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價值計量理論與實務

公允價值計量理論與實務

《公允價值計量理論與實務》是作者近年來對公允價值計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作者以FASB和IASB的現行會計準則及最新研究成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公司法》、《證券法》、中國最新會計審計準則體系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資產評估準則體系與規範指南等行業規範為依據,基於經濟全球化與會計國際趨同這一特定的背景,在對現有研究成果系統梳理和借鑑的基礎上,以財務報告目標革新與會計計量屬性的變遷為出發點,通過對公允價值的內涵及其確定途徑的分析,闡明了公允價值兼具相關性與可靠性的質量特徵。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新會計審計準則對公允價值的再次引入為我國評估業既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必將加大資產評估師及審計師的執業風險。最後對我國新會計審計準則中再次引入公允價值後的動因及可能面臨的現實困境進行了分析,並就如何提高公允價值信息質量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作者對公允價值理論基礎及在實踐中的使用情況的見解未必成熟和全面,僅以資商榷。倘若能對我國公允價值計量的理論研究和實務套用有所裨益,則是作者莫大的欣慰。

作者簡介

徐玉德,江蘇連雲港人。博士。現為財政部科研所財務會計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高級會計師、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會計與評估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理事。主要從事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財務管理、納稅籌劃、企業價值分析及評估等領域研究。先後在《會計研究》《財政研究》《中國證券報》等報刊發表論文70餘篇,主編、參編、翻譯著作15部。先後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財政部、科技部等多項科研項目。

目錄

公允價值計量理論與實務公允價值計量理論與實務

第1章財務報告目標革新與公允價值計量

1.1會計計量是會計系統的核心職能

1.1.1會計計量是會計管理職能的核心體現

1.1.2會計計量在財務會計運行系統中處於核心地位

1.2會計計量模式及其選擇

1.2.1會計計量模式的構成要素

1.2.2會計計量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

1.3財務報告目標革新與公允價值的引入

1.3.1財務報告目標:受託責任觀決策有用觀的有機融合

1.3.2會計信息質量與財務報告目標的交叉相關性”

