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況
舊縣名,行政代碼:610123,今為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位於中國陝西省中部,渭河平原東部,南依驪山,北跨渭河。屬西安市。面積1111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59.87萬。漢族為主。漢設新豐縣。唐析置會昌縣,後改昭應縣。宋改臨潼縣。以城臨潼水而得名。1997年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潼縣,改設西安市臨潼區。郵編:710600。代碼:610115。區號:029。臨潼地處陝西關中平原之東,渭水橫貫,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自然條件優越,適宜於人類繁衍生息,相傳上古女媧氏繼興於此。據考古資料,縣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期的原始村落遺址有20處之多,據出土文物證明,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已有人類在此聚居,開始了農業生產活動。臨潼縣的建置歷史久遠,在元以前分為渭河南北兩部分。
渭河以南地區,自遠古女媧繼興於驪起,歷經商、周、秦、漢、隋唐各代,相繼有酈邑、新豐、昭應等十餘縣之設。至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始稱臨潼縣。渭河以北部分,自春秋時晉設櫟邑起,經歷各代,曾相繼設櫟陽、萬年、廣陽、鄣縣等九縣,一直到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始將櫟陽縣降為鎮,併入臨潼。自此臨潼南北兩部合為一縣,地域約為現在的範圍,從元、明、清、民國至今已700餘年。本縣行政區劃,古代以鄉、里、甲為編制,到明代始有明確記載,全縣為4鄉、40里、400甲(每10甲為里)。民國時期以鎮、保、甲為編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幾經調整,1984年確定了以鄉(鎮)、村民委員會(行政村)、村民小組(自然村)為行政區劃。臨潼村落在五、六千年以前已經出現,以後人口不斷繁衍,村落不斷增多,到清乾隆時,已有1300餘村,至1986年,全縣自然村已達1626個。隨著工農業的發展,相應的出現了工商業活動的市鎮,到明朝時全縣已有市鎮11個,清乾隆時發展到18個,民國以後,鎮既是商貿活動的集鎮也是縣以下一級行政單位,共有鎮17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鎮又為工商貿易活動的集鎮。1984年行政區劃改革後,始以新的人口和經濟狀態定了8個鎮均兼有鄉級行政區域職能,其餘的自然集鎮共有9個。從行政建置有關內容的記述中,可以窺見本縣發展的淵源,並由此探知臨潼縣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歷史演變的脈絡。
位置
臨潼縣今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之東,地理坐標為東徑109。5′49″~109。27′50″,北緯34。16′49″~34°44′11″。南接藍田縣,距縣城20公里;北接富平,至縣城49公里;西北接連三原,距縣城44公里;西接高陵,與縣城相距21公里;東接渭南,距縣城35公里;西南與西安市灞橋區為界,至縣城區25公里。臨潼自古為關中要衝,古都長安的東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乾隆《臨潼縣誌》載:“臨潼之為邑,最近郡而處正東,實一郡之門戶也。自京師使命至陝,又西而至蘭州,又西而出嘉峪,涉新疆,其西南則至成都達於打箭爐以至於定西將軍之軍營,莫不喉嗌乎潼關,喘息乎西安。會城而迓勞皆在臨潼,自數道還走京師亦如之。”首都北京與本縣直線距離900公里,有經鄭州與太原兩條鐵路相通(經河南鄭州至北京1185公里;經山西太原至北京1225公里)。
今隴海雙軌電氣化鐵路東通連雲港,西出蘭州直達新疆,現又有鹹銅、西延、西韓鐵路過境,新豐的大型鐵路樞紐站正在興建,溝通全國東西南北。境內公路網已基本形成,其位置之重要,亦遠非昔日可比。
歷史沿革
一、渭河南部分
本縣渭河以南,相傳上古女媧氏繼興於此。商為麗國,周為驪戎國,相繼於今臨潼縣城東24里戲水之西設麗城(商)、驪戎城(周)。《兩京道里記》:“驪戎城高一丈五尺,周四里”。秦時本縣地區屬內史。秦始皇曾在芷陽宮附近設芷陽縣(約在今韓峪油王村),秦王政(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在戲水之西設酈邑,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徙3萬家於此,遂改為酈縣。西漢高祖十年(前197)於今縣城東18里設新豐縣,並將芷陽改為霸陵縣,均屬京兆尹管轄,至三國魏時改霸陵為霸城,東漢靈帝末年(189),曾在新豐僑設陰盤縣,至晉時始分新豐地實設陰盤,屬京兆郡。北周時,霸城、陰盤同時撤銷。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新豐為慶山,天授二年(691)又於零口設鴻門縣(分慶山與渭南縣地)並設鴻州,轄慶山、渭南、櫟陽、鴻門、高陵五縣,大足元年(701)鴻門、鴻州並廢,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慶山為新豐。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於驪山下華清宮北(今縣城處),分新豐、萬年縣地設會昌縣,天寶七年(748)改會昌為昭應縣,並撤銷新豐併入昭應。北宋時,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改昭應為臨潼。唐至北宋,本縣渭河南部均屬京兆府。二、渭河以北部分
