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1940年)重要史跡。位於河北省涉縣太行山區赤岸村,為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太行軍區及區黨委駐地。1940年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等率一二九師駐此,領導晉冀魯豫邊區軍民抗戰。現舊址院內保留辦公室、居室、會議室舊址,並按原樣陳列。附近有劉、徐骨灰墓。在象徵一二九師的129級台階上設有紀念亭。司令部舊址與將軍嶺、紀念館一起,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基本信息

背景

1940年八路軍為抗擊侵華日軍,揮師挺進太行山區,一二九師司令部12月底遷駐赤岸村,劉伯承師長、鄧小平政委、李達參謀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領導廣大軍民,徹底粉碎了日軍對根據地的殘酷掃蕩。解放戰爭中,在這裡指揮了上黨、平漢等戰役,為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45年12月遷至武安。一二九師共在這裡生活、戰鬥了五年的時間,與當地人民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在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專程回到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參觀,並揮筆書寫了“勿忘一二九師,激發愛國精神”,贈給涉縣人民。如今,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已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18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簡介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位於邯鄲市西100公里的涉縣赤岸村,這裡地處清漳河畔,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0年劉伯承、鄧小平率八路軍一二九師挺進太行山區,開闢、創建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一二九師司令部12月底遷駐赤岸村,其司令部便設在村中央的小山坡上。劉伯承、鄧小平、李達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領導廣大軍民,徹底粉碎了日軍對根據地的殘酷掃蕩,指揮了解放戰爭中的上黨、平漢等戰役,為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1945年12月,司令部遷至武安。一二九師共在這裡生活、戰鬥了五年的時間。現在,司令部大院北屋、東屋和南屋均陳列著反映當時軍民光榮斗爭史的革命文物和有關資料。院內還種有首長親手栽植的丁香、紫荊樹各一棵。司令部舊址由3座相鄰的農家四合院組成,依勢而建,錯落有致。下院是司令部辦公的地方,北屋正房為會議室,西屋為劉伯承的辦公室,東屋為警衛室,南屋為辦公室。院內劉伯承、鄧小平首長親手栽植的丁香和紫荊樹,根壯葉茂,花香宜人。

結構

出下院門往西上5個坡就到中院,門上有劉華清題寫的"劉鄧舊居"匾額,是首長住處兼辦公室。南屋是劉、鄧首長的舊居。東屋為二層樓房,是李雪峰的宿舍和辦公室。院東南角有一防空洞。上院是司令部作戰室。1999年,在司令部舊址北面將軍嶺北側,建成了占地1.3萬平方米的陳列館。館內以時間為順序,採取圖、表、沙盤、雕塑、及實物展示等多種形式,從不同角度記錄了抗日戰爭爆發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期間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帶領一二九師將士浴血太行的革命事跡,再現了一二九師在太行山區抗戰的輝煌歷史,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

將軍嶺上安放著劉伯承、徐向前、李達、黃鎮等將帥的靈骨,在靈骨安放處鐫刻了將帥雕像和紀念碑,並建造了劉伯承元帥紀念亭。1990年10月,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將軍嶺”題寫了嶺名,為“劉伯承元帥紀念亭”題寫了亭名。

抗日戰爭時期,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生活戰鬥達六年之久,與當地人民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在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專程回到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參觀,並揮筆書寫了“勿忘一二九師,激發愛國精神”,贈給涉縣人民。如今,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已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18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司令部舊址由3座相鄰的農家四合院組成,依勢而建,錯落有致。下院是司令部辦公所在地,北屋正房為會議室,西屋為劉伯承的辦公室東屋為警衛室,南屋為辦公室。院內劉伯承、鄧小平首長親手栽植的丁香和紫荊樹,依然根壯葉茂,花香宜人。出下院門往西上五個坡就到中院,門上有劉華清題寫的“劉鄧舊居”匾額,中院是首長住宿處兼辦公室。南屋是劉、鄧首長的舊居。東屋為二層樓房,是李雪峰的宿舍和辦公室,上院是司令部作戰室,為機關辦公地,院東南角有一防空洞。該院設定有二九師軍政辦公室,太行區黨委書記、太行軍區政委李雪峰的宿辦室和房東宿舍。後院和上院相通,南房5間原為司令部作戰處辦公室,劉鄧首長就在這裡指揮了大小戰役31000多次,收復了198個縣城。現在,司令部作戰處辦公室已改設為太行木刻版畫展室,裡面陳列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太行部隊文藝工作者在當年創作的木刻版畫,它再現了當年太行軍民在艱苦歲月中抗擊敵頑的鬥爭生活。北房5間為劉師長宿舍,東房3間為鄧政委宿舍,西房3間為太行區黨委書記賴若愚宿辦室。穿過後院南小門,有司令部的防空洞,洞深9米,裡面潮濕陰暗,是當年師首長預防敵機轟炸的窯洞。

