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49年

公元前449年

公元前449年是壬辰年,周貞定王介二十年。這一年的大事有:希波戰爭、羅馬頒行十二銅表法、希臘雕塑藝術進入了全盛時期,《擲鐵餅者》是古希臘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在羅馬,平民和貴族衝突的歷史有相當的一部分早已成為傳說和神話,卡努雷阿法案容許平民和貴族締結合法的婚姻。

大事記

希波戰爭爆發

導火索:希臘城邦反抗波斯帝國侵略的戰爭,導火索是公元前500年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米利都發生的反波斯統治起義。

三次入侵:波斯軍隊先後三次大舉入侵希臘:第一次在前492年,大流士一世遣摩多牛斯率海陸軍遠征希臘,因陸軍在色雷斯境內受阻,海軍行至亞陀斯海角遭受風暴,損失慘重,遂無功而返;第二次在前490年,大流士遣達提斯率約十萬軍隊、六百艘戰艦橫渡愛琴海,先攻占優卑亞島西岸的埃勒特里亞,然後在雅典北部的馬拉松登入,在此地爆發了馬拉松之戰,波斯軍大敗退回;第三次在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軍五十萬、戰艦千艘進攻希臘,陸軍奪取德摩比利隘口,進占並破壞了雅典城,但海軍在繞過蘇尼昂海角後,於薩拉米斯灣被雅典打敗,倉皇退卻,次年,陸軍又敗於中希臘布拉

(圖)公元前449年公元前449年--十二銅表法

波斯軍敗:前478年,提洛同盟建立,希臘開始轉守為攻,前449年,在賽普勒斯島的薩拉米斯城附近打敗波斯軍,迫使波斯簽訂《卡里阿斯契約》,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雙方媾和:波斯軍第三次遠征失敗後,以雅典為首的希臘聯軍乘勝反攻。公元前478年,雅典艦隊占領赫勒斯滂海峽北岸的重鎮塞斯托斯,從而控制了通向黑海的要道。同年,雅典聯合愛琴海沿岸各城邦成立提洛同盟。公元前 476年,希臘聯軍在西門指揮下攻占色雷斯沿海地區、愛琴海許多島嶼和拜占庭。公元前 468年,希臘海軍在歐里墨東河口大敗波斯艦隊。公元前449年,希臘海軍在賽普勒斯島東岸的薩拉米斯城附近重創波斯軍,至此雙方同意媾和。雅典派全權代表卡里阿斯赴波斯首都蘇薩談判並簽訂了《卡里阿斯和約》。和約規定:波斯放棄對愛琴海及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黑海出口)的控制,承認小亞細亞西岸希臘諸城邦的獨立地位。希波戰爭至此結束,雅典成為愛琴海地區霸主

制定十二銅表法

(圖)公元前449年公元前449年--十二銅表法

簡介:羅馬政府被迫於公元前451——449年頒布了羅馬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銅表法》。 羅馬頒行十二銅表法十二銅表法(Law of the Twelve Tables ),是古羅馬在約前450年制定的法律,因為據說刻在12塊銅牌(也有說是著色的木牌)上,故而得名。

實質:“十二銅表法”包括債務法、繼承法、婚姻法以及訴訟程式等各個方面,基本上是羅馬人傳統習慣法的彙編,表現出維護貴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傾向。“十二銅表法”體現出古代羅馬人的法治精神和奴隸制國家的本質特點。

歷史:公元前454年,羅馬元老院被迫承認人民大會制定法典的決議,設定法典編纂委員10人,並派人赴希臘考察法制,至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第二年又補充二表。這就是著名的《十二表法》。因各表系由青銅鑄成,故習慣上稱作《十二銅表法》。這些法律條文後經森圖里亞會議批准,公布於羅馬廣場。這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公元前390年,高盧人入侵羅馬,在戰火中銅表全部被毀,原文散佚,現在只能從其他古代著作中略見梗概。

內容:十二銅表法的內容分別為:傳喚、審理 、求償、家父權、繼承及監護、所有權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之補充、後五表之補充等十二篇。十二銅表法頒布之後,就成為共和時期羅馬法律的主要淵源。

希臘的雕塑藝術

(圖)公元前449年希臘雕刻藝術--《擲鐵餅者》

公元前449年到公元前334年是希臘雕塑藝術的全盛時期,藝術史上稱為“古典時期”,大量優秀的雕塑作品出自這個時期,《擲鐵餅者》就是現存流傳最廣的藝術傑作之一,也是古希臘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這個作品是古希臘雕塑藝術的里程碑,顯示出希臘雕刻藝術已經完全成熟。雕塑讚美了人體的美和運動所飽含的生命力,表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雖然原作已經失傳,但我們仍能從複製品中感受到那生命力爆發的強烈震撼,也是我們研究古希臘雕刻的重要資料。

《擲鐵餅者》取材於希臘的現實生活中的體育競技活動,刻劃的是一名強健的男子在擲鐵餅過程中最具有表現力的瞬間。雕塑選擇的鐵餅擺回到最高點、即將拋出的一剎那,有著強烈的“引而不發”的吸引力。雖然是一件靜止的雕塑,但藝術家把握住了從一種狀態轉換到另一種狀態的關鍵環節,達到了使觀眾心理上獲得“運動感”效果,成為後世藝術創作典範。

