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冒[冒、冃,讀音作mào(ㄇㄠˋ),亦可讀作wèi(ㄨㄟˋ)]姓氏簡介
冒姓受姓於元末明初,泰州蒙古貴族德新,避兵亂,其子受姓“冒”,長子冒致中,張士誠劫持到蘇州,封妥督丞相,拒不受,從孟瀆渡江至如皋東陳河西“家焉”,是為如皋河西派始祖。次子冒啟之居泰州,是為泰州始祖。三子冒檜從泰州到天長,經常熟至如皋東陳河東“家焉”,是為如皋河東派始祖。從此在江蘇如皋、泰州形成冒氏三位始祖三大支派《冒氏宗譜》規定自始祖以下按世計,至今有三十多世子孫。德新是種蒙古族始祖,他在冒氏家廟只能接受兼祭;他不上冒氏宗譜,《冒氏宗譜》世系圖表沒有德新名字。冒姓只有六百多年歷史,如皋及周邊如東、南通、上海等地,僅有冒姓數萬人。上古棼冒早己衍變為己包姓,包姓人口超過百萬。宋代如皋冒姓改為茂姓,所以宋末編的百家姓沒有冒姓。河西派的《冒氏宗譜》即將翻印出版。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風姓,出自上古伏羲氏之子湯氏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伏羲氏駕崩後,葬於山陽高平(山東金鄉縣),其墓曰:“太昊陵”,每至農曆2月2日“龍抬頭”之日,中華民族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祖大典,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族領袖。伏羲氏有十子,均以太陽鳥為圖騰,史稱“十日族”。在史籍《山海經·大荒南經》中記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因伏羲氏為湯古氏之子,所以在風姓中要保留族徽,為此風的古體字為“颺”。因十日為伏羲氏之子,十日必是湯谷的主人。在史籍《海外東經》中考證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十日拆裝組合為“早”,早臨水而居曰“湯”,所以十日族以湯為姓氏。在民族分衍的過程中,湯姓的後裔子孫在西周初期有被周公姬旦封居於冒邑者(今安徽宿州碭山),後即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冒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該支風姓冒氏讀音作mào(ㄇㄠˋ),尊奉伏羲氏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諸侯冃國,屬於以國名為氏。該支冒氏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氏族。根據殷墟卜辭的記載,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王朝時期,就有一個叫“冃”的方國存在。冃國人以方國名稱為氏,稱冃氏,古“冃”字就是“冒”字,因而冃氏即冒氏。冃國(冒國)一直到西周時期還存在,為伯爵諸侯國,其君主稱為冒伯。西周時期著名的青銅器“冒伯敦”就是冒國的彝器。該支冒氏一族雖然在歷史上少有記載,但傳世至今的漢朝私印中就有一個叫“冒侗”的人,被記載在清朝金石大家汪靜山所撰著的《金石大字典》中。到了北宋治平中期(公元1064~1067年),江蘇如皋地區就有一位叫“冒敬臣”的人,在朝廷中擔任大理寺丞的要職。由於唐朝中葉以後北方藩鎮割據,加之唐末黃巢起兵,北方山西、山東、河北一帶士民紛紛南遷,如皋的冒氏一族很可能即是唐末移民的後裔。在史籍《姓氏尋源》中記載:“如皋冒氏,自宋至今為茂族。”說明了唐末五代至宋朝時期,如皋冒氏已是望族。該支子姓冒氏讀音作mào(ㄇㄠˋ),尊奉冒伯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君主蚡(棼)冒,屬於以先祖名字省文簡化為氏。據史籍《韓非子·和氏》、《外儲說左上》等的記載,在楚武王之前有楚厲王,被楚武王追稱為“楚蚡冒”。又據史籍《戰國策·楚一》記載:“棼冒勃蘇”,楚有棼冒氏(棼冒即蚡冒),後簡改為冒氏。按史書記載:楚蚡冒,原名熊眴,熊霄敖長子,在位始啟濮,“開濮地而有之”,向濮人之地拓土,征服陘隰。若敖氏娶妻於雲,生斗伯比,楚國始有斗氏。周桓王姬林十九年(楚厲王十七年,公元前701年),楚蚡冒被其弟熊通殺死(一說熊通殺蚡冒之子)。再據《姓氏考略》記載:“春秋楚,如皋冒氏,自宋以來,世為茂族。望出滎陽。”。又據史籍《國語·鄭語》記載:周平王姬宜臼時“秦、晉、齊、楚代興”,“楚蚡冒於是乎始啟濮”,可見在蚡冒執政時楚國曾向百濮之地拓土,有較大發展,韋昭注稱蚡冒為“楚季紃之孫、若敖之子熊率”,世次及名字均與此不同。只有該支羋姓冒氏的姓氏讀音作wèi(ㄨㄟˋ),尊奉楚蚡冒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江蘇泰州蒙古脫脫部貴族德新,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該支冒氏自述是受姓於元末明初。當時居於泰州的蒙古貴族德新,篾兒吉特氏,為避兵亂,將其子改漢姓為冒氏。篾兒吉特·德新的長子叫冒致中,被張士誠劫持到蘇州,封妥督丞相,冒致中拒而不受,從孟瀆渡江逃至如皋東陳河西“家焉”,是為如皋河西派冒氏始祖。其次子叫冒啟之,仍居泰州,是為泰州冒氏始祖;第三子冒檜從泰州遷到天長,後經常熟至如皋東部的陳河東“家焉”,是為如皋河東派冒氏始祖。從此,在江蘇如皋、泰州形成冒氏三位始祖、三大支派。在家譜文獻《冒氏宗譜》中規定,自始祖以下按世計,至今有三十多世子孫了。篾兒吉特·德新是蒙古族冒氏的始祖,但他在冒氏家廟只能接受兼祭,卻上不了冒氏宗譜,因此在該支《冒氏宗譜》的世系圖表中,沒有篾兒吉特·德新的名字。該支冒氏讀音作mào(ㄇㄠˋ),尊奉。