1999年,在司令部舊址北面將軍嶺的北側,建成了占地13340平方米的陳列館。館內以時間為順序,採取圖、表、沙盤、雕塑、及實物展示等多種形式,從不同角度記錄了抗日戰爭爆發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期間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帶領一二九師將士浴血太行的革命事跡,再現了一二九師在太行山區抗戰的輝煌歷史,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在縣城西邊16公里的石門村山凹里,有晉冀魯豫抗日殉國烈士公墓舊址,1942年5月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犧牲後安葬在這裡,又稱左權墓以及西達兵工廠舊址等。

歷史

從1940年12月一二九師遷駐此地到1945年12月成立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冀魯豫中央局,一二九師離開赤岸,一二九師首長們在此居住整整5年,其間,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南征北戰,指揮若定,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1982年7月,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被河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司令部舊址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公布為全省首批22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11月,司令部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司令部舊址被中宣部列入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列。1999年5月至7日,省政府撥款15萬元,省文物局撥款10萬元,由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承建,對司令部舊址進行了舊址舊貌復原,生動展示劉鄧首長和一二九師的光輝業績。

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是由紅四方面軍的部隊和陝北紅軍的一部分改編的。劉伯承為師長,徐向前為副師長,倪志亮為參謀長,張浩為政訓處主任(1937年10月,八路軍恢復政治委員制度,張浩改為政治委員;1938年1月,鄧小平接替張浩任政治委員),宋任窮為副主任。1937年9月6日,在劉伯承師長親自主持下,一二九師在陝西省三原縣石橋鎮冒雨召開了全師指戰員出師抗日誓師大會。

10月10日,劉伯承師長率一二九師前方指揮所及七六九團向原平東北山地挺進,執行側擊敵人近後方的任務。當部隊到達指定地區後,發現代縣、陽明堡、崞縣等處均駐有日軍,並以陽明堡機場為其前進機場,輪番出動飛機轟炸忻口、太原的國民黨軍。經詳細偵察後,七六九團團長陳錫聯遂決心夜襲陽明堡機場。10月19日夜,各部隊分別出動,經1小時激戰,將24架敵機全部焚毀,並殲日軍警衛部隊100餘人。這一機動果敢的襲擊戰鬥,是一二九師在抗日戰場上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給全師將士以極大鼓舞。

