕熱也,往往兩腿腐爛,臭氣難聞。
用法用量
先以蔥湯溫洗,乘蔥湯洗濕之時摻在瘡口之上。必然癢不可當,但不可用手抓其癢,少頃必流黃水,如金汁數碗;再用蔥湯洗之,又摻;又流又摻,如是者3次,則水漸少而痛漸止矣。明日用生地方藥膏,以厚皮攤膏,仍入此末藥加入2錢貼之,任其水出;倘癢之極,外以鶴翎掃之即不癢,貼2膏即止水而愈。
製備方法
上藥各為極細末。
附註
分濕消毒丹(《瘍醫大全》卷二十五)。
中藥方劑之分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圖片、目錄、參考資料、內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