源流五
源於姬姓,出自遠古時期黃帝屬下臣子於則,屬於以歷史事件改姓為氏。於則,傳說是遠古黃帝時期的臣子,他發明了用麻編織的鞋子“履”,從此結束了古人光著腳的歷史,因其功勳巨大,被封在於邑(今河南內鄉),稱於則,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稱于氏,世代相傳至今。于氏族人通常皆尊奉於則為得姓始祖。于氏一族傳至明朝中期,有一著名的宰相于謙,字廷益,錢塘人(今浙江杭州),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進士。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任御史,明宣德五年(公元1431年)升兵部右侍郎,巡撫山西、河南,整頓軍備。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于謙升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公元1449年)秋季,明英宗在大太監王振裹脅下盲目出兵,卻在與蒙古瓦剌部也先軍的決戰中,明軍主力在土木堡之戰中潰敗,明英宗被俘,蒙古瓦剌軍乘勝進攻京師(今北京)。主力軍覆沒、皇帝被俘,引起整個大明王朝的混亂和恐懼,大臣們紛紛提出退守次都(今江蘇南京)。在此緊要關頭,于謙反對遷都,力主抗戰,果斷地拱推明英宗的弟弟明郕王朱祁鈺為帝,即明景帝,穩定了朝堂。明景帝即位之後,晉升于謙為兵部尚書,率勤王之軍擊敗了瓦剌軍,取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戰後,他首創團營軍制,加強邊戍,委任名將鎮守。他主張以戰求和,多次擊敗瓦剌軍的進攻,迫使其首領也先釋放明英宗回朝。
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農曆1月中旬,明英宗乘明景帝病重,發動了“奪門之變”重登帝位,他們懷挾私心,誣陷于謙謀反。在農曆1月22日卯時,于謙在京師被殺害。詔書被天下人傳誦,歷史終於還忠臣以公道。于謙留下了驚世千古的名詩“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痛感於一代“救時宰相”于謙被害的日子,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被害時刻“卯時”改姓為卯氏、或依“卯”字之古義稱冒氏,以牢記“自古忠臣無好死”之警,相警累世再不為官,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mǎo(ㄇㄠˇ)。該支卯氏、冒氏族人尊奉於則、于謙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伏羲氏、楚蚡冒(熊眴)、篾兒吉特·德新?冒致中、冒啟之、冒檜。來源探究
辯駁邵志宇和楊麗麗二位先生,於2005年《尋根》雜誌第三期上發表的“如皋冒氏來源”一文,我們沒有在文章中看到冒氏的“來源”,也沒看到冒氏的“根”,到是看到作者:不太高明的別有心計的知識玄耀;解剖和重組冒純卿先生的文章;把《冒氏族譜》、《冒氏家譜》、《冒氏世譜》(我們對此“三譜”有無尚存質疑),定之為“偽譜”。 作者無意去“尋”冒氏的“根”,無意去探冒氏的“源”。作者的真實意圖是推翻冒氏之源來自蒙古,這一為世人公認的事實,從而在譜學界標新立異、別樹一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作者不惜顛倒是非、無中生有、斷章取義、甚至信口雌黃。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對部分如皋冒氏蒙古籍提出質疑,妄圖為否定冒氏蒙古之源打開缺口。作者在文章開端就稱中國家譜另一個目的是為了“提高家族地位”、“清代出現了自稱蒙古成吉思汗家族後裔”。文章一步一步引向江蘇如皋冒氏,說它是如皋一大姓,有一萬人口以上。文章說:“1952年民族鑑定,有部分生活在外地、祖籍如皋的冒氏,將族籍定為蒙古族,而生活於如皋的冒氏居民全部為漢族”。至此,作者極富挑釁地問道:“這是怎么回事?”顯然作者在文章中己作了回答:“部分外地冒氏是為了提高家族地位,生產高貴祖先,自稱成吉思汗後裔,才定為蒙古族的”。作者認為只有否定了部分冒姓的蒙籍,才能推翻如皋冒氏之源來自蒙古這個事實,這篇文章也就容易寫下去了。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十分簡單。 第一,解放初期,如皋冒氏大多數是農民,文盲很多,見少識微,沒有種族和族籍觀點,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少數民族。其次,如皋自古以來幾乎全是清一色的漢族,即使有個別少數民族也早溶入漢族中去了,估計解放初期如皋政府出於這種認識,沒有進行族籍鑑定工作。筆者祖輩住在如皋農村,1952年如皋農村沒有建立戶籍制度,沒有發放身份證,更沒有見過族籍鑑定。其三,更主要的是,六百多年前成書的《冒氏宗譜》存世及少,很少人從事冒姓族源研究,知道如皋冒氏始祖是蒙古人的更少。