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穴

公孫穴

足太陰絡脈,是十五絡脈之一,亦是八脈交會穴,通沖脈,名曰公孫。位於人體的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主治嘔吐,胃痛腹痛,泄瀉痢疾。配中脘穴、內關穴治胃酸過多、胃痛。公孫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足太陰脾經的絡穴,別走陽明。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沖脈。有健脾益胃、通調沖脈、消除痞疾之功。

基本信息

出處

公孫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足太陰脾經的絡穴,別走陽明。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沖脈。有健脾益胃、通調沖脈、消除痞疾之功。

絡穴

公孫穴公孫穴

八脈交會穴,通於沖脈

定位

在足內側緣,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添加添加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跗內側動脈分支及足背靜脈網;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

主治

1、胃痛、嘔吐、腹痛、腹瀉、痢疾等胃腸病證。
2、心煩、失眠、狂證等神志病證。
3、逆氣里急、氣上衝心奔豚氣)等沖脈病證

古代記述:久瘧不嗜食,多寒熱汗出,善嘔,痰壅胸膈,腸鳴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多飲,不嗜臥鼓脹,霍亂,心痛,脾冷胃痛,脅脹,脅痛,食不化,腸風下血,足心熱或痛,癇疾。
近人報導:頭暈,胸痛,心悸,下腹部痙攣,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腸炎,痛經,胎盤滯留,足趾麻痛。

操作

直刺0.6~1.2寸。可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急慢性腸炎、神經性嘔吐、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症等。配中脘、足三里主治胃脘脹痛;配豐隆、膻中主治嘔吐、眩暈。

配伍

1、配豐隆中魁膻中,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嘔吐痰涎,眩暈不已。
2、配解溪中脘足三里,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積的作用,主治飲食停滯,胃脘疼痛。
3、配束骨八風,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方例

嘔吐痰涎、眩暈不已:公孫、豐隆、中魁、膻中。
中脘停食、疼刺不已:公孫、解溪、中脘、三里。
脅肋下痛:公孫、支溝、章門、陽陵泉。
久瘧不食:公孫、內庭、厲兌。
足趾麻痛:公孫、束骨、八風。

名解

1)公孫。公孫,公之輩與孫之輩也,言穴內氣血物質與脾土之間的關係也。脾經物質五行屬土,其父為火,其公為木,其子為金,其孫為水。該穴名意指本穴物質為脾經與沖脈的氣血相會後化成了天部的水濕風氣。本穴物質來源於二個方面,一是太白穴傳來的天部之氣,二是由地部孔隙傳來的沖脈高溫經水。沖脈的高溫地部經水出體表後急速氣化與天部的氣態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濕風氣,故名。(沖脈為經脈之海,其特點是“主滲灌溪谷”,其來源是位於人體重力場中心部的高溫區胞宮,故其氣血物質溫壓較高。而本穴位處人之足部,在地球重力場的制約下,沖脈流行至公孫的物質為下行的水液,流行的通道是沖脈的體內經脈,故沖脈氣血出公孫後會急速氣化。
2)足太陰絡穴。絡,聯絡也。本穴物質為天部的水濕風氣,其運行為橫向輸散脾二經,有聯絡脾胃二經各部氣血的作用,故為足太陰絡穴。
3)沖脈足太陰之會。理同公孫名解。
附註:足太陰經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沖脈。
公孫穴意義:脾經與沖脈的氣血相會後在此化為天部的水濕風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富含水濕的風氣。
運行規律:循脾經上傳商丘穴及傳於胃經。
功能作用:以水濕風氣的形式運化脾經之氣。
添加添加

古代文獻摘錄

《甲乙經》:“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己乃衰,即取公孫及井俞。

《靈樞·經脈》:“去本節之後一寸”;
《醫學入門》:“太白後一寸陷中”;
《循經考穴編》:“赤白肉際。”

《標幽賦》:“脾冷胃疼,瀉公孫而立愈。”

現代報導摘錄

單純性肥胖

配合天樞、梁丘、豐隆,針刺得氣,平補平瀉,天樞加電針,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2次為一療程。

原發性低血壓

配合內關,針刺得氣,用電針治療儀分別連線於雙側同名穴,每次20分鐘,10-20天為一療程。

附註

①據報導,對消化性潰瘍病人進行X線胃腸檢查時,觀察到針刺內關穴、足三里穴對胃蠕動多有增強作用,尤以足三里穴為明顯,而針刺公孫則胃蠕動多減弱。
②據報導,針刺公孫、內關、梁丘等穴有抑制胃酸的分泌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