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八寨鎮位於馬關縣境西部,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48千米,離州府文山71千米,是兩州(文山州、紅河州)四縣(文山縣、馬關縣、屏邊縣、河口縣)的交通樞紐,是馬關縣西部四鄉鎮一農場(大栗樹鄉、篾廠鄉、古林箐鄉、八寨鎮、健康農場)的商品聚散轉運中心。全鎮轄16個村委會 246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壯、苗、彝、瑤、回、布依等12種民族,總人口42300人,農業人口占全鎮人口的91%,少數民族人口占24.5%。全鎮國土總面積326.30平方千米,耕地面積6萬畝。最高海拔2207米,最低海拔443米,年平均氣溫16.5℃,年降雨量1100毫米,全年無霜期350天,自然氣候條件優越,立體氣候明顯。糧食主產包穀、稻穀,經濟作物主要有烤菸、三七、油菜等,經濟林果主要有草果、八角、板栗、蜜柚、桃、梨等。 2007年,全鎮農業總產值完成1.45億元,增長10%;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13%;全年糧食總產量達16571噸,比上年增長0.92%,農民人均有糧408千克,比上年增長0.25%;農民人均純收入1531元;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達到1612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全鎮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的可喜局面。
自然資源
優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氣候條件:全鎮境內大部分地區屬高原山地地貌,最高海拔2207米(喜主摩天嶺),最低海拔443米(茅草寨那么果河谷),具有東部溫涼,西部炎熱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6℃,最高氣溫30℃以上,最低氣溫—4℃以下,全年無霜期350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東涼西熱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獨特的氣候條件。
豐富的自然資源:八寨鎮屬山區農業大鎮,主產包穀,經濟林果主要有八角、板栗、桃、茶葉、蜜柚、青棗、柿子、甘蔗、黃柏等,主要經濟作物有亞麻、油菜、蕎、三七、蔬菜、中草藥材。雲南擬單性木蘭等多種珍稀樹種,植物群落分布明顯,生物資源豐富多樣。
社會經濟
社會經濟發展思路:圍繞一個中心(經濟建設);建好兩個支柱(烤菸、畜牧);打牢三個基礎(糧、教、路);實現四個突破(扶貧開發、集鎮建設、社會治安、結構調整);培育五個特色產業(蔬菜、熱果、三七、藥材、苗木)。
幹部職工 年末,鎮機關有幹部職工39人,少數民族12人,幹部38人,工人1人,大專以上文化17人。
農業:推廣“兩雜”種植面積1.67萬畝,其中水稻0.62萬畝,玉米1.04萬畝,水稻旱育稀植完成521畝,旱育拋擺秧完成0.26萬畝,低熱河谷地帶種植香蕉0.20萬畝,甘蔗0.71萬畝。走“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實行訂單收購,發展蔬菜0.5萬畝,日均向兩廣銷售新鮮蔬菜30餘噸。
畜牧業:走科學化、規模化、專業化養殖路子,狠抓畜牧品種改良,做強做大畜牧產業。2007年,全鎮大牲畜存欄1.47萬頭匹,出欄0.30萬頭匹,生豬存欄4.92萬頭,出欄5.65萬頭,肉食總產量達到4908噸;實現畜牧總產值7896萬元。
林業:認真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年內植樹5.32萬株,補種退耕還林缺塘苗5128畝11.2萬株,嚴格執行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加強林地管理,發放森林防火宣傳資料0.5萬餘冊份,刷寫森林防火宣傳標語560餘條。
特色產業
烤菸
始終把烤菸作為促農增收的一項支柱產業來抓,嚴格執行國家“雙控”政策,狠抓烤菸提質增效。年內,種植烤菸0.63萬畝,交售菸葉1.45萬擔,實現產值850萬元,菸葉稅收170萬元,烤菸產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中草藥材
全鎮三七種植面積0.36萬畝;草果種植面積0.86萬畝,已見效益0.55萬畝;八角種植規模發展,全鎮八角種植達0.20萬畝;黃柏、丹參、青蒿等中草藥材種植規模也逐步壯大。
教育醫療
教育
全鎮 有中學2所,國小22所,幼稚園1所,教職工304人,教師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教師隊伍建設得到了加強。學生流失率得到有效控制,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8%,“兩基”工作得到進一步鞏固。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正在實施。年內累計投入校舍建設資金100餘萬元,新建、改造校舍面積1000餘平方米,教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醫療衛生
全鎮有衛生院2所,有科室9個,醫務人員52人,有村級衛生室16個,鄉村醫生18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疾病防控體系,農村就醫條件進一步改善,衛生防疫能力大大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深入人心,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得到逐步緩解。
歷史文化
八寨鎮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是馬關縣最早的文化發源地,曾是馬關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八寨鎮歷史上的阿土司曾是文山地區的三大土司之一,阿雅土司遺址被文山州人民政府列為州級文物進行保護。八寨同時也是馬關縣最早的革命活動中心,1929年馬關第一個黨支部成立於八寨,李國定任黨支部書記並組織發起了震驚滇東南的“人民武裝暴動”,在八寨各族人民的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同時也為八寨贏得了“革命老區”的光榮稱號。八寨人民具有悠久的經商傳統,至今商家雲集,非公經濟發展較為迅速。“四海翻騰只因心中有碳火,八仙醉倒引起八寨銅火鍋”,八寨手制銅火鍋因其工藝考究遠銷開遠、昆明、蒙自及省內外。另外,因八寨所種的蕎營養價值較高且口感好,以其傳統而獨特的製作方式,使八寨蕎粑粑遠近聞名,深受青睞。
招商引資
八寨近年來共引進資金5000多萬元,建成了新村大街、龍泉路、玉城路、農貿市場、自來水廠、停車場、進入集鎮兩條柏油路面的鋪設、萬畝黃柏基地、百畝苗木基地等項目,2003年創建縣級文明鄉鎮並獲取通過。通過項目實施和文明集鎮創建活動,展示出了一個清新、靚麗的中心文明集鎮風貌。
八寨鎮促進非公經濟發展八項承諾:
一是鼓勵城鎮居民、農民、離退休職工和待業、下崗人員從事非公有制經濟;
二是協助從事非公經濟的農業人口辦理“農轉非”和城鎮常住戶口;
三是各職能部門要將涉及非公經濟的行政審批、收費依據、收費標準等事項實行政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為非公經濟經營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四是轉變政府職能,在政策諮詢、信息、辦證、納稅、用地、水電、通訊、子女就學等方面為非公經濟提供優質服務;
五是支持鼓勵非公企業參與集鎮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
六是強化對非公經濟的金融支持,積極協調金融部門,解決非公企業的資金需求;
七是切實減輕非公企業的負擔,嚴禁吃、拿、卡、要,杜絕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亂檢查;
八是鎮黨委、政府對守法經營,依法納稅,在本行業中經營業績突出,為八寨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非公有制經濟業主給予獎勵。
鄉鎮成就
八寨鎮歷屆黨委、政府始終堅持走“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招商、以商帶農”的路子,按城建制鎮的規模和要求,提出並設計完成了中心集鎮建設總規,將集鎮街道規劃為四橫四縱,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八條街。現已相繼完成了新街子、橫街、后街、街腳的改造工程,開發了新村大街、龍泉路、玉城路,四橫四縱的規劃框架已初步形成。目前八寨鎮集鎮面積已比1998年前翻了一番,達到1.7平方公里,集鎮居住人口近5000人,集鎮建設已初具規模,為集鎮居民提供了一個祥和、亮麗、舒適的人居環境和展現了八寨文明集鎮新形象。