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公元584年,改安州為欽州。
2、公元584年,遣開府徐平和出使突厥,將沙缽略其妻可賀敦周千金公主賜姓楊氏,編之屬籍,改封大義公主,寓意公主要以大義為重,不再反隋。
3、公元584年4月,隋破吐谷渾,殺男女萬餘口。
4、公元584年,定縣名為汶陽。
5、公元584年,廢宕州總管府。
6、公元584年,侯景勾結戍守長江的蕭正德,渡江進攻建康。
7、公元584年,《四部目錄》撰成。
8、公元584年,改清澤縣為萬安縣。
9、公元584年,沙缽略遣使向隋求和。
10、公元584年,,齊州發大水。
11、公元584年,隋文帝命宇文愷率水工開鑿了廣通渠(富民渠)引渭水自大興城(隋文帝所建新都,在長安舊城東南,今陝西西安)東到潼關長300餘里,漕運便利。
12、公元584年,在北方邊疆各族與隋朝互結友好的過程中主動承認隋帝為“真皇帝”。
13、公元584年,隋文帝發丁十五萬修築沿長城的城堡數十座。
風景名勝
小商橋
小商橋,位於臨潁縣黃帝廟鄉小商橋南小商河(潁河故道)上。橋為敞肩單孔石拱橋,券面石浮雕有天馬,獅子,蓮花和幾何圖案,拱之上端置有獸,伸出橋身。橋墩下部四角有高浮雕金剛力士像,雙肩扛拱,雙手上托,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動,風格古樸。
據方誌記載,小商橋始建於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現橋主體結構屬北宋建築風格,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最大的一次修築是元大德年間(公元1297-1307年)小商橋是一座時代較早的古石橋,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做工精緻,是研究建築和交通史的重要資料。
新昌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是浙東名剎。位於新昌縣城西南 1.5 公里的南明山。又名石城山。大佛開鑿始於齊永明四年(公元 486 年),至梁天監土五年(公元 516 年)告成。公元 584 年,在石佛洞窟前倚崖建三層殿閣,寺改 “ 瑞像閣 ”
博達大佛塔
博達大佛塔,建造於公元584年,是世界文化遺產,佛塔高38米,周長100米,是世界最大的佛塔之一。據說佛塔內藏著一位高僧的遺骨,此高僧受到佛教和印度教徒的愛戴。
歷史紀事
隋鑿廣通渠583年,隋朝遷入新都大興城後,水陸交通日見繁忙。但大興城地處中原,河流水位並不高漲。而作為漕運的主要幹道渭水,由於當時的水文地質原因,含沙量較高,在不同的河道中沉積了許多泥沙,航道很不通暢,更加阻塞了漕運的順利。開皇四年(584)六月二十一日,隋文帝楊堅詔令太子左庶子宇文愷組織水工開鑿渠道。宇文愷是隋朝著名的建築家,他於528年主持規劃和建設了新都大興城,之後又建設了東都洛陽等宏偉工程。這次他又受命開鑿渠道,引來渭水流經開挖的渠道。渠道從大興城東(今陝西西安北)到潼關(今陝西潼關)共300多里長,為的就是疏通漕運,有利於交通順暢,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廣通渠”。
雜譚逸事
後梁明帝朝隋
後梁天保二十三年(五八四)一月,明帝蕭巋入朝於隋,蕭巋穿天子之服至長安,北面受郊勞。及於大興殿見隋文帝時,楊堅穿天子之服,蕭巋穿朝服,行諸王見天子之禮,君臣並拜。文帝賜與縑萬匹、珍玩多種,獎賞蕭巋的忠誠擁戴。二月十三日,隋文帝於長安郊外灞上設宴餞送蕭巋返國。
隋頒行《甲子元歷》
隋前華州刺史張賓,儀同三司劉暉等造《甲子元歷》,修成奏上。開皇四年(五八四)一月二十九日,隋文帝下詔頒行新修《甲子元歷》。三十日,大赦天下。張賓,道士。楊堅作大丞相時,方行禪代,欲以符命曜於天下,張賓揣知其意,自雲玄象洞曉新曆。因盛言有代謝之徵。又稱楊堅儀非人臣之相。由是大被知遇,常在相府。及受禪之初,擢為華州(今陝西華縣)刺史,與劉暉、太學博士鄭元偉等議造新曆。張賓等人依何承天法微加增損,稱《甲子元歷》。
突厥達頭可汗請降於隋
開皇四年(五八四)二月,突厥蘇尼部男女萬餘口降隋。達頭可汗也入書請降。
賀婁子乾擊吐谷渾
開皇四年(五八四)四月,隋上大將軍賀婁子乾發河西五州兵擊吐谷渾,殺男女二萬餘口,二旬而還。隋文帝以隴西常遭寇掠,令賀婁子乾設塢堡。營田積穀,子乾以隴右河西地廣民稀,不如廣設烽堠,文帝採納。由於賀蘭子乾通曉邊事,二十五日,文帝任其為榆關總管。
靺鞨、契丹等通使於隋
開皇四年(五八四)二月,秣褐遣使入隋貢獻方物。四月十五日,隋文帝宴突厥、高麗、吐谷渾使者於大興殿。五月十二日,契丹酋領莫賀弗遣使請降於隋,隋文帝拜其為大將軍。
隋鑿廣通渠