即使廣泛流傳的冒姓是元代脫脫丞相的後人,也只當作遙遠的故事去聽,決不會與冒氏族籍聯繫起來,因為如皋冒氏早己“自覺”的“變成”漢人了。 其四,即便當時在如皋開展族籍鑑定,也不會有冒氏,放著漢人不當,去冒險當什麼“韃子”。“韃子”是歷史上漢人對蒙古人的蔑稱。民間就流傳著,漢人齊心要殺靠漢人供養的“韃子”的故事,如皋人對“韃子’很反感。 鑒於上述種種原因,生活在如皋的冒氏在沒有進行族籍鑑定的情況下,後來被劃為漢族就不足為奇了。今天不應把大部分冒氏被劃為漢族,和少數冒氏自覺選擇蒙族相提並論,選擇蒙籍的少數冒氏,他們住在大城市,是冒姓族人中文化層次較高的群體,他們知道如皋冒氏始祖是蒙古人,在大漢族主義沒有受到批判的解放初期,勇敢的恢復自己的蒙古族籍,甘當在如皋被蔑稱的“韃子”和當時法定稱謂的“弱小民族”的蒙古人。其行為是難能可貴的。決不是作者妄稱的、為了“攀附帝王家族”、“生產高貴祖先”而在“發揮想像空間”。他們實事求是,尊重歷史,是中國知識分子優良傳統的體現,在解放初期的歷史條件下這兩種族籍的定性都是正確的,不容任何懷疑,企圖否定部分冒氏蒙籍是錯誤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如皋市還有部分冒氏更族為蒙族,這都符合民族政策,充分證明中華民族是個團佶、和諧的大家庭。 筆者順便指出,解放初期,最吃香的祖先是當家作主的工人農民,最受批判的是被打倒的封建帝王。那時不會有人爭當帝王的後代,如有人挎耀祖先是帝王,那一定會受到批判的。只有改革開放以來,實事求是的肯定一些帝王歷史功績之後。才使少數人產生了‘攀附帝王’,‘生產高貴的祖先’的奇怪思想,。中國有句俗話‘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作者正是以今天‘小人之心’,去渡五十多年前部分冒氏的‘君子之腹’的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立論無據、無知而可笑。作者稱《冒氏三譜》“都說如皋冒氏一世祖是冒致中(號東林)”,“然而如皋政協委員冒純卿先生在《如皋文史》撰文說:“始祖冒檜,洪武初年廣西巡按……子孫繁衍,成為東陳鎮河東的望族……”。作者故意裝出第一次知道冒檜的樣子,筆峰一轉,提出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冒檜何來?豈不拆了‘始祖冒致中’的台?”。言下之意《冒氏三譜》說始祖是冒致中,而現在冒純清文章中又出現一個“始祖冒檜”,你們如皋冒氏竟有兩個始祖?在互相拆台!你們能自圓其說嗎?一副興災樂禍的口氣。 其實這個問題也十分簡單,如皋冒氏存在以冒致中為始祖的河西派,和以冒檜為始祖的河東派,古已有之。兩派冒氏始祖元末同時避亂到如皋已有六百多年歷史,兩位始祖是親兄弟(筆者另有專文),冒氏族人家喻戶曉,康熙年間兩派曾合修宗譜,誰也沒有拆誰的台,數百年來從沒有人提出“冒檜何來”?這個幼稚的問題。這些,在兩派的《冒氏宗譜》中都有記載。現存的河東派《冒氏宗譜》收集了許多關於“冒檜何來”的文章。“冒氏學者”應好好讀一讀這兩套《冒氏宗譜》,弄清這兩位冒氏始祖的來歷,不要再問“冒檜何來?”可笑而無知的問題了。中國有句俗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作者本意是製造“冒檜拆了冒致中的台”的局面,豈料到“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沒有拆到冒致中的台,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無知,使我們看到“冒氏學者”對如皋兩派冒氏始祖的知識,還不如一個普通冒姓農民,這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嗎!
重組他人文章,心懷叵測
冒純清先生的文章原名是‘東陳鎮歷史瑣談’。作者別有用心的將該文剪裁、肢解,把有關於東陳冒姓的三段不連貫的文字,選擇、縫到一起,形成好像冒純清先生一氣呵成的文章,這種作法是對原著的不恭,有失學人的體面,甚至有侵權之嫌。 更有甚者是包藏禍心,作者重組的目的是要誤導讀者:另一個‘冒氏始祖’冒檜的第一次出現是來自冒純清先生的文章。企圖把問題的焦點指向當今的冒純清,作者對歷史上早已記載的冒檜的名字,為什麼隻字不提,而偏偏引用冒純清文章後提出“冒檜何來?”,因為這樣能烘托出“當今”效應,從而顯示出“冒氏學者”的“學術敏感”和“知識淵博”可惜這點小技巧一點即破。順便提示作者,引用他人文章時“引號”和“省略號”是不可缺的,這是語法常識。
否定“冒氏三譜”是牒譜學的無知
,作者在文中多次用到“偽譜”這個詞,並指名道姓稱《冒氏世譜》、《冒氏族譜》、《冒氏家譜》為“偽譜”。我們知道家譜是中華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部譜諜都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一般家譜內容有序言、世系圖、綸音、碑記、墓考、傳記、墓銘、墓表、祭文、藝文、詩詞、書札等等。每次修譜都根據固定的格局增添新的內容,重新刻印出版新的版本。家譜的絕大部分文章是真實可靠的,因此家譜是歷史上‘活的有機載體’,是中國歷史三大板塊之一,它就像現代雜誌,但它和現代雜誌不同的是其內容有增無減。家譜中收集的歷朝歷代的文章,只能代表那個時代作者的個人觀點,從來沒有不變的“家譜觀點”,更不能因家譜中某篇文章不合自己口味就否定整體家譜,就如“盲人摸象”,摸著了腳就以為象的樣子像柱子,“冒氏三譜”是冒氏先人幾百年前勞動成果,作者競稱之為“偽譜”其狂妄程度無以復加!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邵、楊二位先生是怎樣以點代面、無理的否定“冒氏三譜”的吧。清代是否存在“冒氏三譜”,作者未作交待,我們無法核對原文,僅就作者的奇談怪論發表意見:
