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公武合體(こうぶがったい),又稱為公武合體論、公武合體運動、公武一和,是日本江戶時代後期(幕末)的一種政治理論,主旨是聯合朝廷(公家)和幕府(武家)改造幕府權力。此政論獲得幕府和部分大藩屬的支持,主要目的是要結合朝廷的權威,壓制當時的尊皇攘夷(尊攘)運動,以避免幕府倒台,和進一步強化幕府的地位。
運動
日本幕末,西方的衝擊促成了日本的民族危機,同時,也加深了幕府統治的危機.以西方衝擊為契機,受控於幕府的朝廷和強藩提出了重新分配政治權力的要求.於是,幕府、朝廷、強藩進行了一場政治上的整合運動,即公武合體運動.公武合體運動是三支政治力量為各自利益而相互妥協的矛盾產物。
政治
幕府末期試圖與朝廷的傳統權威相結合,改組和加強行將崩潰
的幕藩體制的政治運動。這種思想早在國學和水戶學中就已出現,但在面臨外來壓迫的危機下才形成具體的實際政治運動。公,指朝廷;武,指幕府或強藩。公武合體運動,有以幕府為中心的,也有以強藩為中心的。這兩種公武合體運動一方面與尊攘運動矛盾交錯,同時在它們之間也相互進行較量。以幕府為中心的公武合體運動,發生在井伊直弼到久世廣周、安藤信正期間,孝明天皇之妹和宮與第十四代將軍德川家茂的結婚問題,是這一運動的代表性事件。其目的是想通過政治婚姻而使公武結合。以強藩為中心的公武合體運動是由長州藩和薩摩藩分別推進的。長州藩有長井雅樂的《航海遠略》策,就從幕府接受朝廷之命進行開國的政策。薩摩藩的島津久光主張迫令幕府尊奉敕使,進行幕政改革,使強藩加入幕府政權的統治。尊王攘夷
與這些公武合體運動針鋒相對的是尊王攘夷。文久3年8月18日政變,公武合體派驅逐京都的尊攘派勢力,掌握了政局的主導權。同年年底到翌年1864年(元治元年)初,德川慶喜、松平容保、松平慶永、山內豐信、伊達宗城、島津久光等公武合體派強藩大名組成參領會議,但不久分裂解體。
這一方面是由於討幕派掌握主導權的長州藩和薩摩藩實行合作(薩長同盟),因而慶應年間(1865-1867年)政治形勢為之一變,以這兩藩為中心的倒幕運動從此開始控制政局。後來雖然有人提出“公議政體論”,企圖在原來的“公武合體論”的基礎上實行強藩聯合,保存以幕府為中心的勢力,但經過戊辰戰爭,終於建立了以討幕派為中心的維新政權。 幕府這一招實際上是想借天皇證明自身政權的合法性,使維新派沒有攻擊的口實。這場運動的推動者是一些地方的強藩(強勢諸侯)。幕府需要藉此鞏固政權,而強藩則企圖藉此入主國政,但最終結果是幕府壓倒強藩,運動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