11月13日,一二九師師部在山西和順縣石拐鎮召開幹部會議(史稱石拐會議),進行堅持華北抗戰的動員,傳達貫徹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關於創建以太行、太岳山脈為依託的晉冀豫邊區抗日根據地的指示,具體布置了開展游擊戰爭的各項工作任務,這是一二九師實施第一次戰略展開。
1938年2月中旬,日軍為配合其津浦路作戰,並相機進攻潼關、西安、陝北,集結3萬餘人,分別從平漢、同蒲、道清等鐵路線向晉南、晉西發動進攻。
2月18日,一二九師奉八路軍總部命令,將分散活動的主力兵團適當集中,與正太路北的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協同向正太鐵路陽泉至井陘地區的敵人進擊。先後組織了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伏擊戰,這3次戰鬥的勝 利對晉冀豫根據地的開闢,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4月4日,日軍糾集10餘個聯隊3萬餘人,分九路向晉東南地區的八路軍和國民黨軍大舉圍攻,企圖將我軍主力和部分國民黨軍合擊殲滅在遼縣、榆社、武鄉地區,並摧毀我抗日根據地。
由南面侵入武鄉之敵千餘人,在游擊部隊圍困、打擊下,於15日黃昏棄城沿濁漳河向襄垣方向東竄。劉伯承師長命令主力部隊追擊,於16日拂曉將敵夾擊於武鄉以東長樂村地區。在我猛烈的攻擊下,敵人被截為數段,困在狹窄的河谷里無法展開。此次戰鬥,共斃傷被困及增援之敵2200餘人,繳獲輕機槍2挺、步馬槍100餘支和大批軍用物資。長樂村戰鬥是粉碎日軍“九路圍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戰。29日,涉縣為我收復。至此,日軍對晉東南的“九路圍攻”被徹底粉碎。
1939年7月初到8月下旬,日軍集中5萬餘重兵,在第一軍司令官梅津指揮下,分九路對晉冀豫根據地發動了“第二次九路圍攻”。
敵人在這次“掃蕩”中,占據了根據地的大部縣城,控制了邯長、平遼等路,因而一二九師繼反“掃蕩”作戰之後,即分遣一部分主力結合地方部隊、游擊小組,組成游擊集團,在廣大民眾積極支援參加下,主動向敵占據點出擊。以冷槍、地雷、破路、割電線等多種辦法削弱敵人,以求在長期作戰中積小勝為大勝,並尋求戰機,打擊敵人,打破敵人的分割。
邯長大道上的“破擊”戰,雖沒有較大的戰鬥,但就是這種軍民結合的游擊戰,卻搞得敵人坐臥不安、十分恐懼,萬般無奈,只好於12月22日開始全線總潰退。
1940年4月11日,為了統一太行、太岳、冀南三區的領導,成立了以鄧小平為書記的太行軍政委員會。11日至2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戰略方針的指示,在黎城召開了太行、太岳、冀南地區的高級幹部會議(史稱黎城會議)。這是抗戰以來華北地區的一次重要會議,是邊區歷史上的第二塊里程碑,它標誌著邊區創建大業的條件基本具備,根據地的各項建設任務即將全面開展。6月,一二九師司令部、政治部從遼縣桐峪鎮遷駐涉縣常樂村。12月4日,一二九師部隊遷駐涉縣城西北的赤岸村。
為了粉碎日軍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進攻,打擊其“囚籠政策”,並戳穿國民黨頑固派關於“八路軍游而不擊”的謊言,八路軍總部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決定舉行一次以破擊正太鐵路為中心的對華北敵占交通線的大破擊戰。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華北地區向日本侵略軍發動的一次最大規模的交通破擊戰役,史稱“百團大戰”。
戰役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正太戰役(8月20日至9月10日),約20天。在這一階段作戰中,一二九師在廣大民兵與人民民眾積極參戰的配合下,將正太鐵路西段摧毀了2/3以上,鐵軌被扭曲,枕木被焚毀,通信線路被運走。車站、橋樑、隧道、礦井、兵營、碉堡等被破壞,並破壞公路270多公里,攻破了大部敵據點,斃傷日偽軍2258人。加上各兄弟軍區部隊破擊取得的戰果,使整個正太鐵路陷於癱瘓。
第二階段:榆遼戰役(9月22日至9月31日),約10天。戰役攻堅作戰於23日23時發起,至31日中午結束。在這一階段中,一二九師及太行軍民共進行戰鬥152次,斃傷日偽軍2464名,破壞鐵路155華里,破壞公路338華里,炸碉堡20座。
第三階段:反“掃蕩”作戰(10月6日至12月上旬),約兩個月。
一二九師在歷時3個半月的百團大戰的破擊和反“掃蕩”作戰中,取得了輝煌勝利。全師進行大小戰鬥529次,斃傷日偽軍7500餘名,俘日軍官兵70名、偽官兵410餘名,破壞鐵路240餘千米、公路500餘千米,擊毀飛機4架、汽車47輛,炸毀火車頭2個、火車2列、鐵軌58萬條、枕木26萬餘根,繳獲了大量武器和彈藥,還繳獲了大批檔案、藥品及其他多種軍用物資。日軍控制下的正太鐵路 在1個月之後、平漢線在半個月之後,才勉強通車。
為了適應敵我鬥爭日趨深入和環境愈加艱苦困難的形勢,充分發揮各階層人士的抗日積極性,加強政權建設,推進根據地各項工作,根據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建議,晉冀豫邊區臨時參議會第一次會議於1941年7月7日在太行遼縣桐峪開幕。在這次會議上,魯西33個縣劃入晉冀豫區,臨時參議會遂改名為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選舉共產黨參議員申伯純為議長,國民黨參議員宋維周、邢肇棠為副議長。這個按照“三三制”原則經過選舉產生的臨時參議會選舉了邊區政府委員,組成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選舉楊秀峰為邊區政府主席,薄一波、戎子和為副主席。制定了邊區政府施政綱領及各種基本法令。從此,晉冀魯豫區有了統一的抗日民主政權。
在1942年~1943年間,為了戰勝自然災害,改善生活條件,積蓄力量,準備反攻,中共太行分局、一二九師、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等領導機關,根據民眾的要求和當時的條件,召集涉縣抗日政府、河南店區政府以及王堡、赤岸、河南店等8村幹部,共議如何利用清漳河為民造福的良策。會上,一二九師、邊區政府等領導機關決定採取以工代賑的辦法興修漳南大渠。