杜撰本領,令人瞠目
作者說“《冒氏世譜》等‘偽譜’,實際上是攀附冒致中家族的其他如皋冒氏所為”。 三百多年前的彈丸之地的小小如皋,數千人口的偏僻冒姓,己存在河西派、河東派,作者什麼時候發現‘其他冒氏’?他們是哪一派?是河北派?還是河南派?他們的始祖是誰?他們來自何方?他們為什麼要攀附一個八品小官鹽務司丞冒致中家族?他們為什麼不去攀附明代御史、廣西巡按冒檜大人家族?難道他們神精發生問題?作者能回答嗎?作者作偽之低劣使人驚愕!‘其他冒氏’是作者杜撰的,純屬子虛烏有,絕對空穴來風。用現代流行語,是胡編亂造、無中生有。我們世居如皋冒氏,只知道河西派、河東派,從沒有聽說過還有什麼“其他冒氏”,並且在三百年前已經編修了作者稱之為偽譜的“冒氏三譜”。
顛倒黑白,無中生有
作者寫道:“清康熙年末泰州人張符驤所寫《冒氏族譜,序》雲“冒氏之譜”,創於方伯廷和,修於光祿雙橋”,作者嘲笑道“自家家譜卻需要外人指點首修時間”,筆者在《冒氏宗譜》中的“張序”文中讀到這篇文章,張符驤原話是這樣的“蓋冒氏之譜創於方佰廷和,修於光祿雙橋,距今百年,乃再修焉,丈請余為之序”,筆者看到張符驤描繪的:一位79歲的老丈冒蒙求請張符驤為之“序”,沒有看到老丈請為之“指點首修時間”意思。作者斷章取義,竟能從“創於方佰廷和,修於光祿雙橋”十二個字中,竟能聯想到外人“指點首修時間”。真是顛倒黑白、無中生有!張符驤這句話是對冒氏之譜作簡況介紹,是舊時文章起、承、轉、合的方式。序文很多,篇篇都有類似的文字,難道都在“指點首修時間”?這個起碼的寫作知識作者競不知道?!作者的真正用意是想醜化‘三譜’,為其稱之為“偽譜”製造藉口。但是作者製造謊言的本領並不高明。
主觀臆斷,製造謊言
作者斷定“冒氏三譜”,“各譜修訂者均不知《冒氏宗譜》之存在”;“這些家譜直接影響了許多冒姓學者和如皋的當代地方志”。 對於前者我要借用作者引用甚多的‘葚原序’里一句話:“餘生晚,弗克起先輩問之”,“冒氏三譜”編修於康乾時代,估計編修人員有好幾百位,早在二三百年前以經作古,作者居然能肯定“他們均不知道”《冒氏宗譜》之存在。難道作者真有什麼妖術“克起先輩問之”。否則怎么知道這樣詳細呢?這大概是作者“毫無約束”的“發揮想像”編造出來的吧!可惜造假不攻自破,“他們”既然知道《冒氏宗譜》的名字,難道就不知道它的存在?作者能自圓其說嗎? 對於“冒氏三譜”影響了當代地方志的指責,我們最近訪問了如皋地方志的主編丁老先生,丁老說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冒氏三譜”,他們認為“冒氏三譜”也是如皋歷史上寶貴文獻,幾十年來在民間搜尋未果,正是他們遺憾的地方。難以相信這幾套對當代地方志編修人員並不存在的“偽譜”,怎能發揮無比威力,透過時間和空間,影響當代地方志的?那只有善於無中生有的邵楊二位先生能答覆了。至於“影響冒姓學者”?如果真能影響那些不學無術的學者,讓他們長長見識,到是好事。
奇怪的理論,蠻不講理的規定
作者說:“清代編修的‘冒氏三譜’均自稱一世祖為冒致中,是天下冒氏之祖……是大元丞相脫脫之後,是成吉思汗族鎮南王之後。 編修家譜就是要認祖歸宗,明確承傳,如果沒有這項內容,家譜就失去意義了,就不存在了。編修宗譜不“自稱”某某始祖或某某之後,難道還要別人代為指點始祖嗎?難道還要請教某專家來決定自家是誰人之後嗎?這是什麼譜諜標準?這是哪家編修家譜規定?而邵、楊正是揮著這根自製大棒,妄圖把“冒氐三譜”打成“偽譜”。 “冒氐三譜”說始祖是冒致中,錯在哪兒?作者有什麼證據說明《冒氏三譜》的編者們不是冒致中的後人?顯然作者不可能有什麼證據的。那末作者馮什麼來指責三百年前的編者們“自稱”“始祖冒致中”有錯呢?至於“冒氏三譜”說是鎮南王之後,或脫脫丞相之後可以討論、研究。據此否定整體的“冒氐三譜”是蠻不講理的。
雞蛋裡挑骨頭
作者說:“冒政不是冒致中家族的,而是冒哲家族的。幾乎所有其他冒致中家族譜”都把他收入家門”。這也是作者把“冒氐三譜”定為“偽譜”理由之一。 如皋冒氏始祖冒致中與泰州冒氏始祖冒啟之是親兄弟,冒政是泰州冒氏五世,明初進士,歷任南京戶部主事、武昌知府、江西布政、山東參政、分守遼陽、巡按寧夏。是位顯赫的明代高官,他“為人質直坦易,居官廉政”、有關他的事跡記載很多,是冒氏家族引以為榮的人物。晚年他寫了兩篇介紹冒氏之源的,極具歷史權威的,千古流芳的文章“有恆公序”和“海陵冒氏族譜序”。 《冒氏宗譜》記載泰州冒啟之後人甚少,從元末到明初百多年間.四代單傳,冒政寫“海陵冒氏族譜序”時,泰州只有冒政一戶冒姓,此序是供後代子孫編修族譜備用的。而同時代如皋冒致中子孫繁衍“指以千數”,冒政為《冒氏宗譜》寫了“有恆公序”。到清乾隆時代,“泰州之裔亦不夥只數十人,……惟皋邑丁口幾千”。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泰州冒氏一族人丁甚少,乾隆時(1746年)如皋刻印“冒氏宗譜”,代編泰州冒氏族譜,“以泰州支牒譜悉入內編”。直到清道光年(1848年)《冒氏宗譜》補刻時還是把泰州的冒氏族譜當作內編支譜。全稱是“如皋《冒氏宗譜》卷十一泰州一支”,列於《冒氏宗譜》之後。我們從卷十一編修人員名單中看到,該卷除了“海陵冒氏族譜序”的作者冒政,是泰州始祖冒啟之的後人外,其他編修人員都是如皋冒致中後人,如起蒙、光裕、與恆、歲其、國柱、文煥等編輯,他們的名字在如皋《冒氏宗譜》中多次出現,他們還都是如皋《冒氏宗譜》的編修。泰州冒氏人丁甚少,沒有獨立的族譜,泰州冒氏族譜就隱於如皋《冒氏宗譜》之中,這是冒家內政,在《冒氏宗譜》和“冒氏三譜”把冒政“收入家門”理所當然,不足為怪。以上這些記載都在“葚原序”中,作者曾反覆引用該文,作者應該看到這些記載,但為了定“冒氏三譜”為“偽譜”,作者以“雞蛋裡挑骨頭”的心理,故意“忽略”這些記載,實在令人遺憾。
