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54年

公元前454年

公元前454年是年農曆丁亥年,周定王十五年,魯悼公十四年。左丘明所作《左傳》、雅典遠征、同盟金庫遷至雅典、希羅多德因反對城邦僭主而被放逐出境避居薩摩斯島、希波戰爭、羅馬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陶淵明隱居九峰等。

左傳

這個丁亥年,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所敘述重要史事的終止時間。前面所說的晉國“六卿”,由於在前458年其中的范氏、中行氏被攻滅,變成了“四卿”,其中,智氏為老大。而到了這一年,智氏家主——智瑤還惦記著把蛋糕再做大一點。他首先脅迫韓、魏共攻趙氏於晉陽(今太原市一帶),趙襄子率晉陽軍民固守城池,相持一年之久。

雅典遠征

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 (前460-前446) 是後來大戰的序曲,如二十世紀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曲。戰爭主要在雅典與科林斯之間進行,持續了十六年。科林斯所處的位置本應構成雅典和斯巴達間的緩衝國。事實上,科林斯與雅典關係向來不錯,曾在薩拉米斯海戰中與雅典密切合作,一道打敗了波斯海軍。但雅典向西擴張,特別是囊括了西西里島和亞平寧半島(義大利)以後,科林斯的市場和原料來源被雅典控制,繁榮不再有保障;而且科林斯的富裕鄰邦 (或者說是“後院”)米加拉 (Megara) 遭到了雅典侵略和長期貿易禁運。第一次戰役 (前460年) 科林斯獲勝,但次年 (前459年) 雅典則獲得了決定性勝利,雙方在公元前446年就雅典和科林斯之間的愛琴島 (Aegina) 的自治地位訂立了和平協定,雅典後來違反這個條約,是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直接原因之一。接下來雅典在希臘中部鎮壓比奧夏地區的造反,與斯巴達發生衝突。

公元前458年雙方在比奧夏地區發生大戰,雅典小勝,此後長期控制比奧夏地區。公元前454年雅典遠征埃及遭到慘重失敗,公元前451年與斯巴達訂立了“三十年和平協定”。但這個條約只維持了二十年和平。

同盟金庫

從公元前5世紀60年代起,雅典逐漸將提洛同盟變為它控制和剝削盟國的工具,變成事實上的盟主。因而史書中亦常稱提洛同盟為“雅典霸國”或“雅典帝國”。公元前454年同盟金庫遷至雅典。公元前449年希波戰爭結束後,盟捐成為雅典強令繳納並隨意用於本國需要的貢款。雅典向盟國派出大批軍事殖民者,嚴厲鎮壓宣布退盟的城邦,強令盟國的重要案件交雅典審理,規定盟國採用雅典的鑄幣,支持建立親雅典的民主政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雅典更要求盟國增派援軍和任意增加盟捐。斯巴達則利用盟國的不滿,支持它們反對雅典,脫離提洛同盟。公元前404年,戰敗的雅典根據與斯巴達簽訂的和約,被迫解散提洛同盟。

提洛同盟的建立及其性質的演變,對雅典和加盟各邦以及整個希臘世界的政治、經濟發展都有重大影響。

希羅多德

(圖)公元前454年公元前454年希羅多德

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年-前425年),古希臘歷史學家。生於愛奧尼亞地區的哈利卡納索斯城邦。公元前454年,他因反對城邦僭主而被放逐出境,避居於薩摩斯島。後來漫遊各地尋訪古蹟、考察當地的民俗風情、搜羅天下逸聞。公元前447年,他以外籍移民的身份留居雅典,與伯里克利等人交誼甚篤。公元前444年前後,他隨雅典移民隊來到了義大利南端的圖裡伊,並取得該城邦的公民權。此後便在那裡著述終老,直到去世。

希羅多德,從古羅馬時代起就被譽為“歷史之父”。他出生於小亞細亞西南的海濱城市哈利卡爾納索斯。大約在30歲左右時,希羅多德開始了一次範圍廣泛的遊歷,向北走到黑海北岸,向南到達埃及最南端,向東至兩河流域下游一帶,向西抵達義大利半島和西西里島。每到一地,希羅多德都尋訪古蹟、考察當地的民俗風情、搜羅當地的逸聞趣事,並一一記錄下來。公元前443年春季,希羅多德移居義大利南端的圖裡翁城邦,開始根據遊歷的經歷創作《歷史》。公元前425年希羅多德在此地去世。

其所著《歷史》又名《希臘波斯戰爭史》,書中不僅記述了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內容,而目敘述了各國各地區的地理形勢、經濟生活、民情風俗、宗教信仰等等。這部“百科全書”式的巨著,不僅是西方史學的奠基之作,開創了西方歷史寫作中的敘述體體裁,而且也是西方歷史上第一部文化史著作。

希波戰爭

(圖)公元前454年希波戰爭形勢圖

希波戰爭的第二階段 此後,希臘人由防禦轉入進攻,戰場移到色雷斯小亞細亞。當時對海外事務尚不關心的斯巴達逐漸退出戰鬥。公元前 478年成立的由雅典領導的提洛同盟承擔起繼續與波斯作戰的任務。公元前 468年,雅典將軍西門在亞洲的埃於呂麥頓河口大敗波斯海、陸軍。此後波斯再未能發動重大反攻。公元前460 年埃及發生反波斯起義,雅典派龐大艦隊支援起義者,於公元前454年蒙受重大損失而終。公元前449年,雅典海軍又在賽普勒斯的薩拉米斯城附近大敗波斯軍,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公元前449年雅典代表卡利亞斯與波斯簽定和約(史稱《卡利亞斯和約》),規定波斯放棄對小亞細亞諸希臘城邦的統治,波斯軍艦不得進入愛琴海,賽普勒斯歸波斯管轄。

