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事件
![(圖)孫思邈](/img/f/6b0/nBnauM3XwMTO2ATN5gzN1gDNzITMxgTN1gTMwADMwAzMxAzL4c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法興寺始建於十六國時期的後涼神鼎元年(401年),唐鹹亨四年(673年)高祖十三子鄭惠王賜藏經三千卷,並建石舍利塔一座,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改名“廣德寺”,唐大曆八年(773年)又造燃燈石塔一座,宋元豐四年(1081年)重建十二圓覺菩薩殿,並更名為“法興寺”,元、明、清又屢有修茸。
與孫思邈同一個時代的盧照鄰在他的做於唐高宗鹹亨四年(也就是公元673年)的《病梨樹賦序》中又說他於公元673年這一年在長安見到孫思邈的時候,孫思邈“自雲開皇辛丑歲生,今年九十二矣。詢之鄉里,鹹雲數百歲人矣。共語周齊間事,歷歷如眼見,以此參之,不啻百歲人也。然猶視聽不衰,神形甚茂,可謂聰明博達不死者矣。”
因許敬宗所修國史不實,命劉仁軌等改修。名畫家中書令閻立本死。立本雍州萬年(今西安)人。繪《職貢圖》等,傳世之作有《歷代帝王圖》(或系摹本)。太宗曾召他繪畫,傳呼“畫師閻立本”,他引以為恥,勸其子“勿習此末技。”
出生
釋一行(公元673-727年)。天文、曆法學家。巨鹿(今屬河北)人。俗家姓張,名遂。生於唐高宗鹹亨四年(公元673年)。
文化紀事
閻立本卒![(圖)封建社會](/img/1/09b/nBnauM3XxgDO4gTO3gzN1gDNzITMxgTN1gTMwADMwAzMxAzL4c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雜譚逸事
詔改修國史
鹹亨四年(六七三)三月,詔劉仁軌等改修國史。太宗、高宗以來,許敬宗掌修國史。敬宗記事阿曲,虛美隱惡。內史舍人封德彝曾曰:“虞世基被誅(為宇文化及所殺),世南(世基弟)匍匐請代;善心之死(敬宗父,同為宇文化及所害),敬宗舞蹈以求生”,為世傳聞,敬宗深恨之,及修史為德彝立傳,盛誣德彝。太宗賜《威風賦》於長孫無忌,敬宗改記賜己之姻親尉遲敬德。敬宗貪財,嫁女於原皇家隸人錢九隴,為之曲敘門閥,升九隴與劉文靜、長孫順德同卷。有蠻酋龐孝泰率兵從討高麗,怯懦敗陣,敬宗納其賄,稱其頻破賊,斬獲數萬,唐將驍勇者唯蘇定方與孝泰。如此等等,多有不實。初,高祖、太宗兩朝實錄有敬播撰記,信而詳直,敬宗並以己之愛憎曲事刪改之。因此,乃有是詔。
高宗制樂章
唐朝皇帝多善音樂。高宗鹹亨四年(六七三)十一月十五日制樂章成,有上元、二儀、三才、四時、五行、六律、七政、八風、九宮、十洲、得一、慶雲之曲,令有司於大祭祀時奏之。
弓月、疏勒來降
鹹亨四年(六七三)十二月二十五日,弓月、疏勒二王來降。其先,弓月叛西突厥興昔亡可汗,南結吐蕃,北招咽面,共攻疏勒,降之。唐高宗遣鴻臚卿蕭嗣業發兵討之,嗣業兵未至,弓月懼,乃偕疏勒入朝。高宗赦其罪,遣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