羅列冒氏之源,並無實據
作者無心尋找冒氏之源,但卻羅列了許多並不存在的源頭,和有關情況: 1,殷帝封一子於滎陽冒鄉 2,楚國棼冒勃蘇(申包胥)是滎陽歷史名人 3,北宋《姓氏急就篇》還有用複姓棼冒者 4,明代《皇明千家姓》“蚩尤冒辜”句中,解釋冒氏望出滎陽。 5,清《姓氏考略》:冒姓來源於楚君棼冒的子孫形成公族其郡望就在滎陽(即棼冒勃蘇故里) 6,宋代有大理寺丞冒敬臣,並有敕書一道珍藏於家族詞堂。 7,《冒氏宗譜》記載“贛榆北鄙張家湖”有冒氏居民不知所來。 望出滎陽是十分荒謬的,稍有地理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河南滎陽郡是在秦漢時代所設,秦漢前一千五百多年的殷商和一千多年前的楚國還沒有滎陽這個地名,殷帝怎么去封子於滎陽?哪裡來的滎陽歷史名人楚國棼冒勃蘇?楚國棼冒的子孫怎么跑到一千多年後才叫滎陽的地方形成公族而且望出滎陽?作者是在講神話故事吧?純屬捕風捉影,牽強附會,無稽之談! 蚩尤冒辜之句更是可笑,我們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看到傳說蚩尤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最為暴。黃帝與蚩尤戰於諑鹿之野,制服蚩尤。作者認為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的神話中蚩尤冒辜的後人就是現今的如皋冒氏,那么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本姓公孫,作為黃帝子孫,全中國人都應改姓公孫了?這不但是笑話,簡直是荒唐! 中古宋朝有一位大理寺丞冒敬臣,傳說他的敕書藏於冒氏宗詞,從那兒可考到冒氏之源了。這段話作者引自《冒氏宗譜》冒氏十五世冒春榮作的“葚原序”,但冒春榮最後寫的話,作者未加引用,“抑果為德新公之先否乎?舊譜不傳,無證信矣”。明明告訴後人此說無據可查,作者還要斷章取義加以引用,這是為什麼?其德可信乎? 作者接著又在“葚原序”中引用“張家湖”有冒氏居民不知所來,作者還專注(不出如皋世系)。但出乎作者意料之外,張家湖冒氏確出自如皋。1988年張家湖冒氏十八世孫冒自強老先生(現離休居上海),出示先祖冒天佑的文書資料,到如皋尋根,在如皋冒氏學者冒榕齡(十八世孫現退休編譯《冒氏宗譜》)的配合下,查閱《冒氏宗譜》世系圖,找到記載十二世冒天佑的名字,張家湖地區冒氏奔走相告:“他們的根在如皋!”,冒自強老先生率張家湖地區冒氏族人代表到如皋冒氏記念堂立碑認祖,此事成一時美談。令人驚奇的是“冒姓學者”對此毫不知曉,事隔十八年後還在《尋根》雜誌發表文章,說張家湖冒氏居民“不出如皋世系”,作者不感到臉紅嗎?作者應在《尋根》雜誌上公開向張家湖冒氏居民道歉! 楚國棼冒(申包胥)數千年前己衍變為包姓,與如皋冒姓無關。建議作者去查閱《包氏宗譜》就可知道。 冒敬臣(如有後代)己於宋末改為‘茂’姓,最近浙江建德茂大政先生說《茂氏宗譜》記載‘昔我冒氏,肇籍如皋,宋末兵燹,南渡為茂’。
冒姓的根在蒙古
上古無影無蹤的棼冒的傳說與如皋冒姓不搭介,中古的如皋冒姓己“南渡為茂”,如皋冒氏之源只能從《冒氏宗譜》中去找,《冒氏宗譜》成譜於明成化十九年(1483),其中“諸序”,“有恆公序”,‘海陵冒氏族譜序’(以下稱三序)是研究冒氏之源最具權威、最可信的資料。“三序”說冒姓是“受來之姓”,“恐失之誣”故“不究所以來”,而且“不能悉記隱顯之實跡”,我們知道蒙古人是沒有姓氏的,要改成漢人必須“受姓”,明初洪武帝曾下令滯留中原蒙人必須使用漢姓,當時漢蒙民族矛盾十分尖銳,蒙人為了安全紛紛改為漢姓,但十分保密,要“隱顯實跡”,“不究所以來”,“三序”用詞雖然隱晦,但對冒姓始於蒙古,作了非常巧妙的揭示,“三序”中的“諸序”出自明初南京吏部郎中諸讓大人之筆,諸讓寫道:“東林之元孫常……有志於譜而恐失之誣,故不究所以來,斷以東林公為始”。吏部郎中以明初朝廷高官身份,為《冒氏宗譜》作序,說明冒氏始祖不是一般平民,他知道冒氏始祖是蒙古人,所以寫下“恐失之誣,故不究所以來”的千古名句,如皋《冒氏宗譜》開篇有這么一篇重量級的文章,證明冒氏祖先是蒙古上層人物足夠了,當然我們在《冒氏宗譜》中還可以找出許多冒氏來自蒙古的信息,如康熙五十五年(1716)陳鵬年先生的“陳序”,就有冒氏“明開基入籍”的記載,“入籍”就是外族入漢藉,哪個外族:?當然是蒙族,這是不言而喻的。
德新是冒氏“蒙族始祖”他沒有漢姓
作者寫道“《冒氏宗譜》記錄……冒致中的父親為冒德新”,這是作者別有用心的串改冒氏始祖,作者對《冒氏宗譜》一竅不通,在浩瀚的《冒氏宗譜》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冒德新”三字,德新這個名字唯一的一次出現在冒政的“海陵冒氏族譜”中:“考始祖德新公,以廷佑巳未(1319)生啟之……今家廟祖啟之,兼祭德新,而如皋祖致中”。這段話告訴冒氏後人,泰州家廟祭祀始祖啟之,如皋家廟祭祀始祖致中,家廟是紀念姓氏祖宗的地方,德新不能進家廟,只能接受“兼祭”,明白告訴後人,德新不是姓氏始祖,是沒有漢姓的蒙古人,是如皋冒氏的“蒙族始祖”。這段文字也出現在作者多次引用的“葚原序”中,作者沒有讀懂這段文字,還是故意裝著不知道?作者可以探討冒姓族源,無權給冒姓的種族始祖“受姓”。數百年來如皋城鄉冒致中的後人供奉始祖是冒致中,最近如皋冒氏族人,在“冒氏記念堂”前,尊刻身著蒙古服飾的姓氏始祖冒致中石像,供冒氏右人奠祭。作者不可以也不應該編造“冒”德新這個名字。不要在冒氏族人中製造混亂。作者意圖是要否認如皋冒氏之源來。