希臘人在戰爭中的勝利首先歸因於戰爭對他們而言所具有的正義性,從而激發起他們的巨大愛國熱情,促使各邦內部和各邦之間緊密團結;同時也由於希臘重裝步兵和軍艦技術上的優勢以及將領的正確指揮。希臘人維護了國家的獨立,並為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戰爭進程和結局對雅典城邦制度的發展和雅典的對外擴張影響尤深,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和奴隸制的發展。希波戰爭所造成的希臘政治格局,對於後來希臘歷史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成文法典

羅馬共和國最初實行的是習慣法,法律的解釋權和司法權都在貴族手中,因此平民的利益很難得到法律的保障。在平民的要求下,公元前454年,羅馬元老院同意制定成文法,並派遣代表團赴雅典研究梭倫制定的新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法典被攜刻在12塊銅板上,因此被稱為“十二銅表法”。“十二銅表法”後來成了羅馬法系即歐洲大陸法系的淵源。

希洛起義

約公元前640年,希洛人發動長達十幾年的武裝起義。公元前454年,斯巴達境內的希洛人再次起義。他們英勇頑強,直逼斯巴達城下,堅持了長達10年的鬥爭。斯巴達人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給了起義軍自由。斯巴達的統治也因此受到沉重的打擊。公元前4世紀中葉以後,斯巴達一天天走向衰亡。

陶淵明

(圖)公元前454年公元前454年陶淵明

陶淵明隱居九峰:

王暉在《三河道中》(即蘭江、婺江、衢江)描繪道:“龍丘風土類中原,雨勢山開百里川,白鷺水田摩詰畫,桃花溪洞武陵船。” 黃濤的《龍丘十二景)“擬補桑欽浙水經,派溪南望萬松青。始知晉記桃源洞;不獨嚴陵處於星。精舍香深春畫水,浮圖影斷晚雲停。人間只有漁家樂,爛醉船頭自獨醒”。“昔人早巳歡賢勞,十載何堪第六曹。忽報兩岸秋水盛,回看千裏白雲高。遠塗重負歸方釋,巧宦爭馳戰敢口。為想東陽名酒熟,和陶詩就合風騷。”這道詩的作者是吳寬,題目是《次韻胡彥超致仕留別》(胡彥超,原博長州人,禮部尚書)。湯溪知縣吳口的《別九峰山》則更使人浮想連翩。“溪湯勝覽九峰山,山上愛余曾一攀。層巒截崇白雲出,短杖逍遙青草閒。兩岸薄書多負約,幾樽酒重開開顏。山靈莫訝歸來晚,陶令於今且閉關。” 元代詩人於石(九日登古城山):“信步躋攀感舊遊,寒煙衰草思悠候;西風白髮空驚老,晚節黃花獨耐秋。宇廟幾人歡喜飲,江山一生古今愁。淵明三徑今猶在,自笑不如歸去去休。” 別外,龍游縣舊志中有一首署名“陶令君”的《烏石山》詩,原載唐人所作,今考群書均未知其為何人。觀其作品風格,筆者認為也許是陶淵明隱居九峰時的作品。詩云:“岩壑六七崦,茅茨三兩家。整巢歸燕子,刺水長蒲芽。貫碧流春漲,埋紅落野花。團隨木上坐,腳力未須嗟。”

美白“進化論”

公元前454年,古希臘人對美容健康的重視不亞於埃及人,他們接受了從埃及傳入的美容方法和手法,並把化妝變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眼部塗銻粉,面頰及嘴唇硃砂,把香花研成香粉,用白鉛研磨成粉敷之於面——這種含有化學元素的美白方法顯然沒有埃及人的油脂來得健康、安全,但足可見古希臘人對肌膚白皙的追求。一位詩人曾對此進行描述——“她們(貴婦)如果在夏季外出時,其汗會順臉而下,在頭頸里流成紅色的皺紋。而頭髮拂其面,竟成白色。”事實上,後來歐洲流行的“厚妝”風潮,便發軔於此。

征服了埃及與希臘的古羅馬人對“美白”的追求發揮到極致:女人用鮮奶、玉蜀黍、麵粉、水仙花莖、蜂蜜與美酒製成美白面膜,用白堊及白鉛的混合物製成粉遮蓋瑕疵;男人也加入這股風潮——公元前454年,羅馬男子開始修面,白淨無須的臉在當時蔚然成風。柏拉圖甚至曾經寫道:“沒塗脂抹粉的女人就像沒放鹽的食物一樣。”

可悲的是,古羅馬人對用鉛粉製成的化妝品樂此不疲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其亡國的原因之一。鉛粉可以使肌膚變得白皙細嫩,但長期使用,蓄積在骨骼、軟組織中、特別是腦中的鉛能導致人體生理功能下降,幼兒智慧型低下。據記載,古羅馬特洛伊貴族35名結婚的王公有半數不育,其餘人雖能生育,但所生的孩子幾乎個個都是低能兒和痴呆兒。統治集團日漸衰退,最終難逃滅頂之災。

魯悼公

魯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卒。

魯悼公,即姬寧,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二十七任君主。他為魯哀公兒子,承襲魯哀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1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