擲鐵餅的強烈動感與雕像的穩定感結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個雕像身體自由屈伸和鏇轉的軸心,同時又保持了雕像的穩定性。擲鐵餅者張開的雙臂象一張拉滿弦的弓,帶動了身體的彎曲,呈現出不穩定狀態,但高舉的鐵餅又把人體全部的運動統一了起來,使人們又體會到了暫時的平衡。整尊雕像充滿了連貫的運動感和節奏感,突破了藝術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傳遞了運動的意念,把人體的和諧、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達得淋漓盡致。體現了古希臘的藝術家們不僅在藝術技巧上,同時也在藝術思想和表現力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尊雕像被認為是“空間中凝固的永恆”,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體育運動的最佳標誌。

卡努雷阿法案容許平民和貴族締結合法的婚姻:

在羅馬,平民和貴族衝突的歷史有相當的一部分早已成為傳說和神話。平民爭取自身權益的鬥爭成果通過變成法律和政治制度鞏固下來,並因此而為後人所知。平民的政治活動採取和平有秩序的方式。他們先是選出5位保民官(後來增加到10位)作為代言人,並成功地要求元老院和執政官承認保民官人身不可侵犯的地位和否決執政官立法提案的權力。保民官因此不僅可以保護平民,而且能夠對立法活動施加影響。《十二銅板法》(公元前450年最後編成)是平民較早的一個政治勝利。這部成文的法典對貴族無法無天的暴虐行為有所限制。

公元前449年的卡努雷阿法案容許平民貴族締結合法的婚姻。公元前367年的李錫尼-賽克斯法案限制大地產,允許債務人把已支付的利息算成本金還債,但仍然沒有廢除債權法。這一法案還規定執政官必須有一人是平民,祭司有一部分也必須由平民擔任。古老而無情的債權法要到40年之後才被廢除。根據公元前287年的霍騰西阿法案,平民大會所通過的決議和全體公民大會決議一樣有效。實際上在公元前339年以前,平民會議決議就可能已經具有這樣的性質。平民的上層因為上述的各種法案而取得和貴族相當的地位,二者逐漸融合成新貴族。

修建赫菲斯托斯神廟:

(圖)公元前449年公元前449年修建的赫菲斯托斯神廟

位於雅典赫菲斯托斯神廟(特塞印)建於公元前449年,是一個外觀保存比較完好的建築。 

在希臘旅遊所見到的神廟(遺址)均為宏偉的白色大理石廊柱式建築。在希臘首都雅典衛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崗上,聳峙著一座巍峨的長方形建築物,這就是在世界藝術寶庫中著名的帕特儂神廟。帕特農神廟是雅典衛城主體建築,為歌頌雅典戰勝波斯侵略者的勝利而建。設計人為伊克梯諾和卡里克利特。神廟是獻給女戰神與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宙斯神廟位於奧林匹亞村,是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也是古希臘最大的神廟之一。它是用白色的大理石建造而成的,長64米,寬28米,周圍有34根圓柱。從這兩座神廟(遺址)的宏偉丰姿,可以想像當年的風采。

雅典與波斯簽定和約:

公元前449年雅典代表卡利亞斯與波斯簽定和約,史稱《卡利亞斯和約》。和約規定波斯放棄對小亞細亞諸希臘城邦的統治,波斯軍艦不得進入愛琴海,賽普勒斯歸波斯管轄。

希臘人在戰爭中的勝利首先歸因於戰爭對他們而言所具有的正義性,從而激發起他們的巨大愛國熱情,促使各邦內部和各邦之間緊密團結;同時也由於希臘重裝步兵和軍艦技術上的優勢以及將領的正確指揮。希臘人維護了國家的獨立,並為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戰爭進程和結局對雅典城邦制度的發展和雅典的對外擴張影響尤深,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和奴隸制的發展。希波戰爭所造成的希臘政治格局,對於後來希臘歷史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薩賓被羅馬擊敗:

早在公元前5世紀薩賓就與羅馬發生衝突,後經多次劫掠,於公元前449年被羅馬擊敗。至公元前290年,為羅馬所徹底消滅,所有薩賓人被授予無選舉權的羅馬公民權。羅馬人劫掠婦女已成了歷史上經常提到的一件重大民族矛盾史,因而也常被藝術家所採用。普桑自從創作了這兩幅變體畫和另一幅《七聖事》以後,他的聲譽在羅馬很快提高了。 1640年,普桑被法王路易十三召回巴黎

逝世

(圖)公元前449年公元前449年孔子像

孔子 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後來又被評為政治家,於公元前551年出生於山東曲阜的陬邑(現在曲阜東南的尼山),於公元前479年去世後歸葬於泗水。

回到魯國後的孔子雖然被魯哀公封為了國父,像個顧問一樣,但是並不讓孔子攝政,孔子覺得一生的奔波,想進入仕途,繼承古聖先賢的大業,恢復周禮,教化萬民,這些都無法實現。孔子看到在魯國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便想在有生之年,把經驗教訓告訴後人,於是決定重新刪述六經,去邪存正,為了更好的教育後人孔子決定將魯國的歷史從開始紀年起到哀公止,寫一部完整的時序記載編寫的《春秋》,《春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史。

在孔子七十歲的時候,兒子孔鯉去世,隨後大徒弟顏回也離孔子而去,不久衛國政變子路在衛國的政變中戰死。聽到這些訊息,孔子十分的悲痛,而就在孔子達到禮的最高境界的同時,他也發出了低吟“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不久孔子在公元前449年離開了人世,就這樣一生以禮教為己任的孔子,結束了坎坷的一生,給後人留下了一整套得治國教人的思想。

色彌斯托克勒 (約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49年),雅典著名政治家。希波戰爭初期他在雅典推行民主改革,使貴族會議的成分發生改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