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年

公元前200年

公元前200年,西漢建立,劉邦三年,公元前200年,西漢與匈奴白登之戰。

簡介

劉邦建未央宮公元前200年,劉邦建未央宮。未央宮,中國西漢皇家宮殿。今址位於今陝西西安西北約3千米處。當年位於西漢都城長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長樂宮之西,漢時稱西宮。為漢高祖七年(前200)在秦章台基礎上修建,同年自櫟陽遷都長安。漢未央宮是漢朝君臣朝會的地方。總體的布局呈長方形,四面築有圍牆。東西兩牆各長2150米,南北兩牆各長2250米,全宮面積約5平方公里,約占全城總面積的七分之一,較長樂宮稍小,但建築本身的壯麗宏偉則有過之。據記載,四面建宮門各一,唯東門和北門有闕。宮內有殿堂四十餘屋,還有六座小山和多處水池,大小門戶近百,與長樂宮之間又建有閣道相通。今日發現的建築遺蹟,有位於中央的前殿,前殿基壇東西寬約200米,南北長約350米,最高處15米,的所在。據勘測,前殿居全宮的正中,其基壇是利用龍首山的丘陵造成的。匈奴攻代
(圖)代國遺址代國遺址

公元前200年,匈奴攻代,代王喜棄國自刎。代國,是西漢最北方的諸侯國,甚至比燕國還要靠北。代國都城是平城(現在的大同),其地方北到大漠,南到雁門關,西到黃河,東與燕國接壤,境內有恆山、五台山之險,地方大約五百里,與匈奴非常接近,所謂“天下用武之地”是也。代國一向是“胡漢雜居”,人民剽悍尚武,盛產優秀的士兵,也不缺乏馬匹,而且因為地處塞外(雁門關已經算是“邊塞”了),自然環境惡劣,一直有向南擴張的野心,而且也曾經付諸實施——代國在帝國歷史上,曾經兩次謀反,一次是在章帝時期跟匈奴人合謀攻擊雁門關,被朝廷任命的代國相國發覺,代王只好喬裝打扮逃往匈奴,後來就死在匈奴。此次謀反敗露後,章帝一度打算撤消代國,但丞相說:“代國是防禦匈奴的第一道屏障,現在朝廷並無良將,還是分封給皇上的愛子比較好。”於是重新建立代國,封章帝的第四子為代王。

白登之戰
(圖)白登之戰白登之戰

公元前200年,西漢與匈奴白登之戰。漢高祖七年(前200),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這年冬天,劉邦親率32萬大軍迎擊匈奴。在銅0(山西沁縣)一帶接連打了幾次勝仗,乘勝進兵至平城(大同)。劉邦不聽婁敬勸阻,率兵進入冒頓單于40萬騎兵的包圍圈,雖經激戰,難以突圍,在白登山(今馬鋪山)上被圍七天七夜。後劉邦採用陳平計,重賄單於之妻閼氏,加上援軍即將到達,方才解圍。戰後,劉邦命周勃、樊噲率兵20萬守代地,並派婁敬前去匈奴和親。

賈誼出生
(圖)賈誼賈誼

公元前200年,賈誼出生。賈誼(前200~前168年),又稱賈太傅、賈長沙、賈生。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人,漢族。西漢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18歲即有才名,年輕時由河南郡守吳公推薦,20餘歲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但是在23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傅。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後,賈誼深自歉疚,直至33歲憂傷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如《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一稱《治安策》)等都很有名;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著。賈誼(公元前201—前169年)幾乎已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他在歷史上儼然是其美德在當時未得到賞識的政治家的典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