遷徙分布
冒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六百位,多以滎陽、碭山、海陵為郡望。郡望堂號
郡望
滎陽郡:古代河南鄭州以北的武陟、滎陽一帶稱邲,在春秋戰國時期為鄭國屬地。秦朝時期始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原陽市。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部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滎陽縣,其時轄地今河南省黃河南部、滎陽縣至朱仙鎮一帶,包括今開封市、鄭州市在內的八縣。北魏時期移治到今滎陽市。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改為成皋郡。隋、唐兩朝均為鄭州滎陽郡。海陵郡:周朝時期稱海陽,漢朝初期名為海陵,西漢武帝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置海陵縣。東晉朝義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升為海陵郡。隋文帝開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郡稱縣。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稱吳陵縣,以縣置吳州。揚吳設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壬寅,公元942年)升海陵縣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其時轄地在今江蘇泰州一帶地區。
碭 縣:即今安徽省碭山縣。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碭郡及碭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碭山出文石”。在《水經注》中記載:“獲水又東逕碭縣故城北,秦立碭郡,蓋取山之名。”訓詁學家顏師古註:“以有碭山故名碭郡,碭,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縣名。”在《明史·地理志》中記載:碭山縣“東南有碭山,其北有芒山”。在《環宇通志》中記載:“碭山,在碭山縣東南七十里,縣之名取此。”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建梁國,革碭郡,碭縣屬梁國。新莽時(己巳,公元9年),改碭縣為節碭縣。漢光武帝時復稱碭縣。東漢章帝建初四年(己卯,公元79年),遷梁國於下邑(治所在今碭城東毛李莊),碭縣屬梁國。三國(魏)革梁國,碭縣屬徐州。晉武帝泰始元(公元265年),復梁國,碭縣併入下邑縣。北魏孝昌元年(乙巳,公元525年)下邑縣移治今河南夏邑;北魏孝昌二年(丙午,公元526年),置碭郡、碭縣。碭郡治年在原下邑城(今毛李莊處),碭縣治所魯城(其址查無考)。北齊(乙亥,公元555年)廢碭郡、碭縣,置安陽縣。隋開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安陽縣為碭山縣,隋大業六年(庚午,公元610年)割彭城、瞧陽二郡之地置永城縣,芒碭山以北為碭山縣轄區。唐,碭山縣屬瞧陽郡。唐光化二年(己未,公元899年)朱全叫以碭山、單父、虞城、曹州這域表置輝州。後唐碭山縣屬單州。宋朝時期屬單州。金興定元年(庚辰,公元1217年),碭山縣改屬歸德府(今河南商丘)。金興定五年升永城縣為永州,轄下邑、碭山、郟三縣,芒碭山一帶又屬碭山縣年轄。宋理宗紹定年間(公元1228~1233年)碭山縣為洪水盪沒,遷治年至保全鎮。元憲宗七年(丁巳,公元1257年),復置縣,還舊地屬東平路。元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降永州為永城縣,芒碭山一帶再屬永城縣。是年,碭山縣併入單父縣,元至元三年(丙寅,公元1266年),復置大氣層山縣,屬濟州。元至元八年(辛未,公元1271年),屬濟寧路。明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碭山縣屬徐州。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升徐州為府,碭山縣屬徐州府。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碭山縣屬江蘇省徐海道;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屬江蘇行政督察銅山區;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屬江蘇省行政督察第九區;民國三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1月,碭山縣屬豫皖蘇三分區所轄;1949年元月,屬中原行政區商丘專署所轄;1949年10月,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縣專署。1953年2月1日,碭山縣屬江蘇省徐州專署所轄;1955年2月17日改屬安徽省宿縣專署所轄;1956年劃屬蚌埠專署。1961年,碭山縣仍劃歸安徽省宿肥專署(今宿縣地區行署)所轄。2000年4月屬宿州市。