漳南大渠工程於1943年2月24日正式開工,到6月底,主體渠道已基本完成,因日寇5月大“掃蕩”暫停下來,粉碎“掃蕩”後,工程繼續進行,於1944年4月5日全部竣工,順利通水。大渠首起下溫村,流經王堡、赤岸、會裡、沿頭、河南店、南莊、茨村,尾至莊上。渠寬1.5米~2.1米,深1.5米,全長近15千米,受益村8個,2000多戶的3500多畝旱地變為水澆田。
在整個修渠的過程中,一二九師、邊區政府、太行區黨委等機關的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不僅每人每天節約2兩小米救濟災民,還利用空閒時間到工地上幹活。《劉伯承回憶錄》中寫道,有一次鄧政委感冒了,天又下著小雨,可他仍堅持和民工一起抬石頭。由於大渠位於漳河的南邊,故命名為“漳南大渠”。當時民眾還編了一首順口溜:“水流南山頭,吃飯不發愁,沒有八路軍,這水怎能流”,至今仍廣為流傳,深深地表達了涉縣人民對黨和八路軍的感激之情。
1945年8月14日,日本帝國政府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字)。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結束了,中國抗日戰爭作為一個歷史階段也已經結束,但此時的蔣介石卻加緊戰備,命令閻錫山集中十九軍的六十八師,暫編三十七師,六十一軍的六十九師及第二、第六縱隊等部2萬餘人,在日軍十四旅團掩護下,向我上黨地區進攻,打響了抗日戰爭勝利後的反共內戰第一炮。為了堅決揭穿國民黨的內戰陰謀,配合毛澤東主席在重慶的談判,晉冀魯豫軍區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決定進行上黨戰役。
1945年9月7日,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在司令部駐地涉縣赤岸村發出了上黨戰役第一號作戰基本命令,隨即率指揮部離開赤岸村親赴上黨前線。
9月10日凌晨2時,上黨戰役打響了,戰鬥至10月12日結束,歷時1個多月,先後經過奪城打援、圍城打援和追殲逃敵三個階段,共殲滅國民黨軍13個師35萬餘人。繳獲山炮24門,輕重機槍2000多挺,長短槍16000多支,這次戰役中,涉縣、偏城縣參戰的民兵自衛隊達3000多人。
此役給國民党進攻解放區的部隊來了個“一鍋端”,給毛澤東主席在重慶的談判以很大的支持,迫使國民黨政府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平建國的主張,於1945年10月10日,簽訂了“國民黨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然而,“雙十協定”墨跡未乾,蔣介石便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變本加厲地擴大內戰規模,直接用於進攻解放區的兵力已增達80萬人。蔣介石的首要戰略目標是搶占平津、奪取東北。劉伯承指出,三條鐵路幹線——津浦、平漢、同蒲都連線東北,三條鐵路不通,會使東北孤立。這三條鐵路幹線,晉冀魯豫軍區占兩條半。因此,晉冀魯豫軍區的任務是十分繁重的。黨中央指示劉伯承、鄧小平立即著手組織以邯鄲為主戰場的平漢戰役。
為了運籌粉碎蔣偽軍沿平漢路進犯的作戰部署,劉伯承剛從上黨前線回到司令部駐地赤岸村,便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10月16日,劉鄧在赤岸下達了邯鄲戰役作戰的基本命令。戰役從10月23日開始,經過阻擊、合圍、總攻和追殲四個階段,歷時10天,至11月2日勝利結束。
此役,除爭取高樹勛萬餘人起義外,共俘獲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馬法五、四十軍副軍長劉世榮及師長以下23萬餘人。繳獲美制各種火炮310多門,美制各種機槍1719挺,步槍9248支,還有美式反坦克炮、火箭筒等武器及大量彈藥。蔣介石妄想占領邯鄲打通平漢路的“黃粱美夢”破滅了。
1945年12月底,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冀魯豫中央局離開涉縣。至此,一二九師完成了在涉縣駐紮的歷史使命,遷往武安下柏樹和伯延,在涉縣駐紮長達5年之久。
1986年10月,劉伯承元帥逝世後,遵照他的遺囑,部分骨灰由其子女護送到涉縣,安放在涉縣赤岸村北,距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約100米處的廟坡山上。
現在,廟坡山已經改造成了氣勢雄偉、莊嚴肅穆的將軍嶺。嶺上安放著劉伯承元帥、徐向前元帥、李達將軍、黃鎮將軍、王新亭將軍、袁子欽將軍6位將帥的靈骨,靈骨安放處還建有將軍雕像和紀念碑。1990年10月,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將軍嶺”題寫了嶺名,為“劉伯承元帥紀念亭”題寫了亭名。
1995年,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22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重點工程項目之一,該項目共有五部分組成:一、興建八路軍一二九師陳列館;二、徵集革命文物;三、民居徵集;四、舊址舊貌復原;五、印製宣傳品。總投資545.4萬元。一二九師陳列館於1997年底建成,占地面積13340平方米,展館建築面積2252平方米,倚山就勢建為兩層,由五個展室、一個序廳、一個半景壁畫室和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展室總面積1077平方米,半景壁畫室面積353平方米。展館前還有一個開闊的廣場,整個建築布局既新穎大方,又肅穆莊重,於1998年12月19日正式開館,對外開放。
展室內共展出圖片185幅,反映戰鬥的示意圖、地圖、圖表37幅,大型沙盤2座,反映戰鬥場面的雕塑4組,革命文物151件。還有文物櫃34個、文物展龕25個、電視2台、燈箱片10個。展覽內容豐富,展示形式獨特,展示手段先進,參觀路線為一條龍迴環式結構。整個陳列展覽以時間為序,從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8年時間,分為6大部分,從不同側面向廣大觀眾形象地再現了一二九師將士當年在太行山戰鬥和生活的精神風貌;集中展示革命先輩抗擊日頑、軍民團結與大自然搏鬥的情景。