渭河以北地區,春秋時晉設櫟邑,秦景公十五年(前562),秦奪晉地,至秦獻公二年(前383)築櫟陽城(其址在今縣城北70里武屯附近),自雍(今鳳翔縣)遷都於櫟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將都遷至鹹陽,改櫟陽為縣。秦時,櫟陽歸屬內史。秦、漢之際,項羽封司馬欣為塞王,曾以櫟陽為都。漢高祖二年(前205),“鎮撫關外父老,還歸都櫟陽”(《史記·高帝記》)。漢高祖七年(前200)遷都長安,置櫟陽為縣,高祖十年(前197),劉邦葬父於櫟陽城北,稱其陵為萬年陵,即在櫟陽城中設萬年縣以奉陵寢。新莽元年(9)改櫟陽、萬年二縣為師亭、異赤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初年(25)撤銷,復設萬年縣。將原櫟陽併入萬年,城址仍在原櫟陽。兩漢時期,櫟陽、萬年均歸屬左馮翊,到三國魏及兩晉均屬京兆郡。南北朝時又屬左馮翊。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和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先後分萬年地設鄣縣(址在今交口鎮)和廣陽縣(址在今櫟陽鎮)。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銷萬年縣併入廣陽,同時將廣陽縣治移至舊萬年(其址古櫟陽,今武屯)。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廣陽縣又改為萬年,歸屬京兆郡,至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將萬年又改為櫟陽,將縣治遷至今櫟陽鎮處。同時分地設平陵縣,武德二年(619)改平陵縣為粟邑縣(其址在今康橋鄉粟邑廟),唐太宗貞觀八年(634)撤銷粟邑縣併入櫟陽。這一時期,櫟陽為雍州所轄,武則天天授二年(691)設鴻州後,櫟陽歸屬鴻州,大足元年(701)鴻州撤銷後,櫟陽改屬華州。五代時期經北宋至金,櫟陽又歸屬京兆府。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始將櫟陽縣撤銷併入臨潼,櫟陽遂降為鎮。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櫟陽併入臨潼後,臨潼南北成為一縣,屬奉元路所轄,明、清時期,均屬西安府。民國初年屬於關中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臨潼為省直轄縣,二十四年(1935)屬陝西省行政督察區第十區(鹹陽)。
1949年5月,臨潼解放,歸屬渭南軍分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1950年進行整編,臨潼歸屬渭南專區,1956年改為省轄,1958年本縣劃歸西安市,1961年復歸渭南專區,1983年10月1日,又歸屬西安市至今。
經濟發展
原臨潼縣的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糧食、棉花,並有芝麻、花生、大麻、石榴和多種藥材。礦產有錳、鐵、長石等。工業有機械、化肥、水泥、採礦、建材等。臨潼石榴、火晶柿子、相橋棗、新豐白醪酒、關中驢等為特產。旅遊資源
風景名勝有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秦始皇陵、華清池、姜寨遺址、扁鵲墓、驪山風景區等。還有國家授時中心。國家授時中心前身是陝西天文台,1966年經國家科委批准籌建,1970年經周恩來總理批准短波授時台試播 ,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發播標準時間和頻率信號;七十年代初,為適應我國戰略武器發射、測控和空間技術發展的需要,經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在陝西天文台增建長波授時台(BPL),1986年通過由國家科委組織的國家級技術鑑定後正式發播標準時間、標準頻率信號。
國家授時中心(陝西天文台)本部地處我國中部腹地——陝西臨潼,這裡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任務,並採用多種手段與國際時間保持同步,同時這裡擁有一支時頻領域的科研隊伍。授時台位於陝西蒲城,主要有短波和長波專用無線電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發播台(代號分別為BPM和B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