1.3.3財務報告目標革新與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的衝突

1.3.4會計計量屬性:從歷史成本到公允價值

1.4本章小結

第2章公允價值計量的理論基礎與確定方法選擇

2.1公允價值計量的理論基礎

2.1.1現代產權理論奠定了公允價值計量的制度基礎

2.1.2資本保全理論是選擇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重要原因

2.1.3財務報告目標革新引致了公允價值計量的現實需求

2.1.4資產計價模式轉變及資產負債觀的確立掃清了公允價值運用的理論障礙

2.2公允價值的內涵及其本質特徵

2.2.1公允價值的內涵及特點

2.2.2公允價值本質的多維透視

2.3公允價值確定的基本途徑分析和方法選擇

2.3.1公允價值確定的基本途徑

2.3.2三種確定模式的利弊分析與選擇

2.4公允價值計量:基於會計信息質量的理論分析

2.4.1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與可靠性的權衡

2.4.2公允價值兼具相關性與可靠性質量特徵

2.5本章小結

第3章公允價值計量的國際套用及研究進展

3.1FASB關於公允價值計量的實務套用及研究進展

3.1.1美國關於公允價值計量的實務套用

3.1.2FASB關於公允價值研究的最新進展及主要內容

3.1.3SFAS157的主要貢獻

3.2IASB關於公允價值計量的套用及其國際推廣

3.2.1IASB關於公允價值計量的實務套用

3.2.2IASB關於公允價值計量研究的最新進展

3.2.3公允價值會計的國際推廣——以歐盟為例

3.3本章小結

第4章CAS中公允價值計量的套用及國際比較

4.1公允價值在CAS中套用的變遷分析

4.1.1公允價值在CAS中套用的變遷歷程

4.1.2新會計準則體系再次引入公允價值的背景分析

4.2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中的套用及會計處理

4.2.1公允價值在CAS中的套用: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

4.2.2新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套用的基本要求

4.2.3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的賬戶設定及其會計處理

4.3IAS/IFRS與CAS關於公允價值套用的比較分析

4.3.1IAS/IFRS與CAS關於公允價值套用的總體比較

4.3.2公允價值在IAS/IFRS和CAS中套用的具體比較

4.4本章小結

第5章公允價值計量與專業評估的融合與銜接互動

5.1資產評估是對評估對象價值估算的活動過程

5.1.1資產評估既依賴於會計又能為會計提供技術支持

5.1.2資產評估的“價值”並非會計計量中的“公允價值

5.2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專業評估作用凸顯

5.2.1公允價值的引入為評估業帶來機遇和挑戰

5.2.2專業評估能夠為公允價值計量提供強力支持

5.2.3評估行業服務於公允價值計量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5.3美歐關於公允價值計量及評估的實踐經驗

5.3.1美國關於公允價值的計量及其與專業評估的銜接互動

5.3.2歐盟關於公允價值計量及評估的實踐:以德英為例

5.4我國關於公允價值評估的實踐、規範及發展動向

5.4.1我國現行法規下,專業評估與會計計量之間的對接

5.4.2公允價值模式下專業評估的規範及發展動向

5.5本章小結

第6章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審計

6.1執業審計: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保障

6.2公允價值計量或將引發審計風險

6.2.1公允價值計量加大審計風險

6.2.2審計風險評價

6.3公允價值計量與披露的審計責任及關注重點

6.3.1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的審計責任

6.3.2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審計重點

6.4CIAS1322:公允價值審計的操作指南

6.4.1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及重大錯報風險的審計

6.4.2利用專家的工作

6.4.3評價審計程式實施的結果

6.4.4與治理層的溝通

6.5本章小結

第7章公允價值運用:影響、現實障礙及未來展望

7.1公允價值運用的經濟後果及其表現分析

7.1.1公允價值運用的經濟後果及總體表現

7.1.2CAS引入公允價值後對企業的具體影響及案例分析

7.2公允價值在我國運用的現實障礙分析

7.2.1缺乏健全、成熟、有效的市場經濟環境

7.2.2公允價值的認定缺乏應有的技術支持

7.2.3會計準則體系尚不健全,執行與監管機制有待完善

7.2.4管理層及從業人員素質水平成為其全面推行的直接障礙

7.2.5職業判斷空間的加大使其易成為管理當局操縱利潤的工具

7.3適時創造有利條件,構建公允價值有效運用的長效機制

7.3.1健全和完善市場機制,創建公平、有效的市場經濟環境

7.3.2最佳化和改善制度安排,構建公允價值運用的制度基礎

7.3.3加強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執業水平

7.3.4培育和完善中介機構,營造誠信執業的社會環境

7.3.5建立市場信息資料庫,搭建信息網路技術支撐平台

7.3.6完善會計監管體系,構築防範公允價值濫用的屏障

7.4公允價值計量及其套用的未來展望

7.5本章小結

結語

附屬檔案1: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附屬檔案2: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2號——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審計

附屬檔案3: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指南(試行)

主要參考文獻

……

文摘

插圖:

第1章財務報告目標革新與公允價值計量

1.1會計計量是會計系統的核心職能

1.1.1會計計量是會計管理職能的核心體現

“會計是人們管理生產過程的一種社會活動,其職能一是反映(觀念總結),二是監督(控制);……無論從理論上看還是從實踐上看,會計不僅是管理經濟的一個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職能,是人們從事管理的一種活動。”(楊紀琬、閆達五,1980)它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由人們直接參加的講求效果並體現一定的生產關係的社會實踐與管理活動。本質而言,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任何經濟活動、任何資金運動的背後實質上則是一種“權利”的變更。企業在一定時期的生產經營過程和結果都由財務會計報告,以價值形式綜合地反映出來,它是一種抽象,一種價值抽象。目的是總結過去、控制現在、規劃未來。但是資金運動或價值運動不過是對千差萬別的再生產過程所進行的貨幣性“觀念總結”,價值運動背後體現的是產權關係,會計的對象就是社會再生產過程及其所體現的產權關係。換句話說,會計的對象已不僅包括物質或價值的運動過程,還應包括與物質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時刻相伴的並體現出資者、經營者、職工等各利益相關者經濟關係的產權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