堂號
滎陽堂:以望立堂,亦稱古邲堂。海陵堂:以望立堂,亦稱海陽堂。
碭縣堂:以望立堂,亦稱碭山堂。
家譜文獻
江蘇如皋冒氏宗譜,(明)冒瑞、冒鸞首修,明成化十九~明正德八年(公元1483~151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江蘇省南京市博物館、復旦大學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江蘇省如皋市丁堰鄉冒氏宗祠。江蘇海陵冒氏族譜,(明)冒瑺、冒政編纂,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泰州市圖書館古籍庫。
冒氏宗譜,(清)冒志成、冒清柱纂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泰州市圖書館古籍庫。
字輩排行
湖北冒氏一支字輩:“錦炳聖維和生”。江蘇如東冒氏字輩:“長吉德國昌興”。
冒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滎陽世澤;水繪家聲:上聯典指冒氏一族為戰國時楚國棼冒之後,望出滎陽。下聯典指明朝末期冒氏大族酋冒辟疆在如皋築有水繪園。
生於宦族,育自胄闈:傳說此為明朝隆慶皇帝“御口”所述,記載於《冒氏族譜》中,成為江蘇如皋冒氏宗祠楹聯。
冒姓懸疑
我冒姓祖先來自蒙古,這是冒家人從小就告訴的子女的,長大後看了一些關於冒姓源出蒙古的考證的文章;還聽說如皋和上海不少族人更族為"蒙古族";如皋冒氏族源甚至引起周恩來總理的關心,1957年總理接見冒廣生時,問起冒姓來源,冒廣生向總理介紹說:"先世系出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鎮南王脫歡的後裔",總理風趣的說:"那你們是'黃帶子'了"(見《毛澤東矚目的現代名流》240頁)。公認的冒姓出自蒙古,歷史上是無人否定,沒有爭議的,1997年《尋根》創刊號,還專門約請如皋籍著名蒙古族作家冒舒堙(1914-1999)寫了"如皋冒氏得姓本末辨",為《尋根》雜誌宗旨張目,更為如皋冒姓出自蒙古作了學術論證。但在2005年夏天突然跳出這兩篇無中生有、顛倒是非的文章,全面否定公認的冒姓族源,面對這些,如果我們不應戰、不表態,那將是我冒姓子孫無能!後患無窮。高掛"免戰牌"就是承認他們的謊言!我們決不能沉默!怎么辦?對明顯的串改和編造,可以立刻寫文章揭露,但對那些是似而非,牽強附會的論點必須從理論上作出有力的回擊!因此,我們要尊照祖先的教導,到《冒氏宗譜》中去找確鑿理論根據,鑽進古文、古詩中去精神武裝。冒氏宗譜
我們家藏有線裝清道光版河西派《冒氏宗譜》一套,洋洋二十六大本,小時見置於柜上,每年伏天父叔們虔誠的請出照曬,消毒排潮,我輩兒童不可亂翻,但被告之要切記祖訓:譜中有冒氏祖先出自蒙古人的記載,要精心保護宗譜。這套宗譜不但內容浩繁,資料珍貴,而其價款也不菲,據記載先祖十五世長泰公捐銀三千五百文(白銀三兩半)得到的,(見《冒氏宗譜》20頁),《新民晚報》2008年3月報導,歷史小說家二月河考證明清時代說:"三兩銀子可以蓋三間房子,三兩銀子可供老百姓八口之家過一年",此三兩半白銀對以農為業的先輩確是一筆巨大支出,無怪呼我們家五代人莫不心懷敬意精心保管一百三十多年,傳至19世祖斌公手中,已成稀世之寶,極為稀罕了,據說全國現存河西派《冒氏宗譜》唯此一套,於是才有1984年搶救性的油印本翻印,才有2006年橫排簡體電子版出版,此二版皆由十八世冒榕齡標點、註譯,遠比線裝本便於閱讀。我們都是年過七旬退休老人,雖少有才華,但有對先人的責任感,有捍衛冒姓族源的決心,更有精力研究宗譜,有時間寫文章,如今又有了這兩本"精神武器",更學會用電腦,在上海和如皋兩地著文,通過電子信箱,在網際網路上閃電般的切磋反擊章句。利用現代科技編輯宗譜、寫文章真是方便之極,這是前人無法比擬的。《冒氏宗譜》內容十分豐富,有傳記、藝文、詩詞數百篇,但尤於歷史原因,沒有直接的詳實的冒氏出自蒙古的記載,只有一些另星的隱晦莫辨、閃爍其詞的記載,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近百年來許多學者考證文章,這些學者都極其認真,但都是旁證、反證、推論,即使很有權威的學者也沒拿出過硬的證據,也正因為如此,才在2005年鄭州和南通出現前面提到的兩篇文章,向冒姓族源發難。他們氣勢洶洶、出口傷人,尖酸刻薄,諷刺挖苦,歷史果真如此嗎?我們必須搞清楚,給予駁斥,挽回影響。我們深信祖訓:"切記譜中有冒氏祖先出自蒙古人的記載",於是我們通讀《冒氏宗譜》的綸音、傳記、墓銘、墓表、藝文、書札、詩詞幾百篇文章詩詞。
偉大的、浩瀚的《冒氏宗譜》對族源有這樣的記載:
一,如皋冒氏來歷不詳。
"宗譜"7頁,明吏部郎中諸讓寫下:"若今如皋冒氏,未詳支派所以來",
"宗譜"297頁,明代大學士李東陽稱:如皋冒氏"先世不見氏族書,亦不知何許人"、"氏不古出"
二,人們要追問如皋冒氏到底哪裡來?