景區

題詞

1986年10月,劉伯承元帥逝世後,遵照他的遺囑,部分骨灰由其子女護送到涉縣,安放在涉縣赤岸村北,距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約100米處的廟坡山上。廟坡山已經改造成了氣勢雄偉、莊嚴肅穆的將軍嶺。嶺上安放著劉伯承元帥、徐向前元帥、李達將軍、黃鎮將軍、王新亭將軍、袁子欽將軍6位將帥的靈骨,靈骨安放處還建有將軍雕像和紀念碑。1990年10月,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將軍嶺”題寫了嶺名,為“劉伯承元帥紀念亭”題寫了亭名。

建構

1995年,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22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重點工程項目之一,該項目共有五部分組成:一、興建八路軍一二九師陳列館;二、徵集革命文物;三、民居徵集;四、舊址舊貌復原;五、印製宣傳品。總投資545.4萬元。一二九師陳列館於1997年底建成,占地面積13340平方米,展館建築面積2252平方米,倚山就勢建為兩層,由五個展室、一個序廳、一個半景壁畫室和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展室總面積1077平方米,半景壁畫室面積353平方米。展館前還有一個開闊的廣場,整個建築布局既新穎大方,又肅穆莊重,於1998年12月19日正式開館,對外開放。

展室

展室內共展出圖片185幅,反映戰鬥的示意圖、地圖、圖表37幅,大型沙盤2座,反映戰鬥場面的雕塑4組,革命文物151件。還有文物櫃34個、文物展龕25個、電視2台、燈箱片10個。展覽內容豐富,展示形式獨特,展示手段先進,參觀路線為一條龍迴環式結構。整個陳列展覽以時間為序,從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8年時間,分為6大部分,從不同側面向廣大觀眾形象地再現了一二九師將士當年在太行山戰鬥和生活的精神風貌;集中展示革命先輩抗擊日頑、軍民團結與大自然搏鬥的情景。

價值

從1940年12月一二九師遷駐此地到1945年12月成立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冀魯豫中央局,一二九師離開赤岸,一二九師首長們在司令部舊址居住整整5年,其間,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南征北戰,指揮若定,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1982年7月,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被河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司令部舊址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公布為全省首批22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11月,司令部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司令部舊址被中宣部列入中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列。1999年5月至7日,省政府撥款15萬元,省文物局撥款10萬元,由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承建,對司令部舊址進行了舊址舊貌復原,生動展示劉鄧首長和一二九師的光輝業績。

邯鄲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