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六凡,佛教名詞。
三界內的六種凡夫眾生。雖同為凡夫,但因善惡業果境地的不同,又分為六種,名為六凡,亦稱六道。
具體內容
1、天道。即天界眾生。有三界二十八重天。從人間往上有六重,名“欲界天”,因有男女情慾,故名欲界。欲界以上有四禪十八天,名為“色界天”,因沒有男女情慾,只有色相莊嚴,故名色界。四禪中初、二、三禪各有三天,四禪有九天,合為十八天。色界之外另有四重,名“無色界天”。因沒有色身形相,故名無色界。它只有精神心識的存在,通常還都處在寂靜定境,故又名“四無色定”,也稱“四空天”。2、人道。指人類眾生。諸佛賢聖多出在人間。人道苦樂參半,善於分辨事物的前因後果,易於知若斷集,慕滅修道,能明理祛惑,轉凡成聖。《大智度論》卷四稱:“佛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種”。3、阿修羅道。屬於非天道,是一種大力鬼神,有神通和威力而無德,統率夜叉、羅剎等,以阿修羅為首,故稱阿修羅道。4、畜生道。包括牛羊豕馬及一切蟲禽獸等。此等眾生,生活住處多受自然的支配,無改造環境的能力。有的依附人類生活,如牛羊雞犬等;有的弱肉強食,如虎狼之於獐兔,鷹鷂之於雀蟲。5、餓鬼道。是一種孤貧潦倒受苦之鬼,經常處在饑渴之中,到處遊行求食不得。佛經中謂有歷千百年不聞漿水之聲者,常受餓渴痛苦,故名餓鬼。6、地獄道。即地下牢獄受苦之處,有“八寒”、“八熱”、“無間”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