隋文帝以渭水多沙,深淺不一,影響漕運。開皇四年(五八四)六月二十一日,詔太子左庶子宇文愷帥水工鑿渠,引渭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為廣通渠,漕運通暢。
陳後主封拜將相
至德二年(五八四)五月二十七日,陳後主以尚書僕射永陽王陳伯智為平東將軍、東揚州刺史;江州刺史晉熙王陳叔文為信威將軍、湘州刺史;揚州刺史始興王陳叔重為江州刺史;信武將軍、南琅琊彭城二郡太守南平王陳嶷為揚州刺史;吏部尚書江總為尚書僕射。七月八日,以長沙王陳叔堅為侍中、鎮左將軍。
隋鄧國公竇熾卒
開皇四年(五八四)八月十二日,隋鄧國公竇熾卒。竇熾,字光成,扶風平陵(今陝西鹹陽西北)人,祖先為鮮卑部落大人,累世仕北魏,皆為大官,姓紇豆陵氏。竇熾少時讀儒書,善騎射。北魏未六鎮起義時曾參加葛榮軍,後轉入爾朱榮部,建明元年(五三零)加武衛將軍。隨魏孝武帝元修西入長安依靠宇文泰,大統元年(五三三)以從駕功封縣公。在西魏北周參加沙苑、邙山之戰,武成二年(五六零)拜柱國大將軍。保定元年(五六一)進爵鄧國公。竇熾名位素重,為朝廷元老,常參議軍國大政。至楊堅輔政,百官皆勸進,竇熾以累代受恩,不肯署名,時人高其亮節。隋文踐極,拜熾為太傅。數年後以老病卒,時年七十八歲。諡號為恭。
陳遣謝泉聘隋
開皇四年(五八四)七月,陳遣兼散騎常侍謝泉等聘於隋。八月二十五日,陳將夏侯苗請降於隋,隋文帝以為既與陳通和,不納夏侯苗。
隋文帝就食洛陽
開皇四年(五八四)九月十五日,隋文帝以關中饑饉糧荒,行至洛陽就食。
隋文帝整頓文風
隋文帝楊堅不喜文辭浮華,詔天下公私文翰並宜實錄。泗州刺史司馬幼之文表華艷,即付有司治罪。開皇四年(五八四)九月,治書侍御史李諤也上書指陳當時文章體尚輕薄。認為自魏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以來,崇尚文詞,忽視君人大道,好雕蟲小藝,及至江左南朝,弊害越甚,竟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使文筆日繁,而政治日亂。文帝閱表大加稱讚,以李諤表文頒示四方。
隋與突厥沙缽略可汗和親通使
突厥沙缽略可汗屢為隋所敗,向隋通使請求和親。北周千金公主也自請改姓楊氏,為隋文帝女。開皇四年(五八四)九月,隋文帝遣開府儀同三司徐平和出使沙缽略,更封千金公主為太義公主。晉王楊廣勸乘機離間,文帝不許。沙缽略可汗遣使致書,隋文帝也遣使復書。又遣宰相虞慶則為使,長孫晟為副使,出使突厥。沙缽略可汗向隋稱臣,對隋使行跪拜禮,受璽書。事後大慚,與群下相聚痛哭。以從妹嫁虞慶則,並賜馬千匹送還。
盤盤、百濟向陳奉獻
陳至德二年(五八四)十一月十四日,盤盤國遣使貢獻方物。二十日,百濟國遣使貢獻方物。
隋遣薛道衡騁陳
開皇四年(五八四)十一月,隋文帝遣兼散騎常侍薛道衡、通直散騎常侍豆盧實聘於陳。薛道衡在隋文才蓋世,臨行文帝專門叮囑:勿以言辭傷害陳君臣。
陳後主荒政游嬉
陳至德二年(五八四),後主陳叔寶在陳荒政游嬉,朝政日漸腐敗。後主大修宮闕,臨春、結綺、望仙三閣各高數十丈,金玉珠翠裝飾近古未聞,苑內積石為山,引水為池,雜植奇花異卉。後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綺閣,龔、孔二貴妃居望仙閣。所寵妃嬪還有王、李二美人,張、薛二淑媛,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成天在宮苑游嬉。又選宮女有文學者袁大舍等為女學士。宰相江總不親政務,日夜與孔范、王磋等文士十餘人陪後主游宴後庭,無尊卑之序,時人稱為“狎客”。後主每飲酒,即使諸妃嬪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詩,互相唱和贈答,選其中艷麗之句,譜成新曲,令宮女千餘人習唱。後主自造《玉樹後庭花》、《金釵兩鬢垂》等曲,其音低沉悲哀。《臨春樂》曲則歌唱臨春閣快樂,其餘大都頌美諸妃嬪之容貌。君臣酣歌,自夕達旦,以為經常。張貴妃名麗華,原為兵士女,充龔貴妃侍女,後主見而喜愛,得幸生子陳深,寵冠後庭。由於游嬉無度,百司啟奏政事,皆因宦官蔡脫兒、李善度進請,後主置張貴妃於膝上,二人共裁決。於是宦官妃主內外連結,援引宗戚,縱橫不法,賣官鬻獄,貨賂公行。倖臣孔范與孔貴妃結為兄妹,內外勾結,打擊直諫之臣。中書舍人施文慶薦恩倖小人沈客卿、陽惠明、徐哲、暨慧景等,掌典機密。後主盛修宮闕,府庫空虛,於是以陽惠明為太市令,暨慧景為尚書金、倉都令史,大征關市之稅,並及士人、軍人,使歲入高過往年數十倍。士民嗟怨,而陳後主卻大喜,大小政事無不委交施文慶等去辦,於是群小充斥朝廷。孔范自稱文武才能舉朝莫及,群小為其捧場,自是將帥有小過失即收奪兵權,分配給群小。收奪大將任忠部曲配給孔范。於是文武解體,陳在內部腐化中逐漸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