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八音鳥這種珍禽,其形如黃鶯,羽毛鮮艷,小巧玲瓏。它們在林間枝頭,時而輕快地跳躍,像在歡樂舞蹈,逗人有趣;時而縱情歌唱,好似彈琴奏樂,悅耳動聽。它可以發出八個不同的音節,故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八音”來源於我國民族器樂中的“八音分類法”,即把樂器按照製作材料的不同,分為金、石、絲、竹、土、木、革、匏八類。古人也用“八音”來指代音樂,即指世上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人們相信,山樂鳥乘雲海而來,為神仙做儀仗先導,奏出勾魂攝魄的美妙音樂。饒是人們定力再強,也情不自禁心旌搖盪,似有飄然離開山嶺乘風追隨而去之勢。關於“八音鳥”還有多種爭論,一種說法是“八音鳥”就是棕噪鶥,因為它是少數能發出八九個音節的鳥類;另一種說法是,“八音鳥”的樂聲其實是棕噪鶥和紅嘴相思鳥的合唱。棕噪鶥和紅嘴相思鳥在別處的鳴唱均沒有在黃山的這樣悅耳動聽,澄明空靈。八音傳說
八音鳥,又稱音樂鳥、山樂鳥。它有一個民間傳說,當年百鳥大仙的九女兒,愛上了黃山腳下一個聰明勤勞的窮小伙子。她每天飛到小伙子身邊,伴他砍柴,為他歌唱解愁。百鳥大仙得知後,大為惱火,將姑娘化為凡鳥,不準她重歸仙境。她的8個姐姐,偷偷飛到黃山,見她正在歡樂地歌唱,她們也禁不住加入了歌唱。百鳥大仙發現後,把這群姑娘統統變成了山雀。從此她們就生活在黃山,飛到松樹間,學著松濤響,飛到泉水邊,學作泉水鳴。史料記載
八音鳥又稱山樂鳥,相關記載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認為它的歌喉居百鳥之魁。它又被稱為“山道士”,得天地靈氣,吸日月精華,可以在朝陽、夕霞、風花、雪月、陰晴、雨霽等不同時刻唱出不同鏇律的歌。據《黃山志》記載:“山樂鳥種類有三,其一較鴝鵒稍大,每集必數十,毛色淺赤而黃,腋下如碎錦歷碌;其一近似百舌,亦數十為群,其聲屢遷如彈弦,或又如轉轂之轔轔,洞簫之裊裊;其一質小而輕,多至數百,散依叢薄間,聲如鈴鐸,足耐清聽。”經鳥類學家研究,八音鳥實際包括三種鳥:第一種是棕噪鶥,俗稱琴鳥或山道士;第二種是烏鶇,又叫百舌,通體黑褐色,嘴黃,叫聲婉轉多變;第三種是紅嘴相思鳥,羽毛五色,喙朱足赤。八音詩詞
《八音鳥》詠物詩。現代著名詩人郭沫若作。1964年5月21日,郭沫若偕夫人於立群游黃山。在溫泉至慈光寺途中,林中傳來棕嗓鶥(即八音鳥)悠揚悅耳的叫聲,郭沫若聽後非常興奮,當即賦詩讚曰:“時聞八音鳥,林間音樂師。鳴聲諧琴瑟,伉儷世間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