"宗譜"11頁陳鵬年含糊的只說"斷自明開基入籍"。
三,人們還要追問是哪個外族入籍?
"宗譜"7頁諸讓道:恐失之誣,故不究所以來。
四,為什麼不可告人?
"宗譜"8頁明都察院御使冒政無奈何可的嘆道"既不能詳考夫受姓之所由,又不能悉記夫隱顯之實跡"
以上是"宗譜"記載,肯定了如皋冒氏歷史不詳,"氏不古出",與2000多年前的楚棼冒沒有聯繫。但不可公布冒氏先人身份,有重大隱情需要"隱顯",給如皋冒姓蒙蓋一層神秘面紗,使人產生無限暇想……。
以上這些疑問直到16世紀六十年代,"宗譜"請出了明隆皇帝,作了全面系統的回答,
五,隆慶帝曰:如皋冒氏"生於宦族,育自胄闈"(《冒氏宗譜》173頁)。白紙黑字,簡單明僚,皇帝只用了八個大字說明:如皋冒氏是元蒙皇室後代,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隆慶皇帝,明己開國200年,此時蒙漢融洽,冒氏逐步漢化,如皋冒氏還出了好多位為明朝忠心服務的官員,所以皇帝一語揭開冒姓秘密。
六,以上五點記載是深藏在"宗譜"的珠寶,當我們把它們開採到一個籃子裡,我們驚呼這是一隻冒氏族源天衣無縫的,閃爍珠光寶氣的的光環,我們看到冒氏族源,從隱晦莫測到閃爍其詞到一語道破的全過程。深藏宗譜600多年,在道光版《冒氏宗譜》中遙相呼應。
至此我們可以理直氣壯,毫不含糊的向天下宣布:如皋冒氏出自蒙古,冒姓兒女血管里流淌著馬背民族的血液!如皋冒氏無需"自稱",不要"攀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元蒙皇家後人,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
即以其人之道,還諸其人之身!我們要把:"有心作偽","一竅不通"編造謊言"奉還給《如皋冒氏的來源》和《冒襄先世非蒙古人說》兩文的作者!
根據《冒氏宗譜》這些記錄,我們在《南通日報》發表:《如皋冒姓(河西派)始祖是冒致中》 《元室遺臣明世臣》,此二文旨在糾正徐鐵生先生的不確論點。
2006在《尋根》雜誌上發表《"冒氏宗譜"與冒氏來源》,此文旨在論證如皋冒氏族源蒙古。
2008年《尋根》雜誌上發表《為"冒氏偽譜"正名》的文章。
《為"冒氏偽譜"正名》的文章在《尋根》雜誌上發表,在冒氏族源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篇文章徹底批駁了《如皋冒氏的來源》的望字生義,牽強附會,子虛烏有的無稽之談,把強加給冒氏一切不實之詞肅清!
這篇文章徹底清算《如皋冒氏的來源》的流毒!
這篇文章把自封"姓氏專家","冒姓學者"的桂冠給摘下來!
這篇文章如皋冒氏族源出自蒙古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尋根》雜誌1997年到2008年,十年間,發表了"如皋冒氏得姓本末辨"《如皋冒氏的來源》《"冒氏宗譜"與冒氏來源》《為"冒氏偽譜"正名》等四篇文章,這在全國三千多姓氏中是絕無僅有的獨一無二的!
這些文章對冒氏族源出自蒙古從論證-到否定-再到肯定,一個馬鞍形,說明了《尋根》雜誌實事求是,認真負責,公正磊落,我們要感謝《尋根》雜誌!願它愈辦愈好!
研究冒氏文化,宏揚民族交融歷史,我們還寫出:
《如泰地區冒姓歷史狀況》
《明代蒙族清官冒政》
《如皋蒙族武將冒渾、冒重光父子》
《冒氏群星之首冒瑺、冒鸞父子》
《冒致中、冒檜是親兄弟,河西派河東派本是一家》
《一個存在400年的冒氏宗譜編輯部》
《2200年前的冒氏莊園規劃考》
《如皋冒氏-元蒙黃金家族》
《元明清如皋冒氏名人冊》等十幾篇文章,
在《如皋新生活》《發現如皋》《冒氏之家》等多家報紙、雜誌、論壇上發表。受到冒姓族人的讚賞。我們二人,是十四世日容公後人,220年前日容公領著四個兒子,挑挖了四個井溝園地,我倆從小隔河相望,長大後,一在如皋從教一生,一在西北建設一輩,退休後共護族源,共續宗譜。
《冒氏宗譜》明成化年間始修,清道光年間刻本問世,長達400年,宗譜始終以手抄本藏於"冒氏宗詞",宗譜"編輯部"代代傳承,如滾滾江水,從末間斷。
1848年《冒氏宗譜》在如皋刻本問世,數量有限,考證冒氏族源的先賢冒廣生,冒舒堙多居外地,難以直接見到原版《冒氏宗譜》,不可能通讀全部《冒氏宗譜》,但還寫出許多精闢文章,考證出冒氏乃鎮南王脫歡之後,這是無可爭辯、無容置疑的事實,先賢們是冒氏文化中光輝燦爛的明星!是我們冒氏兒女永遠尊敬和學習的榜詳!只有那些別有用心,動機不純,善於串改歷史,製造謊言,無中生有者,才會視而不見,顛倒是非,斷章取義歪曲他們的文章,妄圖顛倒冒氏歷史。
謹以此文告慰先賢,告訴天下冒姓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