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武寧軍亂
武寧(今江蘇徐州)前任節度王智興擅募勇悍之士二千人,號銀刀、雕旗、門槍、挾馬等七軍,每月以三百人輪番衛戍節度使府。其後節度使多為文臣,其兵漸驕,小不如意,即眾起喧譁,驅逐主帥,要求賞賜。新任節度使溫璋治軍嚴明,武寧驕兵懼之。溫璋安撫士卒,而驕兵始終猜疑。鹹通三年(八六二)七月。驕兵嘩亂,驅逐溫璋。朝廷知璋無辜,八日,以璋為邠寧(今陝西彬縣)節度使;以浙東(今浙江紹興)觀察使王式為武寧節度使。
蔡京奏罷安南戍兵
鹹通三(八六二)二月,唐廷以南詔屢犯安南(今越南河內),徵發諸道兵三萬人戍守之。五月,嶺西(今廣西南寧)節度使蔡京忌安南經略使蔡襲立功,奏稱邊防無虞,安南戍兵虛費衣糧,饋運艱難,請罷兵各歸本道。朝廷準許。蔡襲屢上奏言群蠻伺探日久,不可無備,請求留五千戍兵,朝廷當政者不聽。
南詔再陷交趾
鹹通三年(八六二)十一月,南詔率群蠻五萬人再犯安南(今越南河內)。都護蔡襲告急,敕發荊南、湖南兩道兵二千人,桂管(今廣西桂林)義征子弟三千人,奔赴邕州,由嶺西節度使鄭愚統轄增援。十二月,南詔圍攻交趾城,蔡襲據城堅守,再求增兵。敕發山南東(今湖北襄樊)弓箭手千人赴援。四年正月,救兵未至,而交趾城已陷落。蔡襲左右皆死,襲徒手力戰,身中十箭,遂溺海而死。幕僚樊綽攜都護印浮富良江走免。荊南將元惟德率將士四百人戰死。南詔留兵二萬,使其將思縉守交趾。附近夷獠皆歸附南詔。敕諸道兵退還,分保嶺西。
文化紀事
敕長安兩街四寺置戒壇度僧
懿宗崇佛,怠於政事,即位以來,於宮中設講席,自唱經,抄錄佛經;數次巡視京城諸寺院,施捨無度;還在鹹泰殿築壇為內宮寺尼受戒,兩街僧、尼皆入宮參加受戒儀式。鹹通三年(八六二)四月,懿宗敕令左、右街四寺(慈恩寺、薦福寺、西明寺、莊嚴寺)各置戒壇,度僧、尼三至七日。
樊綽撰《蠻書》
鹹通三年(八六二)二月,樊綽隨安南經略使蔡襲赴任後,奉命深入南詔偵查虛實。四年正月,南詔攻陷交趾,蔡襲身亡,綽攜都護印浮富良江走免。次年六月,綽受任夔州都督府長史,訪問黔、涇、巴、夏四邑民族情況。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他參考前人著作(袁滋《雲南記》等),撰成《蠻書》十卷,又名《雲南志》、《雲南史記》、《南蠻書》等。該書系現今僅存唐人有關雲南地區專著,是研究南詔及鄰近各國歷史的主要文獻,史料價值極高。原書已佚,今本系從《永樂大典》輯出。
雜譚逸事
蔡襲為安南經略使
鹹通三年(八六二)二月,南詔兵再進犯安南(今越南河內),經略使王寬屢上奏告急。詔以前湖南觀察使蔡襲代寬為安南經略使。命許、滑、徐、汴、荊、襄、潭、鄂等道共出兵三萬人,由蔡襲統轄赴安南抵禦南詔。南詔聞唐兵強盛,遂退走。
蔡京為荊襄以南宣慰安撫使
左庶子蔡京,性貪虐多詐,宰相皆以京有吏才。鹹通三年(八六二)二月,宰相以南詔、群蠻屢擾邊,奏請以蔡京制置嶺南軍事。三月,蔡京還長安,言嶺南事宜稱旨,懿宗以京為荊襄以南宣慰安撫使。
蔡京奏請分嶺南為東、西兩道
嶺南舊分五管:廣(今廣東廣州)、桂(今廣西桂林)、邕(今廣西南寧)、容(今廣西容縣)、安南(今越南河內),皆隸屬嶺南節度使。鹹通三年(八六二)四月,荊襄以南宣慰安撫使蔡京奏請分嶺南為兩道節度,懿宗準奏。五月,敕以廣州為東道節度,邕州為西道節度。割桂管龔(今廣西平南)、象(今廣西象州東北)二州,容管藤(今廣西藤縣)、嚴(今廣西來賓東)二州隸屬邕州。以嶺南節度使韋宙為東道節度使,以蔡京為西道節度使。
王式誅武寧驕兵
鹹通三年(八六二)七月,武寧(今江蘇徐州)驕兵作亂,驅逐節度使溫璋。懿宗詔以浙東觀察使王式為武寧節度使。時式率忠武(今河南許昌)、義成(今河南滑縣)兩軍千餘人鎮壓裘甫起義,仍在浙東。懿宗即命式率忠武、義成軍赴武寧。驕兵聞訊甚懼。八月,式至大彭館(今徐州城外),驕兵派人出城迎謁。式入城就任三日,宴忠武、義成兩軍將士,欲遣還鎮。兩鎮將士皆披甲執兵,式遂命圍驕兵,皆誅殺,銀刀都將邵澤等數千人盡死。
敕減武寧節度兵額
鹹通三年(八六二)八月,王式誅武寧驕兵數千人。廿八日,懿宗以武寧屢為兵亂,敕減節度兵額,置徐州團練使。隸屬兗海(今山東兗州)節度使;以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改隸淮南道(今江蘇揚州);於宿州(今江蘇)置宿泗都團練觀察使。留武寧將士三千人守徐州,其餘皆分隸兗海和宿泗。
蔡京苛政被逐
嶺南西道(今廣西南寧)節度使蔡京為政苛虐,設炮烙之刑,軍民憤怒。鹹通三年(八六二)八月,邕州將士驅逐蔡京。京奔藤州(今廣西藤縣),偽作朝廷敕書及攻討使印,召募鄉丁及土軍回攻邕州。其烏合之眾,一觸即潰。遂逃依桂州,桂州人拒而不納。京無路可投。朝廷聞訊,敕賜其自盡。以桂管觀察使鄭愚為嶺西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